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王迟)入汛以来,我国旱涝并发、南涝北旱、旱涝急转特征明显。
在河南南阳,受7月14日至17日强降水影响,多地房屋被淹,大片农作物出现倒伏,浸泡在水中。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局地强降雨频发的态势,各地应如何防范应对旱涝急转灾情?记者就此采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屈艳萍。
7月18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农民排除田间积水
旱涝急转可能导致农作物受灾
屈艳萍表示,旱涝急转事件是一种复合型事件,指同一地理区域前期因降雨持续偏少而导致长时间干旱后,紧接着又在短期内出现强降水并形成洪涝的气象水文事件。
她举例分析,今年5月至6月,河南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发展迅速,且正值夏收、夏种和夏管“三夏”关键时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大,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7月又遭遇强降雨,属于典型的旱涝急转现象。
“前期干旱导致土壤墒情亏缺,农作物出苗不良、生长受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干枯死苗的情况,后又突发强降雨,不仅会造成农田渍涝,还可能引发洪水漫溢,大面积农田被淹,导致农作物受灾。”屈艳萍说。
同时,旱涝急转导致城市内涝风险显著增加。持续干旱导致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长期处于低负荷或空载状态,排水功能减弱。暴雨来袭时,地表径流骤增,极易在低洼地段和立交桥下形成严重积水。
旱涝急转还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前期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水收缩,坡体结构趋于疏松。尤其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在持续高温干旱后,突然遭遇强降雨,雨水快速下渗,土体含水量骤增,软化坡体,降低土体抗剪强度,极易诱发山体失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专家: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局地强降雨频发的态势,从防灾减灾角度,应如何防范和应对旱涝急转?
屈艳萍建议,首先,要针对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第一大体系是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要准确把握流域特点及洪水特征,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建设,加强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轻洪涝灾害风险和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大体系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积极推进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大型水库、重大引调水工程防洪影响区测雨雷达组网建设,实现水旱灾害防御“预”字当先、关口前移、防线外推的需求,进一步延长洪旱灾害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准度。第三大体系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工作目标,进一步构建完善思路清晰、分工明确、易于操作的“三位一体”(即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的工作体系。
其次,要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旱涝急转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屈艳萍表示,目前,有关旱涝急转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应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旱涝急转事件发生机理、灾变过程和灾变阈值研究,突破中长期旱涝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旱涝急转风险辨识和评估技术、旱涝急转协同应对技术等。
屈艳萍指出,还要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和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旱涝急转成因、特点和潜在危害,让公众充分认识到防范的重要性。同时,培训教育公众掌握基本的应对技能,如识别预警信号、准备应急物资、了解避难路线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防灾演练,提高实际应对能力,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防灾减灾氛围,有效降低旱涝急转灾害带来的影响损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