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战国时孟子提出的战争法则。语见《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在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后,紧接着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即占有道义,占有“人和”,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反之,人民就会叛离。故孟子又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可见,道义在战争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
战法必本于政 战国时商鞅关于军事必须以政治为基础的思想观点。《商君书·战法》:“凡战法必本于政,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商鞅认为,良好的政治基础是战胜敌国的根本保障。而商鞅之“政”,又是通过制定并实施法制而实现的,在严刑峻法的约束下,通过强制力使民众的思想统一为君王的意志,即“以上为意”,从而形成以法制为根本约束力的政治统治。
将者国之命 《黄石公三略》关于将帅地位的论断。《三略·上略》提出:“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对于将的重要作用,《三略》中论述甚多:“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士卒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显示出《三略》中,视将为国之命脉,因而既对将提出全面、严格的要求,又付与了承担国家安危的重任。
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六韬》中提出的策略思想。《六韬·武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认为鸷鸟将要展开袭击的时候,必先低飞敛翅;猛兽将要搏击的时候,必先贴耳伏地;圣人将要采取行动时,必先示人以愚昧的样子。一则隐匿其形,以麻痹对方;二则以退为进,将更为有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