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晚年为副国级领导, 但他手下的一个传令兵, 却成了正国级

奇人看其事2024-07-12 23:00:52  137

1969年七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主持一个会议。

不时,秘书急匆匆走进来,俯在他耳边轻声地说:“总理的电话。”

闻言,会议当即中断。

李德生很清楚,党九大才刚刚开完,总理这时候突然来电话,一定有重要的事。一路小跑,回到办公室,刚接起电话,那边就传来总理的声音。

“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到北京来工作。”

去北京工作?那就是从地方到中央,是升职!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李德生却很犹豫,他长期在军队工作,一下子调到北京,担心经验不足、无法胜任。

但党中央决定好的事,是不能更改的。

自此,开启了他在中央工作的新征程。恐怕那时的他都没想到,此去北京,他的人生会变得更加壮阔,最终官职正国级,深受毛主席等人信任。

一、长征路上被开除党籍

1935年6月,李德生在长征路上被开除了党籍、撤销了职务。

那是他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委屈,很是想不通。

何止想不通,都差点负气出走。他是穷苦出身,家里没有水田,只在家乡山脚下开辟了几亩荒田维生。

母亲早早在贫病交加中离世,只剩下父子俩相依为命。

是红军来了这里,打地主、斗豪强,日子才慢慢好起来。他也是那时候参加了村里的童子团,担任童子团团长。

一夜之间,李德生感觉长大了不少。

那时候他还不懂什么是革命,只知道跟着红军这支队伍有出路,这是一支真心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

从那之后,他就跟坚定不移的跟着红军。

当时闹革命是掉脑袋的买卖,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大地,几乎是谈“红”色变,可他们不怕死。

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这就是决心!

1930年2月,李德生满怀期许参加了红军。

参加红军后,他很长时间都在交通队当传令兵。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任副国级领导的陈锡联,就是他的老领导。

说起自家这个“传令兵”,他记忆可深刻了。

别看李德生年纪小,人很机灵、作战经验丰富,关键是方向感强、脚力强。当传令兵以来,就从未失误过。

除此之外,这小子还不爱当官。当初组织让他到团供给处当指导员,结果他向组织提出继续回到交通队的请求。

由此,李德生就继续担任师交通队班长和党支部书记。

陈锡联也知道部队里有这号人物,暗中观察着,打算培养培养,哪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长征路上,就更凸显出交通队的重要性,也就没让李德生走上领导岗位。李德生并不在意,努力做好交通队的工作。这不怕苦、不怕累、不想当官的性子,实在挑不出毛病。偏偏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却遭到诬陷,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

李德生哪里想得通?他不过就说了一句“现在条件比以前艰苦”,让同志们加强思想,这本来也是事实。

有心人却故意歪曲,说他扰乱军心、夸大其词。

哪里扰乱军心?哪里夸大其词?他实在想不通,自从参加儿童团以来,就一直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怎么就被开除党籍?至于职务,那都无关紧要。

他在意的是清白,是荣誉!

陈锡联听说这事后,亲自到连队找李德生谈话。

“觉得委屈?”陈锡联耐心开导这位小同志,讲清革命的重要性。李德生听完师长一番话,开朗了不少。

的确,为了革命事业,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他相信党组织会还以清白。

思想“包袱”放下后,哪怕没有职务、暂时不是共产党员,他依旧对革命事业满怀期待、饱含热情。

陈锡联之所以爱护、培养李德生,是认准其是个“可造之材”。这位不识黄金的上将,在识别人才这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李德生并未辜负陈锡联期望,在战斗中迅速成长。也正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才有了上甘岭战役中一战成名!

二、上甘岭战役前线总指挥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决定北上,抗美援朝!

时任第二野战军35师师长的李德生,当即请缨,要求入朝。不久,他跟随部队入朝作战,正赶上第五次战役。

不愧是陈锡联看重的人才,哪怕是到朝鲜战场和美军真刀真枪的干,他率领的部队依旧打了很多胜仗。

不久,李德生就被升任为十二军副军长。

刚升任,部队就接到任务:参加金城防御战。

防御战讲究一个火力交叉、工事完备,他这个老兵打仗还是有一手,工事修的很艰苦、火力配备也很科学。

毫无意外,金城防御战在各部队配合下,完美守住阵地。

其实单说战术层面,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完胜美军。可在接下来的上甘岭战役中,战术的作用被无限降低,更加考验战士们的韧性和决心。

上甘岭战役和金城防御战几乎同时打响,金城防御战胜利后,就更加凸显出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性。

为确保此次战役万无一失,原本该进行修整的十二军接到命令:作为十五军预备队,随时准备参加上甘岭战役。

李德生作为十二军副军长,也得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上甘岭前线统一指挥十五军、十二军,即第一线指挥员。

他很清楚,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安排。

同时,打好上甘岭后期战役、守住上甘岭的重担,尽数落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些年参加革命以来,他也指挥过大大小小各种战斗,如马坊战斗、“刀劈三关”等。

但像上甘岭战役这样的,还是第一次!

在他未来之前,十五军几乎将能调动的一切兵力全部用上,可敌人攻势未减,更甚还在不断向上甘岭补充兵员。

原本只是一场小战斗,已然上升到战役规模。

一旦能守住上甘岭,将会对朝鲜战争最终走向有绝对影响。

深感责任重大,他也顾不上太多,在十二军交代好后,当即驱车奔赴上甘岭,一路所见,都印证了他内心所想:上甘岭这场战斗已进入鏖战模式,敌我双方都不断在向前沿派兵,敌方火力更是纵深几十里。

这场仗,不容易打!

可真正了解到前沿具体情况后,依旧不免心惊。

整个十五军能用的人都填在了上甘岭,一线战士减员严重、疲惫不堪。刚从金城防御战中下来的十二军被征调作为十五军的预备军,实属无奈之举。为此,李德生当即提出了两个建设性意见。

1、换人。

2、建立一个更靠前的指挥所。

既然十二军被抽调上来,那就是来打仗的。在他建议下,十五军的几个师被撤了下来,十二军顶了上去。

当然,五圣山指挥所也着手建立。

而李德生,二话不说就去了五圣山指挥所指挥。

既然他是第一线指挥员,就要到一线指挥。要知道五圣山指挥所在敌军射程范围内,当时为夺下上甘岭阵地,美军的炮弹不要钱似的倾泻在我方阵地上。战后统计,这是二战以来炮弹投掷密度最大的一次战役。

显然,敌人不可能不轰炸五圣山指挥所。

危险无处不在,李德生浑然不顾。危险?他又不是没经历过。参加革命这些年,谁不是命悬一线。

何况还有前线战士在拼命,他何至于畏畏缩缩?会议结束后,他立即出发、奔赴五圣山指挥所。

虽然有李德生不顾危险到前线指挥,极大鼓舞了士气,可现实面对的各种困难依旧无法避免,比如弹药供应问题、伙食供应问题。

问题很多,不过需要一件件解决。好在李德生作战经验丰富,很快就解决了粮食、弹药问题,上甘岭战役依旧在继续。

相较刚接手前线指挥,此时他指挥起来明显更加得心应手。经过好几天的观察,他发现敌军看似火力猛、进攻势头足,实际不过外强中干,再加上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同仇敌忾,胜利指日可待!

信心是有,但作战环境依旧艰苦。

尤其到战役后期,当初夸下海口的敌军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上甘岭居然拦住了美军的钢铁雄师,任凭炮火倾泻、狂轰滥炸,哪怕硬生生将山头削平,也没有在阵地争夺战中占到半点便宜。

敌军总感觉,志愿军打不死、炸不烂,是真正的铁人!

世界上没有打不死、炸不烂的铁人,有的只是一群保卫国家、舍生忘死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坚信能守住身后祖国、也必须守住身后祖国,所以才像一颗钉子一样钉死在上甘岭阵地,最终创造了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上甘岭战役打赢了,抗美援朝胜利了,李德生也回到了国内。

那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上甘岭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多数报道中,也只是报道了十五军固守上甘岭,鲜少有十二军、乃至李德生的身影。

十二军将士们自然会觉得不舒服,毕竟他们也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到最后多数报道都只是说十五军、遗忘了十二军,不太公平!

李德生听闻这件事后,很是不高兴,因此他专门在十二军定下一个规矩:“不准再提上甘岭战役功劳这事,也不准争。”

军长都发话了,将士们也只能作罢。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国人都不知道十二军和李德生在上甘岭战役所发挥的作用,更不知道李德生曾是“前线总指挥”。

三、到中央任职,颇受信任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

到党九大之前,他一直在地方军队任职。不过党中央领导是知道地方上有李德生这号人物,很关注他,其中就包括毛主席。

当然,他的老领导、老战友陈锡联也很关照他。

相较于陈锡联、毛主席等人,李德生年轻一些,加上他很有活力、很有想法,在地方军队上任职,把部队搞得有声有色,自创那套“郭兴福教学法”还被推广到了全军。

总之,他是个值得栽培的人才。

1968年,毛主席在中共八大十二全会扩大会议上,亲自点名李德生,那算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

没错,此前毛主席并未见过李德生,是只闻其人。

至于李德生?其实早在长征时期,远远看过毛主席,不过一直未曾有机会见一见毛主席。这次主席点名,李德生算是“露了个脸”。

毕竟这次会议不同寻常,主席的特别举动意义非凡。

果不其然,次年九大会议上,毛主席再次点名李德生,李德生当选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半只脚踏入了中央。

九大会议结束没多久,他就接到了调令,去北京!

刚接到调令时,他多少有些犹豫、担心。这些年他一直在地方上工作,况且身上挑的担子很多,担心做不好工作。

毛主席接见李德生后,很是和气的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一如当初陈锡联开导刚被开除党籍的他一样,这次主要还是让他丢掉太多思想“包袱”。有毛主席指导,李德生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按照毛主席的要求,李德生在党中央努力工作。

党十大之后,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官至正国级。

对于自己这位老下级、老战友的境遇,陈锡联是高兴的,同时感慨莫名。当初他只是觉得这是个可塑之才,没想到他走的比自己还远,毕竟自己也不过是副国级。

当然,老一辈是不在意官职大小,只想着为国为民多做一些事。因此两位老战友私下相处,依旧真诚相待、感情甚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770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