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丽娟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态势向好”的亮眼成绩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为21.1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5.2%,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全球市场需求的波动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外贸不仅保持了稳定增长,还在结构优化和市场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下半年,尽管挑战依旧,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作
出更大贡献。
上半年外贸韧性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整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形势呈现哪些特点?
张建平: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但总体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整体呈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波动性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球外贸增长继续承压,尽管全球市场需求增长有所改善,但在一季度仍然相对比较弱,再叠加我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压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走势经历了比较大的波动。从4月份开始,得益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和企业开始进入补库存,国际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以及我国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之间外贸的增速加快,外贸增速开始发力。
二是我国外贸的韧性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我国是全球140多个国家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国家,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保持稳定,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生产制造国的强大竞争力。
其中有多个亮点显示出我国外贸的韧性和竞争力。机电产品、电子信息和汽车行业成为出口的主要驱动力,以“新三样”为代表对中国的外贸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民营企业在全球外贸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满足全球市场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外贸中的重要地位;保税物流、加工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汽车电子、纺织服装领域表现较好,依然有潜力可以挖掘。
三是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显著提升,对支持中国外贸增长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尽管发达国家市场占比有所下降,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RCEP成员国,尤其是东盟,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伙伴,其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传统贸易与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新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有哪些积极因素支撑了上半年我国外贸稳定增长?
张建平:支持我国上半年外贸增长的因素是多元化的。
从外部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来看,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稳健,当前全球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预期正逐渐改善。特别是欧美两大传统市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欧洲已开始降息,美国亦预期年底前将首次降息,这些信号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企业补库存的行为也在进行中,预示着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均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这些地区的市场需求向好,显示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从去年到今年,我国签署和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扩展到了29个经济伙伴,拥有22份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RCEP,对中国外贸增长稳健的支撑作用正在不断发挥。
从中国内部的因素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以及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全产业体系优势,再加上中国政府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断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追求高品质和低碳绿色发展,为外贸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传统贸易与新业态、新模式都展现出新活力。今年上半年,一般贸易占比攀升速度非常快,中国的外贸企业积极抢占全球市场,进口和出口能力较强。无论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还是电子商务、保税物流贸易,外贸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都有强劲表现。可以说,中国现在“买全球、卖全球”的优势在全球都非常突出。
需要强调的是,自贸试验区在带动中国外贸成长过程当中发挥了关键支持和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包括海南自贸港集聚了大量外贸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中国目前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平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其外贸增速远远高于非自贸试验区,为我国外贸保持稳定增长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此外,稳外贸外资的政策支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使稳外贸外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落地。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还包括简化行政程序、提供市场信息和贸易促进活动等,这些措施帮助外贸企业增强了国际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深耕全球市场。
下半年外贸形势审慎乐观
中国经济时报:下半年我国外贸走势如何?巩固外贸基本盘,创造贸易新的增长点,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建平:对下半年的外贸形势应该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综合上半年我国外贸表现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今年全球外贸形势的判断,可以预测,今年中国外贸有望实现2.5%-3%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虽然我国外贸增长超预期,顺差创历史新高,但是考虑到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和2023年基本持平,发达国家目前还没有走出加息周期,新兴市场受到美元加息周期的影响,经济波动比较大,因此,今年对于全球外贸的增长也不能持过高的期待。特别是考虑到今年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有上升趋势,以及美欧发达国家对中国掀起新一轮的“贸易战”,使中国外贸在下半年可能会迎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在创造新的贸易增长点方面态势非常清晰。下一步还要不断朝着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美誉度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要致力于朝着不断提升竞争力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都应持续发力,努力拥有更高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三样”在全球市场上受欢迎,并且以两位数的增速高速成长,显示出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获得回报。但是在很多领域中国拥有全球性美誉度高、有影响力的国际大牌产品以及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因此,还要继续鼓励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政策要在支持和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方面加大力度。政策一方面要让跨境电商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继续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打造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和发达国家的电商平台竞争的过程中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