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民主党高层间开始流传奥巴马可能幕后推动更替拜登竞选地位的猜测。那场辩论过后,拜登始终未能从“退选”的舆论压力中抽身。7月12日,美国知名媒体“商业内幕”汇总了多方报道,指出民主党高层中要求拜登退出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在此背景下,前总统奥巴马,拜登曾经的导师与领导人物,被外界广泛猜测可能默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主党内部对于替换拜登候选人的探索与讨论。
奥巴马的前核心顾问艾克塞罗德对拜登的竞选前景表达了严重质疑,并建议他慎重考虑是否继续参选。这一观点随即得到了好莱坞知名人士乔治·克鲁尼的强烈回应,克鲁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拜登在即将到来的11月大选中获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克鲁尼还积极为拜登在好莱坞的筹款活动站台,而当时奥巴马也亲临现场表示支持,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三人之间深厚的私人与政治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克鲁尼作为民主党长期稳定的资金筹集者,特别是在加州及好莱坞这一民主党财政重地,其话语权重不言而喻,此番对拜登的直接批评无疑给后者的竞选之路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克鲁尼并非孤军奋战,他身后汇聚了民主党内一众重量级财阀的支持,如“网飞”CEO里德·黑斯廷斯及IAC集团主席巴里·迪勒等。这一系列动态强烈暗示,克鲁尼背后很可能得到了民主党内高层某种形式的默许或至少是默认。
实际上,有传言称奥巴马曾在私下场合向民主党内部透露,他认为拜登难以赢得与特朗普的对决,并因此推动了公开大会的举行。这一行为在外界眼中显得两面性十足,部分归因于拜登竞选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同时也被猜测与奥巴马个人及家庭因素,特别是其妻子米歇尔·奥巴马的高人气有关。最新美媒民调结果显示,米歇尔·奥巴马是民主党阵营中唯一能在民意上“超越”特朗普的人选,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猜测与讨论。
外界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立场展现出多元化的复杂性。其中,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传统欧盟国家明显倾向于支持拜登的连任竞选。这些国家在面对拜登在北约峰会上所犯口误时,迅速表达了理解与宽容,强调人非完人,错误在所难免。这一立场背后,实则蕴含了欧洲对特朗普可能回归白宫后,美国可能重归孤立主义政策、重启美欧贸易争端的深切忧虑。欧洲深知,这样的变化将对其自身利益造成重大冲击,因此他们希望确保欧洲的繁荣与安全。
在政治的广阔舞台上,友谊常常让位于利益,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奥巴马对希拉里的力挺,正是政治利益优先原则的生动体现,他认为希拉里能更好地延续和拓展他的政策蓝图,且拥有更为坚实的公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拜登则陷入了孤独与失落的境地,他的心情映射出特朗普的得意洋洋与自信满满。
特朗普在7月10日以一种张扬的姿态宣布,愿意与拜登展开一场无限制的辩论,表面上似乎是在给予拜登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实则暗藏玄机,是他巩固优势地位的又一策略。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邀约,拜登选择了保持沉默,显然,他不想再重蹈覆辙,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上一次辩论的失利仍让他心有余悸,因此他此次的谨慎回避,既是对个人状态的审慎评估,也是对当前政治风向的深刻洞察与应对。
在民主党内部,呼吁拜登退选的声浪中,奥巴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被视为能够左右拜登政治命运的关键人物。两人不仅是多年的挚友,奥巴马更是拜登政治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八年的副总统生涯让拜登深受其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的熏陶。四年前的总统大选,拜登的胜利离不开奥巴马在背后的鼎力支持与广泛人脉的助力。
步入白宫后,拜登组建的政府团队中,不乏奥巴马时期的“老面孔”,这一人员构成上的高度重合,使得外界常将拜登政府视为“奥巴马时代的自然延伸”,甚至是“奥巴马第三任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此背景下,民主党内对拜登表现不满的成员,纷纷将改变的希望寄托于奥巴马身上,期待他能以导师或前辈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对拜登施加影响,引导民主党走向新的方向。
另外,根据参考消息网引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在7月4日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曾经观看过美国总统拜登和特朗普的辩论片段,而他对于拜登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偏好”并没有改变。
该报道还引用了路透社的消息,报道指出,在7月4日媒体询问普京关于美国总统候选人首轮电视辩论后,他对拜登的“偏好”是否有所变化时,普京回答说:“一切都没有改变。” 这表明普京对拜登的“偏好”依然如故,没有因为辩论而发生任何改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