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 剧中最神秘的大姐到底是谁? 建设库券她是如何操盘炒作的

第一滴露珠2024-04-01 16:34:31  93

谍战剧《追风者》中,无论是反派角色虞世清和康少捷等,还是正面角色沈近真,都反复提到过一个神秘人物大姐。

关于这个大姐到底是谁,有观众猜测是沈图南夫人苏辞书。不过,苏辞书肯定不是,她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个神秘的大姐,在银元假币案中,沈近真已经告诉大家了,她就是孔祥熙的夫人,宋家老大宋霭龄。

宋霭龄和孔祥熙一共聚敛了30亿美元的财富,放在今天大约相当于1000多亿美元。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天文数字。

孔宋家的巨额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没有别的,主要是靠操纵金融证券市场聚敛来的。

在他们家聚敛巨额财富背后,是无数散户的破产和血本无归。不过,不要以为孔宋家只收割散户和老百姓,银行证券和实业资本也是他们收割的对象。

孔宋夫妇,一个掌握权力,一个躲在幕后操盘,在操纵金融证券方面,配合的无比默契。

《追风者》中后面的建设库券炒作案,原型就是当初宋霭龄炒作二三关库券。通过炒作二三关库券,宋霭龄盈利达两千五百多万。单纯从金融证券角度,二三关库券炒作案,甚至比索罗斯做空香港还要精彩。

二三关库券是指民国三年关税库券,关税库券是宋霭龄的弟弟宋子文首先发明的。《追风者》中沈图南的上司宋先生,不用说就是宋子文。

关税库券是一种以关税做担保的善后库券,1929年由南京财政部长宋子文首创。1929年发行的关税库券叫民国八年关税库券,简称十大关。

1934年,孔祥熙担任南京财政部长后,又发行了民国三年关税库券,也就是二三关库券。

宋霭龄炒作二三关库券时,金融证券、政府权力和舆论造势遥相呼应,密切配合,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南京财政部发行的二三库券,首先要通过各大银行配发到各个证券公司,通过证券公司向社会发售。

每三个月,财政部就会对各大银行的库券进行一次清查,按照银行通过证券公司已经发售的的库券数量,给予银行一定比例的提成。也就是说,银行不能自己买卖库券,必须通过证券公司向社会发售。

宋霭龄的通盘炒作策划中,抓住和利用的就是这个环节。

她的操盘思路和各方的博弈,步骤大体是下面这样的。

宋方的操作:从证券公司以较高价格大量吃进库券,拉抬起库券价格,诱导散户和机构跟进,进一步拉抬价格。

这步操作的目的是引诱银行私下卖出库券。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这样的市场走势,银行会判断库券价格不可能持续维持在高位,这样他们就敢于通过做空盈利。

银行方的操作:银行基于以上判断,他们会在库券价格上升时,违反财政部规定,私自卖出库券,在三个月后财政部清查时再低价买回,这样银行就可以赚两笔差价。

宋方操作:安排所谓的权威人士或消息灵通人士,发布财政部提前收回库券的消息,进一步制造市场热度,诱导更多散户和机构加入做多行列,持续拉抬库券价格。

在银行们私下卖出库券后,宋霭龄又安排人透露蒋要对违反财政部规定,私自买卖库券,到期清查时核对不上的银行,将进行军法从事。

这样一来,银行们慌了,蒋的为人,大家可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银行方操作:银行原来的打算是卖出库券后,在清查前再低价回购,这样既能赚钱,又能应对清查。

可是,库券价格持续拉抬,为应对清查和蒋的枪杆子,银行就得高价买回私自卖出的库券,这样银行的钱,就跑到了宋霭龄他们的手中。

宋方操作:继续舆论造势,一边趁机出货,当手头的筹码全部抛完后。通过舆论澄清财政部并无提前收回打算。于是,库券价格跳水,做多的散户和机构全部被套牢。

银行方操作:库券价格持续拉抬时,为了尽可能多盈利,必然减少向证券商的配发,制造市场饥渴,自己私下卖出库券挣更多的钱。

可是,库券价格越是持续拉抬,为了应对清查,银行就得高价回购,越是高价回购,市场热度越高。银行此前赚的钱,又都回去了,或许不但没有赚到,反而赔了。

等库券价格跳水后,银行为了应对清查,还得回购库券,虽然这个时候库券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得花钱回购。一进一出再一出,大部分中小银行基本上都会歇菜了。这个时候,孔宋就可以低价收购这些快要破产或已经破产的银行了。

《追风者》中,银元假币案后,大姐约沈图南康少捷余志英谈了话后,沈图南身上的理想主义气息越来越少了。他没有选择抗争,他选择了妥协。在后面的剧情中,沈图南和南京这辆战车的绑定,越来越深。

在建设库券的这场掠夺中,沈图南安排魏若来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不用说就是配合孔宋的。

孔祥熙接替宋子文担任南京财政部部长后,还兼任中央银行总裁,沈图南只是中央银行的高级顾问,他要是不听孔祥熙和大姐的话,自己的位置也保不住。

孔宋家挣的盆满钵满,背后却是无数家庭的哀嚎。宋霭龄炒作二三关库券成功后,南京开始大规模收购民间银行和实业资本。

除了大量血本无归的散户,在二三关库券炒作案中,上海中国实业银行储信部经理沈宝昌等24名头面人物自杀或急病身亡。

这些人中,有10人是原有病患,受刺激导致猝然发病而死;其余14人分别以跳黄浦江、卧轨、跳楼、服毒的方式自杀。财政部公债司司长蒋履福也因此得了心脏病,后来也死于心脏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41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