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 明朝宗室南方重建政权的悲壮史

隐真历史2024-07-06 07:00:00  62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的合称。 明朝后期,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空前严重,皇室开支和中央机构经费大幅增加,朝廷靠加大赋税甚至掠夺百姓田产来维持,形成皇庄制度,导致大批良田荒废,百姓民不聊生。明朝的宗藩制度使亲王和郡王的岁供丰厚,加重了百姓负担,苛捐杂税繁多。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又加上天灾横行,百姓流离失所。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在北方的统治结束。随后清军入关,建立了以北京为首都的清朝政权。但明朝陪都南京保留有六部、都察院等政权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朝廷,以对抗清军入侵。 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然而,弘光朝廷采取“借虏平寇”的基本国策,意图联合清朝势力来平定流寇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次年五月,清军南下攻下扬州,随后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后押到北京处决,弘光政权覆灭。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八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不久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出任监国,改明年为监国元年,两个政权对立,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1646年十月,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随即被害。十一月,唐王朱聿鐭、永明王朱由榔先后在广州和广西梧州即位。

清军在两个政权纷争之时进攻广州,广州沦陷,绍武政权覆灭,绍武帝朱聿镌自缢而死。 朱由榔在肇庆即位,改元永历。永历朝廷多次变换都城。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永历政权和孙可望、李定国等领导的大西军组成联合抗清阵线,抗清局面进入高潮,明清各有胜负。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进攻云贵,贵州、云南等地先后失陷。次年八月,永历帝逃亡缅甸。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缅甸国王莽白将永历帝送交给清军。次年,永历帝及其家属在昆明被杀,南明政权灭亡。 南明政权灭亡后,地方仍有反清势力坚持抵抗,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延平王郑克塽降清,清军占领台湾,抗清势力才全部覆灭。

南明时期战乱频繁,除了农民军起义外,还有清军的大肆入侵,疆域面积时有变化。

在军事上,南明设立京营府卫制度、四镇等,不同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各异。在经济方面,南明自行铸造货币,沿海地区与东亚、东南亚之间海上贸易密切。南明的外交随着战争局势时有变化,与清廷的关系从开始的联合平定叛乱到持续敌对;与安南、琉球等国最初为宗藩关系,后关系破裂;同时,南明在不同阶段与缅甸、日本、意大利、葡萄牙等国也有往来。在文化上,南明时期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大思想家和江南抗清文人创作丰富,文学形式多样,宗教上天主教、佛教、道教三教并行,其中天主教发展较快。 南明的各政权多为武将拥立,导致各政权的军头常以败军之将坐收“定策”之功,出现军阀操纵朝廷的局面。地方军队大多为私军,统军将领往往称霸一方。尽管面临诸多困境,南明仍造就了许多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他们进行了长达数十年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242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