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享年58岁。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独到的政治见解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虽不及其子苏轼那样光芒四射,却以其深沉的思考与独特的文风,在宋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早年不羁
苏洵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苏序和母亲史氏都是知识分子。少年时期的苏洵并不热衷于科举之道,生活颇为放纵,不拘小节。直到27岁那年,因目睹兄长与好友相继去世,加之自己科考屡试不中,让他猛然醒悟,于是决心闭门苦读,潜心向学。这段经历,正如《三字经》中所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中举。然而,这并未使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刻苦钻研的决心。他悉数焚毁所写文章,闭门读书,最终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文名渐起
苏洵在苦读过程中,不仅涉猎广泛,而且勤于思考。他深通六经、百家之说,尤其对《战国策》研究颇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学术研究和文章创作逐渐显露出非凡的才华,特别是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政论的犀利笔触,使他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崭露头角。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47岁的苏洵带着儿子苏轼、苏辙赴京应试。他的文章《权书》、《衡论》、《几策》等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赞赏,欧阳修甚至将他的文章与汉代贾谊、刘向相提并论。这一赞誉使得苏洵的文学声誉迅速提升,成为当时文坛的翘楚。
宦海浮沉
尽管苏洵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仕途却并不平坦。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他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但不久后便因故离职。此后,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他在《嘉祐集》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六国论》、《心术》、《管仲论》等。这些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充满了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尤其是《六国论》,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原因的深刻剖析,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著名论断,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家风传承
苏洵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亲自教授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文学修养。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苏轼、苏辙后来均成为宋代文坛的璀璨明星。
苏轼、苏辙不仅在文学上继承了苏洵的衣钵,更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苏轼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苏辙则历任起居郎、中书舍人等职。他们的成就,无疑是苏洵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三人并称“三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总结
苏洵的一生,是不断求索与自我超越的生动写照。从早年的不羁到晚年的文名远播,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他的文章,如同静水深流,不张扬却蕴含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