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在剧粉的期待下开播了,就如网友所说,省下了请流量的钱,什么都能做好了。
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西行》显然有钱了,故事一上来,就是大唐著名画师的壁画降魔变。
充满着唐朝风韵,又带着点文化特色的壁画,根据演员的爆料,是进行重新制作的,只是因为第一个不合适,就不惜耗费工期重新制作。
没有流量只有钱,那钱自然就得花到刀刃上面。除了在制作布景上,衣着装饰上,充满了古韵特色,亭台楼阁,街道馆舍,也无一不在彰显着大唐的风土人情。
最值得称赞的还是第一个案子降魔变,因为大唐第一画师秦孝白的一句魔王点睛,将要杀人,引发了一系列的案件。
看起来每个案件都跟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他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是最纯粹的一个艺术家。
降魔变壁画,就是他最好的心血,最美丽的绝唱。所以他在完成最后的点睛之笔时,一直都在纠结。
画不出来,他就开始着急,开始大发雷霆,到处酗酒发疯。看起来好不正常的一个人,却是整个案件魅力值最高的一个人。
他对画画的热爱超出了所有,在看到喜君超绝的画艺之时,他也只是单纯的跟着喜君,想要收她为徒,传授所有的画画技艺给喜君。
都说看一个人,是审视还是凝视,从眼神就能看出来,确实一点没错,秦孝白那纯粹又执着,带着点疯魔的眼神,一下子就好像大唐盛世当中的那些诗人一样。
醉酒当歌, 快意人生。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影响不了他追求艺术的美,不能妨碍他心中的坚定。
即使身处暴躁,一直画不出来,他也不会接受师弟的提议,用特殊颜料走捷径,这确实能交差,但是会毁掉他的信念。
面对公主府强权的压迫,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没找到感觉就不点睛。在艺术上的痴迷与纯粹,看得人无比感慨。
他的眼光也确实好,看中了喜君,公主府找到喜君试图让她去点睛,她却淡然处之,吓退了公主府的官员,同时给秦孝白争取到了机会。
在他最混乱的时候,喜君也是坦然相待,劝说他找回自己的本心。台词其实很空泛,但是两位演员演出了心领神会的美。
同样是画画高手,这场在壁画前的对话,是一场属于艺术家的心灵交汇。所以结束之后,秦孝白也是由衷的发言,喜君是他的人生之师。
秦孝白这个角色的妙处在于,选择了于毅这个人来演啊。因为从出场开始,秦孝白就给人一种感受,这跟《灵魂摆渡》的无名,有着不一般的契合。
上次被于毅惊艳到还是十年前的《灵魂摆渡》,没想到一眨眼十年都过去了,于毅的功底,颜值,状态却还是没变。
在《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当中看到这么多旧人,相信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灵魂摆渡》真的没有续集了吗?答案估计是没有了。
可导演组在降魔变这个单元,依旧藏了不少巧思。为艺术执着的秦孝白,最终为了师弟阿祖留个全尸,刺瞎了双眼。
在寺庙这场动乱当中,秦孝白是一个纯粹的外人,牵扯不到朝政。当所有事情落幕,他盘腿而坐,双手合十,一下子就有了无名的神性。
尤其是后来,导演还给了秦孝白一段特写。他摸索着前行,带着师弟阿祖的尸体,一步步离开了繁华的大唐。
《灵魂摆渡》的专属曲调响起,配合着于毅自己的唱腔,这段真的好像是多年前的无名,曾经的一段经历。
只是命运作弄,他还是不得善终,在执念之下,他继续佝偻着身体前行,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碰到了冥王,然后入黄泉,成为了灵魂摆渡人赵吏。
降魔变这个案件的宿命感,实在是太强了。也不枉费观众,多年来一直惦记着啊,导演跟演员确实也用心了。
于毅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确实没帅过。他能唱能演,既能够唱流行,也能够唱戏腔,可以说是集才华于一身。
从第一部到现在的《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片尾曲其实都是他的声音。尤其是《西行》的片尾曲,简直太好听了。
不仅暗藏了主角苏无名跟卢凌风,更是从真正的古风出发,每一句词都契合了曲目,不是网上那种简单的口水歌。
他一开口,观众就能体会到历史文化所带来的震撼。宛转悠扬,荡气回肠的声音,每一个音符背后,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故事。
但凡这个角色换个人来演,别说片尾曲,就是那段出现仅仅几秒的嵇康曲,都得另外找人来唱。可找了于毅,这就显然是他自己的声音了。
之前的《灵魂摆渡》也是,他就是又唱又演,低沉内敛,又不失去厚重历史底蕴的声音,是整部剧的灵魂。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间隔十年了,可于毅唱过的词曲,完全是想起就能够起鸡皮疙瘩,而且能够唱出来的程度。
从《灵魂摆渡》到《唐朝诡事录》,这个团队其实都没怎么变过,差不多的人,用心的制作。
虽然说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班底内部演员很难有演别的戏的机会,可是每个人的演技都很稳定,更是藏龙卧虎,什么才艺都有。
趁着大家还能演得动,接一个继续拍《唐诡》续集吧。尤其是于毅,千万不要停,该唱唱该演演,他在内娱确实是没有代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1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