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上学时,我们都学过这样一篇课文《愚公移山》,文中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然而,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默雷特,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也有人却看到故事中的另一面。
比如著名诗人“席慕容”,她曾当众表示将《愚公移山》移出课本,理由是:故事太可怕了!
才女席慕容
那么,在大众眼中充满正能量的《愚公移山》,为何席慕容认为故事内容“太可怕”呢?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著名诗人“炮轰”课本
席慕容在诗歌、绘画方面成就颇深,她创作的《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无悔的青春》也让她颇有声望。
作为文化领域里的学者,席慕容经常参加各种演讲活动,用自己的学识为各地学子传道授业,她在一次演讲中,突然出现“跑题”,并“炮轰”《愚公移山》一文。
席慕容在南开演讲
2014年,南开大学邀请诗人席慕容前来演讲,这次演讲的主题是“隐形的价值”,在演讲的过程中,台下的一位同学突然举起了手,表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这名同学谈到:在拯救生态中价值的作用更大还是技术的作用更大?
这个问题对于席慕容来说并不难,但她的回答却令人匪夷所思,她这样回答:
“如果我们的心是贪婪的,文明的归宿恐怕是可怕的。我们一直要更便利、更快、更豪华,所以才会出现开采露天煤矿等短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
说完后,席慕容又询问了在场的一位同学,现在的语文课本中是不是还存在《愚公移山》?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席慕容建议把《愚公移山》从课本中搬走。
同时席慕容还表示:“我们一起投票把它否决掉”。
席慕容想要将《愚公移山》移出课本,她给出的理由是这则寓言故事“太可怕”,愚公一家因为门前有两座大山挡路,就产生了除掉大山的想法,自己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势必要将大山铲除。
仔细分析一下席慕容的话,就会发现她独特的观点,首先是环保问题,席慕容前面讲到的:“开采露天煤矿等短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代表移山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是破坏环境污染的行为。
其次是想让愚公转换思维方式,历史上人与自然盲目抗争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愚公一家既然被大山挡住去路,为何不选择“搬家”?前往交通方便的村庄居住,非要用“最笨的方法”,去对抗自然。
如果从这两点来看《愚公移山》的故事时,才会明白席慕容所说的“太可怕”是什么意思,能够说出这样的言论,可见席慕容绝非等闲之辈。
诗歌拯救了学生时代
1949年,席慕容出生重庆,他们一家属于“蒙古族”,5岁时就提前上了小学,5岁以前她说的都是蒙古文,上学后才学会说汉语。
过了两年她跟随父母来到香港,读小学三年她又学了粤语,回顾自己童年时的求学经历,席慕容感慨:“我永远是一个转学生,永远在陌生的教室前面遇到陌生的一群学生”。
好在,在香港他们一家暂时稳定下来,席慕容也一直读到初一,香港的5年生活是她最甜蜜的5年,其中5年级的国文老师是她甜蜜童年的“启蒙者”。
初二时期,他们一家又来到台湾,席慕容就在台湾读了中学,刚到台湾学校时,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她,并且直到如今席慕容还保留着初二时期的笔记本,上面全是老师和同学们鼓励她的话语。
迁居宝岛后,席慕容的文学造诣逐渐提高,期间她还修习了画画,无论是素描、水彩画还是油画、国画,席慕容都有所学习。
她的画作在当地还获得了很多美展大奖,除了绘画外,席慕容还在诗歌、散文上有所成就,席慕容之所以喜欢写诗也和她的童年经历有关,童年时期的她经常转学,在陌生的环境里,永远都是外来人。
童年时期的很多想法,无法告诉父母,于是就找到一个笔记本,开始在上面写诗,用诗歌来安慰自己。
“整个人类的心灵,是一代一代的诗歌、一代一代的文学作品支撑下来的。”席慕容对于诗歌有着独特的热爱与见解。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还有著名的散文集《芊芊芳草》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前往蒙古,第二年就出版了《我的家乡在高原上》,除此之外席慕容还是多所高校的名誉教授,她的诗歌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是蒙古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
虽然席慕容在诗歌领域中,成就颇深,但她对于《愚公移山》的观点令人不解,归根结底是古代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上的差距。
愚公精神贵在持之以恒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愚公移山是十分“愚蠢”的,但古代的寓言故事不能和现代规则相提并论。
愚公移山更多的是在教育我们,做事情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当年我们的先辈,靠着“愚公精神”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愚公精神”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不怕强大的敌人,就怕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在我国有一为平凡的老人,在悬崖上开凿9400米“救命渠”,被人称为当代愚公。
老人名叫“黄大发”,是贵州遵义人,用36年时间,带领群众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9400米的“救命渠”,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于是就给这条渠取名为“大发渠”。
“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黄大发就担任指挥长,带领当地村民共同修渠,可用黄泥修成的渠很难抵挡强风暴雨,每次发生大风暴雨,水渠都要补补修修。
黄大发
到了70年代,水渠已经不能再用了,可黄大发始终都没有放弃修渠,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懂得“愚公移山”的故事,即便再难也想向愚公一样坚持下去。
每次炸山时,黄大发都会背着几十公斤的炸药,在山林里步行二十多公里,鞋子被磨破了,脚也被磨破了皮,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年时黄大发会带着一家老小上山修渠,在他的带领下,水渠在悬崖峭壁上被一点点凿开。
1989年,年过半百的黄大发一边帮工、一边学习水利知识,每次到施工时,他都会站在最前线,有几次都与死神插肩而过,1994年当水渠的主渠贯通后,清澈的水流出后,黄大发瞬间泪流满面。
黄大发通过36年的努力,将一条9.4公里,地跨3个村绕了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的“生命渠”终于修好了,为了纪念黄大发的功绩,村民们为水渠取名为“大发渠”。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黄大发在面对困难时,并没有选择向现实低头,而是用愚公的精神做事,最终解决了困扰当地人几百年的水渠问题,他本人也被誉为“当地愚公”。
除了黄大发以外,还有很多像愚公一样的人,比如炼钢工人李双良,20世纪80年代,在太原钢铁公司的南部,有座半个多世纪堆积的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体积高达1000平方米的渣山。
这座渣山对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李双良看到后主动请缨,不要一分钱投资,对钢渣发起挑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钢渣山给回收掉了,而他本人的这种行为也是愚公精神的体现。
李双良
《愚公移山》的故事更多是在教育人们,面对挫折不要轻言放弃,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愚公精神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它同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铁杵磨成针一样,都是传统的中国精神。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愚公精神都是值得赞扬的,席慕容建议从教材里去除《愚公移山》,想必是不会被允许的,作为当代人,我们要从古人的身上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将这种精神用到工作和学习当中,用坚强的毅力造就比困难更加强大的我们。
总结
文学作品是在时代的影响下创作的,我们没有必要用现代思维否定古人,毕竟年代相差甚远,不可否认,席慕蓉作为一代才女,在绘画、诗歌等方面极其出色,令人钦佩;但同样对于她武断《愚公移山》的举动,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信息
中国文明网2014-06-16《《愚公移山》不“可怕”》
南开大学2014-05-19《中国青年报:席慕蓉:诗歌拯救了我孤寂的学生时代》
光明网2021-07-20《36年,“当代愚公”在悬崖上开了一条“生命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