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通过了新修订的院士相关章程,详细说明了有关增选和退出的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加入外国国籍,就等同于自动放弃院士称号,这也意味着“院士终身制”从此彻底结束了!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红星新闻】,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网友热议
院士制度原本是我国为了激励科研人才而设置的,但是由于相关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期间出现了很多“高龄院士退不了”、“烟草院士去不掉”的情况。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极个别院士的不端行为,损害院士群体声誉和形象的问题。
而院士称号也被视为"铁称号"和"终身荣誉",甚至成为地方竞相追逐的"技术资源"。有不少著名科学家都没能入选,新规定的出台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眼下,这项新章程出现后,网友的反响更是十分热烈,大家纷纷为这条新闻点赞,还表示希望能在具体工作中看到更加细致化的操作。
有网友表示,对于那些没有政治立场和爱国思想的院士和科学家也应该取消他们的待遇。
还有网友对院士的评审制度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院士到底代表着什么?又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两院院士”到底是啥?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种。院士在我国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学术影响力。
在专业技术等级上,院士相当于一级教授;在待遇级别上,则相当于副部级。院士不仅享有较高的岗位工资,还经常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如课题规划、项目立项和验收评审等。
"两院院士"是一个特殊的称呼,指的是同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双重身份的科学家。这种"双料院士"极为稀有,体现了科学家跨学科的卓越成就。
成为院士绝非易事。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总数仅有1800多人。院士评选的难度可见一斑。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选拔为例,最终仅有75人入选,竞争异常激烈。
在院士群体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邓稼先、袁隆平、于敏等等。他们不仅是科学界的翘楚,更是民族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院士并非都是"老科学家"。2023年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7.6岁,最年轻的院士颜宁更是在45岁时就获此殊荣。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许多高龄院士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院士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缺。近年来,一些院士的言论和行为也引发过争议,这也提醒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科研体制进行深入讨论和反思。
还有人曾疑惑:为何中国共有1800名院士,却没什么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呢?
其实,诺贝尔奖的奖项更加偏向于创新性的基础科研工作,这部分由中国科学院负责,但在这方面我国开始的比较晚,甚至在更多情况下,我们都还在重新研究其他国家的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研究,难度还比较大。
而中国工程院更加侧重于应用研究,同样也是在弥补国内的不足,但是我国的科学家们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却做出了很大作用。
当然,我国的院士制度还有进步空间,相信今后会有更加完善的制度。
院士制度又是怎么来的?
回顾历史,院士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呼最早源于法语"académicien"。
这是一位拯救了雅典的英雄,后来希腊人就建立了一个名为Academy的园林以作纪念。
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将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称为院士“Academy”。院士也就从此成为了学术界科学家们的最高称号。
而在中国,国家级科学院的成立始于1928年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院士制度的正式确立。从199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每两年会同步进行一次院士增选。
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中,众多杰出院士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推动着我国科技的进步。
新规定的出台无疑将对提升我国科研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仅有助于维护院士群体的纯洁性,也将推动整个科研体系的完善。我们期待,在新规定的引导下,我国的院士制度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院士制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提高透明度,使院士真正成为科学界的楷模和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也要为年轻科研人员创造更多机会,培养新一代的科技领军人才。
当然,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一纸新规,还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使院士制度真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工具。
同时,我们也不应将科研成就简单等同于院士头衔。真正的科学精神,在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于为人类福祉而努力。无论是否拥有院士头衔,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和鼓励。
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新规定的出台无疑带来了更多机会。它打破了"终身制"的桎梏,为年轻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但同时,这也对年轻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在科研道路上保持初心,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为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重大科技突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技术到5G通信,无不彰显着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这其中,院士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
北晚在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