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巴彦淖尔7月16日消息(记者魏全民见习记者邵玉琴)大美河套,小麦飘香。又是一年麦收季,7月16日,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万亩硬质小麦开镰,标志着河套硬质小麦全面进入收获期。
小麦即将开镰(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开镰的高标准小麦示范园鼓声擂动,红绸飞扬。
四面八方的人们如赶集似的汇集而来,一睹这片高标准麦田的收割盛况,感受2024年夏收的盛大场景。
上午10时许,15台装配北斗导航的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黄色的麦田里穿梭,检阅现代农业的割麦速度。另一边则上演精彩的人力割麦“接力大赛”。
收割机开足马力收割小麦(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在50米长的麦田里,来自五个村的社员们组成的“割麦战队”手握镰刀,头戴斗笠、红绸系腰。伴随着评委哨令吹响,第一棒接力队员娴熟地弯腰割麦。
这不只是技术的考验更是耐力和体力的较量。平整的麦田里,银镰在闪,手握镰刀的参赛者擦掉的是额头的汗水,心里流淌的是收获的喜悦。
在围观者有节奏的加油声中,各队参赛者接力着他们的光荣使命。
挥刀、割麦、捆扎……20分钟后,麦子在挥动的镰刀下变成了一个个麦捆。
割小麦比赛(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这一幕幕触动了很多围观者内心的乡土记忆。
对于很多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们来说,麦田里承载着时代的印记,还有夏日收获的欢愉。
暑假开始,麦收之际,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麦粒裂开在地里。
农村有句俗语,“男的怕割麦子,女的怕坐月子”,成熟后的麦芒如针尖,粘在皮肤上,浑身奇痒刺挠。
城里的年轻人体验割麦(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在机械化收割的全速助力下,开镰节不仅彰显了麦粒归仓的仪式感,也能唤醒人民大众对粮食的珍惜。
“以前收麦子全靠人海战术,几亩麦子好几天才能割完。现在实行机械化作业,一万亩麦子也就五天左右收完。”狼山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刚告诉记者,今年光明村及周边两村共种植高标准小麦1万多亩,预计每亩单产1000斤以上,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李东伟介绍,2024年,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45.07万亩。从目前的长势及农机推广部门汇总分析,今年全市小麦总产量预计达3.8亿斤左右。
小麦种植户分享丰收喜悦(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在河套平原的“绿色粮仓”,在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的产业链上,一个由政府主导打造的“农户+基地+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在当地,一些龙头农业企业始终坚持“牢牢端稳中国人饭碗”这一使命担当,默默践行着强企、助农、富民的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我们要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保证农民生产利益,鼓励农民种好粮。”内蒙古恒丰集团董事长魏建功告诉记者,该企业每年“消化”河套地区70%的小麦,并确保小麦收购价高于全国最高价,打消河套地区所有小麦种植大户小麦种植销售难、价格低的顾虑。
获得割麦比赛第一名的王志明代表小组领奖(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出台支持优质小麦种植的补贴政策,推进小麦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增强小麦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鼓励套种和麦后复种,切实提高小麦种植综合收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