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平定黄巾之乱的人是他?

高旭评历史2024-07-11 16:17:41  140

释放党人后,朝廷同时派出了中央军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前去平叛:

北线交由北军中郎将卢植,南方战场则由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隽统管。

先来看南方战场。

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各率一部,目标就是颍川地区的黄巾军。

首战朱儁失利,被黄巾波才部击败,皇甫嵩暂退守长社,波才紧随其后,将其包围。

在之前介绍的羌乱里,咱们已经领教过北军的战斗力,十万精锐在射姑山被羌人一战击溃,主帅马贤阵亡,详见这篇:第三次汉羌战争始末,十万汉军惨败的缘由到底是什么?

现在一看黄巾军势大,这帮兵大爷又慌了(军中震恐)

皇甫嵩安慰他们:用兵有奇变,而不在兵数量多少。现在贼人依草结营,容易因风起火。如果乘黑夜放火焚烧,他们一定惊恐散乱,我出兵攻击,四面合围,田单守即墨用火牛攻燕而获胜的功劳就可以实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

军中大定!

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下令全军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同时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城楼上军士也点燃火把,与之呼应。

这时候就看出农民军的根底了,毕竟没有见过大阵仗,一下子就慌了。皇甫嵩趁势鸣鼓冲出,黄巾军惊慌散乱,纷纷溃散。骑都尉曹操也奉命赶来,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后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长社之战对豫州黄巾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之前介绍过,黄巾军的军事体系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

豫州黄巾军大体在四万人左右,这次几乎被皇甫嵩一锅端了。

皇甫嵩随后与朱儁扫荡豫州,先后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黄巾军或降或散,三郡全部平定。

南线形式一片大好,北线战场却陷入了焦灼。

介绍下北线主帅卢植。

卢植,字子干,涿郡人。

卢植的人脉相当雄厚,三公是老师(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往来有大儒(与郑玄、管宁、华歆为同门师兄),还教出了一个皇帝、一个枭雄(门下弟子有刘备、公孙瓒等)

卢植以学识步入仕途,建宁(168年-172年)年间,被征为博士(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有大臣认为卢植文武兼备,朝廷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卢植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平定九江叛乱后给灵帝上了一道奏折:

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疠,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尧,七曰御下,八曰散利。

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用良),征召如郑玄之类的有才德之人(修体),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尊尧),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御下)

这些还算常规的谏言,接下来几条就压戳到灵帝的痛处:

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原禁者,凡诸党锢,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御疠:放款对已故宋皇后家属的打击,给与其政治平反(御疠者,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宜敕收拾,以安游魂)

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备寇者,侯王之家,赋税减削,愁穷思乱,必致非常,宜使给足,以防未然。修礼者,应征有道之人,若郑玄之徒,陈明《洪范》,攘服灾咎)

散利:建议皇帝不再蓄积私财(散利者,天子之体,理无私积,宜弘大务,蠲略细微)

尤其党锢、敛财,这可是灵帝的逆鳞,朝廷大臣触之即死。灵帝偏偏对卢植网开一面,建议是一条都没有采纳,但也没将卢植免官流放。

这次黄巾之乱,灵帝又大胆启用卢植,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不负帝望,连战连胜,将张角包围在广宗县城,里里外外挖了多重壕沟。

城里的黄巾军士气低落,粮草日益减少,眼看就要陷入绝境,朝廷给张角送来一份大礼: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

左丰名义上是监军,实际上来来敲诈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已经贪腐成风。宦官们的逻辑是,你打赢了仗,肯定会被封侯,自然会有极大的奖赏。如果你肯分点好处,他们会到皇帝那里把你吹得天花乱坠,如果分毫不给,那自然要给你点颜色瞧瞧。

军中将吏对这套很熟,劝说卢植向左丰行贿(或劝植以赂送丰)

然而卢植性格刚毅,岂能向宦官折腰,之前在老师马融家学习时,卢植就表现的十分另类。

马融是扶风马家后人,马家在东汉的地位无需细说,六大顶级外戚之一。马融十分富有,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卢植在马融家中学习多年,从未为此瞟过一眼(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

融以是敬之!

卢植拒绝行贿后,左丰怀恨在心,回京后,向灵帝进谗言说:广宗本来很快就可以拿下,可卢植却躲在军营里不肯出战,浪费朝廷军费(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

一提钱,灵帝就冲动了,为了扑灭黄巾,一向抠门的灵帝勉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充当军费(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卢植你还我钱!

灵帝即刻下诏逮捕卢植,押送回洛阳,差点就给他判了个死罪(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

接下来换谁上呢?

董卓。

自从跟随张奂大败羌人后,董卓先后出任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董太师看不上。随后走了司徒袁隗征的门路,被其召为掾吏,这下董卓发达了。

先后出任河东郡太守、并州刺史、这可都是两千石的大员!

现在卢植被免,近在并州的董卓就被朝廷征召,拜为中郎将,继续打河北黄巾。

董卓上任后,玩了个小聪明,他放弃张角据守的广宗县,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

结果连攻数月也没拿下(围攻两月余不克)

废物!

灵帝大怒,把董卓撤掉,从南方战场调来屡战屡胜的皇甫嵩。

皇甫嵩北上途中,广宗城也出现巨变,张角病死,其弟张梁继而守卫广宗。

张梁很能打,皇甫嵩一时难以取胜(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能克

但对人心的琢磨,皇甫嵩已经趋于化境!

皇甫嵩闭营休士,以观其变,反观黄巾军,经历多次大战后,有所松懈。

皇甫嵩要的就是这个机会。

趁着夜色,皇甫嵩瞧瞧把军阵前移,到了鸡鸣时分,率军出击,没有防备下,黄巾军大败,张梁也被阵斩首(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

八万黄巾精锐被杀,导致河北的黄巾被扫荡一空。

随后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联兵,攻克下曲阳,杀死张宝,北线战事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巾之乱大半都是皇甫嵩平定的,此时的皇甫嵩威震天下,百姓歌颂他: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由此深得河北民心。

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凉州名士阎忠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解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享大名乎

阎忠拿出当年韩信的事例警示皇甫嵩:韩信不忍背弃一餐之遇,而丢掉三分天下的好处,拒绝蒯通的忠谏,忽视鼎足而立的大业,等到利剑扼喉,才发叹后悔,这是失了时机,谋划又错误的原因。

如今主上弱于刘、项,将军的权柄重于淮阴侯,如果征召冀州之士,发动七州之众,大军必能踏过漳水,饮马孟津,举天网包罗京都,诛杀罪恶的宦官,消除群众的愤怒,化解倒悬之危。

皇甫嵩恪守儒家大义,尽忠皇,守臣节,不用其计。

平定黄巾之乱,鏖战凉州叛军,皇甫嵩几乎以一己之力将东汉的灭亡又拖后了数年,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其忠勇之心,曾与其并肩作战的曹操,如果有其三分忠诚,又何来司马宵小篡位之举?

阎忠无奈逃亡,后被凉州叛军韩遂、马腾等人胁迫,被迫成为叛军首领,号车骑将军,不久病死(忠感慨发病而死)

阎忠虽死,但他看好的一人最终还是靠其毒计彻底乱了汉室!(贾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

北线大获全胜的同时,另一名将朱儁还在南方的荆州战场鏖战。

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人。

朱儁的升官途经颇有意思,史载其出身寒门,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缯为家业(少孤,母尝贩缯为业)

要真以为他家穷,那接下来的三则记载就要颠覆你的认知。

朱儁的同郡周规受到三公府征召,将要启程,向郡府借钱一百万,作为冠帻费。后来郡府突然催要借款,周规家境贫困,一时间无法筹措。朱儁私自把母亲的缯帛拿出来,解了周规的燃眉之急。

朱母亲很生气,朱儁无以为然:小有损失,却能有益于他人,这是必然之理。

县长度尚深以为奇,于是把他推荐给郡守尹端,任用他为主薄。

不久尹端征剿失利,被州刺史举奏,其罪应当弃市。朱儁带着数百金来到京师,买通主持章奏的官员,把刺史的奏章加以改动,于是尹端才得输作左校。后任太守徐珪知晓此事后,荐举朱儁为孝廉,担任兰陵县令。

后以治理有名,朝廷拜他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上书请求回到本郡募兵,朝廷允许。朱儁得以便宜行事,于是回本郡简募家兵二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斩杀叛军首领,旬月之间,州郡平定。

无论是借钱给好友,还是花钱为上级消灾,亦或是自己花钱募兵,只有豪族才有这个实力!

看历史,咱们得辩证的读哈。

平定黄巾后, 朱儁担任河内太守,率领家兵击退张燕(燕后渐寇河内,逼近京师,于是出儁为河内太守,将家兵击却之)

董卓把持政权,外表与他亲近交结,内心则对他颇为忌惮(以儁宿将,外甚亲纳而心实忌)

什么原因呢?

朱儁自己手里是有兵的!

回到黄巾起义,波才部被剿灭后,荆州黄巾军仍在负隅顽抗,南阳郡黄巾首领张曼成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驻宛城。新任太守秦颉击斩张曼成后,黄巾余部又举赵弘为帅。

朱儁联合荆州刺史徐璆、南阳太守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这支军队主要成分就是朱儁的私兵和荆州地方军),进击赵弘,打了两个月发现打不动。

有人建议要召朱儁回京,司空张温上疏劝阻:当年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才能够克敌。朱儁讨颍川,已经有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

为何不用皇甫嵩呢?怕他功劳太大,担心其功高震主!

灵帝依张温议,继续让朱儁领兵。

很快捷报传来,朱儁攻下宛城,杀死了赵弘。然而主力一走,当地的黄巾军再度叛乱,以韩忠为帅,攻占宛城。

朱儁重新围城,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黄巾主力被吸引过去后,朱儁亲率精兵五千,一举攻入防守薄弱的东北角。

韩忠退守小城,请求投降,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皆欲听之。

朱儁不同意: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纳降不能使人向善,讨伐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投降,那就会滋长他们造反的勇气,使其产生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

明末为什么政府军始终无法平乱,就是因为农民军作战不利就投降,朝廷也不加以管束,农民军修整后马上又重新叛乱。

但是拒绝投降也是个双刃剑,后患是没有了,对方现在就要和你玩命了(因急攻,连战不克)

当年昆阳城下,几十万政府军被刘秀一战击溃,王莽的新朝也随之覆灭。

朱儁很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下令停止攻城,对张超说道:贼人的外围坚固,内营逼急,求降不得,想出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殊死战斗。万人一心,尚且不可当,何况是十万呢!不如把包围撤除,宣布撤退。韩忠看见包围已经解除了,一就会率军出城,等他们出来,兵心就散了,咱们就可以趁机打他个措手不及了(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韩忠果然中计,黄巾军蜂拥出城,朱儁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斩杀一万余人。

至此,黄巾主力被皇甫嵩和朱儁所灭,黄巾之乱就此平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138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