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红利告罄, 跨境电商还赚钱吗

壹零社科技宅2024-07-15 17:43:46  125

近日,有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的免税门槛,此举主要针对Temu(拼多多海外版)、SHEIN和阿里全球速卖通等中国在线零售商。

欧盟考虑关闭这一免税窗口的因素有许多。

据数据统计,欧盟在2023年进口了23亿件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免税商品,电商进口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其中许多货物来源于Temu、SHEIN和阿里全球速卖通。大批免税廉价商品的涌入招致部分当地零售商的控诉,他们呼吁审查关税漏洞,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产品安全是另一重顾虑,2023年欧盟国家报告的危险产品数量增长了50%以上,多达3400多款,引发当地对产品安全的担忧,此前Temu就曾因多种玩具产品不符合欧盟标准而受到“向欧洲输送危险玩具”的指责。

另外,由于巨量的廉价进口商品使海关工作量激增,取消免税门槛这一措施早在去年就被纳入欧盟海关制度改革的讨论范畴中,同时,这也可为欧盟带来额外的关税收入。

这是继美国加强对“小额豁免”制度(即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裹可免征关税)的审查后,又一地区考虑收紧对廉价商品的优惠政策。在内卷中加速狂飙的中国跨境电商,逐步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后,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重考验。

01

悬而未决的政策

早已敲响的钟声

有关跨境电商的关税议题,其实讨论已久。

早在2021年就有议员向美国国会提出取消关税豁免,过去一年中,美国国会针对该问题提出多个法案,并对Temu、SHEIN利用“漏洞”免税一事发出警告。今年2月,有议员再次呼吁取消800美元进口电商产品的免税待遇。

紧接着,美国国土安全部于4月宣布加强小额豁免发货的审查,包括调查进口货物是否违反了一些美国禁令。6月,美国暂停六家报关行的“小额豁免”清关资格。政策在不断收紧,但官方仍未给出是否取消800美元免税门槛的明确结果。

无独有偶,欧盟也早在去年就提议取消关税门槛,作为关税改革的要点之一,这是其更新现代化电子商务管理办法的关键一部分,但目前欧盟内部对这一新规的看法仍有分歧,因而后续政策能否顺利落实还存在不确定性。

悬而未决的原因是什么?

按照目前的进口商品体量和抽检率,征收关税会大幅增加本已饱和的海关工作量,虽然可获得额外的关税收入,但为此增加的管理成本同样高昂,总体来看并不划算。同时,这也可能为本土市场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起欧美因内部分歧迟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东南亚国家的动作显得迅速许多。

去年9月,印尼宣布禁售100美元以下的进口商品,并通过加征关税加强对多种品类商品的进口限制。今年年初,马来西亚宣布对网购的低价进口商品加征10%销售税,一度导致Shopee、Lazada等电商平台上的海购产品在价格上出现小幅上涨。今年6月,泰国通过修改低于1500泰铢的国外进口商品增值税税率的草案……不可否认,跨境电商的免税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然而,面对欧盟拟取消免税政策的计划,各大平台的回应颇为淡定,SHEIN和Temu相继表示平台产品的低价与公司的增长并不依赖于免税政策的助力,并表明对公平合理的政策调整持开放和支持态度。

强大的技术算法、供应链模式与成熟的运营能力,构筑起电商平台的底气,而被多轮竞争洗礼后的价格,即使加上关税成本,也依然具有一定优势。对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而言,比价格力受损更重要的或许是被影响的市场预期。“关闭免税窗口”作为一个信号,向商家和平台透露出其经营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正让从业者们经受炙烤。

02

扩张下的四面楚歌

跨境电商何以激起多国如此大的反应?这或许得归功于它们令人瞠目的扩张之势。

数据显示,2022年SHEIN成为北美流量增速最快的快时尚网站,平均年流量的增长高达183.45%,GMV高达300亿美元,此时它已实现连续四年盈利。据汇丰预测,到2027年SHEIN全年GMV将达到1000亿美元。

另一边,阿里发布的新一季度财报显示,速卖通AliExpress订单增长60%,连续6个季度超出市场预期。

Temu则有过之而无不及,2023年底,Temu在北美的独立访客数已达到4.67亿,此时距离它登陆北美仅仅过去一年零三个月。据彭博社最新公布的数据,Temu在2024年1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05%。

凯度集团携手谷歌Google发布的《Google x Kantar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SHEIN、速卖通、Temu分别位列电子商务品类的前3名。

《2024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截图

后起之秀加速扩张的另一面,是老牌巨头的市场份额遭到挤压。

长期独大的行业龙头终于迎来竞争对手,快速扩张的SHEIN、Temu等平台开始围猎亚马逊,这位警铃大作的擂主被迫卷入价格战,不仅利用商品页展示同款商品刺激商家竞价,通过赠送优惠券等手段吸引用户,还开始削减服装类产品的抽佣比例,并将目光瞄准中国产业带,意欲深入供应链,从源头掌握议价权。

曾经,亚马逊是“小额豁免”制度的忠实拥趸和助推者,后来它却主动放弃政策红利,选择FBA模式,即卖家将货物发送至亚马逊在当地的仓库,后续的销售、仓储、配送和售后等环节均由亚马逊统一负责。虽然商品集中运输的报关纳税会提高成本,但全链路的把控可大幅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用户留存。

质量,是竞争的关键维度。凭借极致低价席卷海外的跨境电商,其实一直身处质量争议的舆论漩涡,曾多次因假冒产品泛滥与产品质量不过关而被投诉。自今年起,多家平台全面转向半托管模式,为商家提供更多自主经营的空间,部分环节对商家放权的确会为市场注入新鲜动力,并减轻平台的经营负担,但同时也会使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面对亚马逊多年的本地经验与平台兜底的模式,想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质量被严加审视的同时,低价的供能情况也不似以往。

当“价格为王”成为行业宗旨,商家明显感受到越来越重的比价压力,商品上线不仅需要对标其他平台进行系统核价,还要与站内同款商品比价,若发现更低价格平台会提示卖家降价,否则将面临流量降权的危险。不仅如此,为撕下劣质标签,平台严抓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力度也在加强,例如Temu近两年出台的5倍罚款规则,规定一旦出现并被判定为产品质量不合格、延迟发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商家将面临5倍罚款。

多重压力下,原本薄利多销的路子在不断变窄。一位Temu商家透露目前的形势:“你要么有货源,能掌握供应链,不怕压价;要么具备选品能力,能找到稀缺品,避免被压价,如果两样都没有,盈利就会很困难。”

商家的水深火热与平台间的斗法“交相呼应”,大洋彼岸的法院里,Temu与SHEIN的诉讼纠纷在过去一年中几乎未有间断,自有品牌与供应商的知识产权之争、对强制商家“二选一”的非法垄断控诉,占去上百页诉讼文件的多数篇幅。本应在异国他乡携手并行的同宗企业,却联手向外界呈上一场“前台内卷,后方内讧”的戏码。

被审视的服务质量、被追赶的价格优势、隐患深埋的商家生态、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走向深水区的跨境电商还有许多硬仗要打。

此外,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有多大,目前我们仍未可知。取消免税门槛会延长商品的报关流程,可能导致延误交货或滞留,不可控的经营周期,正考验着中小商家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当免税红利消失,跨境电商的处境将更为复杂,这迫使他们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加积极地调整应对姿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9736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