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的专栏作者田晓宇最近不太高兴,他给美国网飞Netflix版本的《三体》电视剧打了差评。
为什么?
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近日文章报道,网飞的《三体》满满都是西方文化优越感,都是在宣扬美国文化霸权。
整个《三体》都呈现出美国文化传媒产业一贯的“美西方中心论”,有意识地打压东方文化,甚至把东方文化塑造成了美西方文化的“从属品”。
文化差异引发的争议
Netflix近日推出的《三体》系列剧,根据中国科幻大师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自播出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该剧由《权力的游戏》的编剧David Benioff和D.B. Weiss操刀,期待已久的粉丝对其充满了期望。然而,中国军网对此作出了尖锐的批评,称该系列剧推广了“美国文化霸权”。
《三体》作为刘慈欣的科幻三部曲的首部曲,其原著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获得了包括雨果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小说本身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中,从文化大求新开始,跨越数个世纪,探索了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文明的交锋。
Netflix版《三体》在改编上作出了显著的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故事背景由中国转移到了英国,并且在角色国籍和时间线上做了大量的修改。
这一改动立即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很多观众和评论者指出这种改编忽略了原著的文化根基和哲学深度,转而推广了一种全球化下的“政治正确”。
中国军网近日发表了对Netflix《三体》的批评文章,直指该剧推广“美国文化霸权”。
文章认为,通过所谓的多元和包容性,美国实际上是在用“政治正确”来对抗和消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此外,该评论还指出Netflix版《三体》故意淡化了小说中的现代中国形象,而将反面角色以“黄面孔”呈现,这种所谓的多元和包容性无法掩盖其根深蒂固的对其他文明的歧视和敌意。
观众评价的分歧
在中国知名影评网站豆瓣上,《三体》Netflix版的评分为6.8分,相比之下,其他一些高预算的Netflix作品如《怪奇物语》第一季和《王冠》第一季的评分分别为9.0分和9.3分。
不少评论认为,该剧与原著相比,在人物、情节、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大幅度改动,是评分不高的主要原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版《三体》对中国文化大求新的描绘引发了广泛争议。香港导演曾国祥负责了该剧中文化大求新相关的场景导演工作。
一些观众认为,与腾讯版《三体》相比,Netflix版对文化大求新的描述更为直接和明确,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描述方式将中国描绘成了负面形象,而将非中国角色塑造成了救世主。
《三体》Netflix版的争议,不仅是文化差异和改编自由的碰撞,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如何通过媒介作品进行对话和理解的问题。
它提出了一个值得所有内容创作者、观众和文化评论者深思的问题:在追求全球化的同时,我们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三体》Netflix版与腾讯版的比较分析
Netflix和腾讯对《三体》的不同改编方式,不仅展现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传播和接受方式上的差异,也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对原著忠实度的不同解读和期待。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改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对科幻作品的期望和评价标准。
腾讯版《三体》在中国观众中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豆瓣评分达到了8.7分。
许多评论者赞扬该剧对原著的忠实度,尤其是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还原上。
尽管因为安全审核把控严格,对文化大求新等描述有所妥协,但整体上,腾讯版成功地重现了刘慈欣宏大的科幻视野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相比之下,腾讯版在呈现某些科幻元素和特效方面可能略显不足,这也是技术和预算限制的一种体现。然而,这种忠实度的追求对于原著粉丝来说,是一种尊重原作精神的表现,也是其受到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Netflix版《三体》的制作团队在改编上采取了较大的自由度,将故事背景、人物设定和时间线进行了显著的调整,以适应更广泛的全球观众。
这种改编策略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展现了创作者试图将中国科幻故事融入到全球文化语境中的努力。
将故事背景转移到英国,并引入多国籍的角色,可以视为尝试突破文化局限,将《三体》的深刻主题和科幻想象力介绍给更广泛的国际观众。
从这个角度来看,Netflix版可能更侧重于探索普遍的人性主题和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Netflix版《三体》在国际上的接受度与中国国内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这不仅反映了文化理解和审美标准的不同,也触及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和代表性的敏感话题。
中国军网和一部分观众批评该剧推广“美国文化霸权”,反映了对全球文化场域中“文化消解”和“文化同质化”的担忧。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文化交流本质上是双向的,而改编作品的多样性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讨论和反思不同文化价值的平台。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忠实于原著的腾讯版,还是试图走向全球化的Netflix版,都是《三体》这一伟大科幻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生发出的多样化解读。
稍作小结
通过分析《三体》的两种不同改编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与抵抗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每一种改编都是对原著的一次重新解读,同时也是对接受文化的一次挑战和试探。
无论是赞誉还是批评,这样的讨论和争议本身就反映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全球化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未来,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深,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三体》这样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它们能够跨越文化界限,激发全球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但是,对于一心宣扬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作品,中国的观众,绝不会买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