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对延安经济封锁, 纸张奇缺, 一青年发现猪羊都不吃的马兰草

热情的小狐狸2024-07-10 14:37:46  112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抗日战争酣畅淋漓的岁月中,延安,这座革命的圣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幕,笼罩着整个陕甘宁边区,使得生活必需品短缺到了极点。在这种窘迫中,连纸张都成了奢侈品,。

就在这样绝望的时刻,一个年轻人在一次外出搜寻材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被当地牧民视为无用之物的马兰草。这种连牲口都不愿意碰的马兰草,是否隐藏着某种未被发掘的价值?难道这就是解决纸张短缺的关键所在吗?

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相对静止的战略阶段,国民党的军事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削弱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影响力,1940年,国民党高层命令,调集了数以万计的军队,向这一红色堡垒发起了全面的封锁。士兵们被迅速部署到边区各个关键点,尤其是那些通往主要城镇和村庄的道路。

在边区的多个出入口,国民党军队建立了严密的检查站。这些检查站不仅仅是简单的哨卡,而是配备了重武器和通讯设备,显得异常森严。每一位想要出入的百姓都必须经过仔细的身份审查和盘问。商人们的车辆和货物也不能幸免,每一批进出的货物都要详细登记,甚至拆包检查,确保没有违禁品或可能用于支援共产党的物资。

特别是对食品和日用品的管控,国民党尤为严格。粮食、油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都被严格限制流通,目的是通过切断供应链来迫使红军及其支持者屈服。这种策略很快显示出了效果,不久,边区的市场上粮食变得稀缺,价格飞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国民党的暗中操作与边区经济困境

在国民党的严格封锁之外,他们还巧妙地设立了黑市,这些黑市通常隐藏在边区附近的偏僻地带或是与常规市场相隔甚远的地方。这些黑市并非完全秘密,许多当地人都知道其存在,但具体位置常常变换,以避开共产党的视线和打击。

这些黑市的存在对边区的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扰动。由于正规市场的物资被严重限制,一些日常必需品的价格在黑市上飙升。油、盐、糖等基本生活物资在黑市上的价格是正常市场的数倍,甚至更高。许多本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看到黑市交易可以带来的高额利润,开始转而从事走私活动。

走私活动通常在深夜进行。走私者们会在约定的时间,将货物从一个秘密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他们使用各种隐蔽的方式搬运货物,例如,将米、盐等基本食材藏在木柴堆或假装的农产品之下。这些操作需要极高的警觉性和密切的配合。

一种常见的走私方式是利用牲畜。走私者会在牛羊的腹部下面挂上小袋,装满油盐等小型高价值物品。这些牲畜外表看起来与普通放牧的无异,很难一眼看出异常。走私者引导这些牲畜穿过边区的偏僻山路,躲避国民党的检查站。

另外,一些走私者会在夜色中利用小道将货物从一个村庄偷运到另一个村庄。他们通常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分动手,利用手推车或背负简单的背篮进行运输。运送过程中,走私者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一旦发现有异常,便迅速隐匿在树林或草丛中。

这种走私和黑市交易的泛滥,导致边区的正常经济活动进一步受挫。原本应当用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资源,被大量转移用于走私活动。很多农田因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而荒废,本已因战争而减产的农业产出进一步下降。同时,走私带来的暴利也使得一些原本守法的百姓开始涉足这一灰色地带,黑市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经济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扭曲。

共产党的自救行动与大生产运动

在面对严酷的封锁和日益紧张的物资短缺问题时,毛主席强调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重要性。这个口号迅速在陕甘宁边区传开,成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行动指南。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士们,以及广大的边区居民,都开始积极响应,发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自救生产运动。

首先,农业生产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由于很多农田荒废,农民和战士们一起动手,清除杂草,翻新土地,开始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物。高粱、玉米和土豆成为了主要的粮食来源。此外,为了增加食品来源的多样性,他们还尝试种植豆类和蔬菜,如豇豆和白菜。

养殖业也随之兴起。在边区的一些村庄里,战士们与村民共同建立了养鸡、养猪和养羊的小规模场所。由于缺乏足够的饲料,大家利用当地的资源,如野草和农作物的剩余部分,来喂养动物。

在手工业方面,红军战士和村民们共同努力,开始制作自己的衣物和工具。用当地生产的棉花和麻,他们自己纺线、织布,制作了衣服和鞋子。此外,木工和铁匠工坊也被设立,生产农具和简单的家具,以及修理武器和其他必需的金属制品。

为了组织这些生产活动,边区的领导层成立了专门的生产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各类生产资源。这些委员会不仅确保了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还对生产的成果进行了合理的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在这些自救活动的推动下,边区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开始回升,基本的生活物资逐渐足够。这种改善虽然缓慢,却为边区居民在长期战争中的生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纸张短缺的窘境与创新解决方案

在战时条件下,尽管陕甘宁边区的食物供应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随着抗日战争的持续,更多的日常需求也暴露出缺口,尤其是纸张。会议记录、战术部署图、教育材料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纸张,而这一物资在封锁的条件下变得极为稀缺。

面对这一问题,边区的领导开始考虑利用本地资源来解决纸张短缺的困境。他们首先尝试了多种植物纤维制作纸张。高粱杆、麦秸和蒲草这些农作物的剩余部分被收集起来,经过初步处理尝试转化为纸浆。然而,这些植物纤维在制纸过程中表现出了各种问题:高粱杆的纤维虽然较长,但强度不足,容易断裂;麦秸则因为纤维较短,纸张易碎,强度和韧性均不符合要求;蒲草的纤维虽然较韧,但处理过程复杂,且成纸效果仍不理想。

随后,边区政府联系到了两位专家华寿俊和刘咸一,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找到解决方案。华寿俊曾在开荒过程中接触到一种被称作马兰草的植物。这种草生长在边区的荒野和田边,通常被视为杂草。马兰草的最大特点是其内部纤维坚韧而且粗糙,普通的牲畜无法消化,因此很少被作为饲料。

华寿俊提议将马兰草作为制纸的原料尝试。刘咸一也对这个想法表示支持,他利用在德国学习时积累的化学和工程知识,与华寿俊一起设计了一套初步的纤维处理和纸张制造流程。

马兰草制纸的成功与影响

在华寿俊和刘咸一的指导下,制纸的过程逐步得以完善。他们首先组织当地村民和红军战士共同参与到采集马兰草的工作中。马兰草主要生长在边区荒芜的地带,这种草虽然在当地随处可见,但由于其粗糙坚硬的特性,此前并未被广泛利用。

在采集过程中,每个人都拿着镰刀或手工制的钩刀,切割那些高高矗立的马兰草。收集足够的原材料后,这些草被运往村中的一个临时工作站,这里是专门为制纸项目搭建的简易设施。

华寿俊和刘咸一开始实验他们的制纸技术。他们首先使用大型容器盛放剪裁好的马兰草,然后倒入石灰水。石灰水的使用是基于刘咸一在德国学习时获得的化学知识,这种碱性溶液能够有效分解植物纤维中的杂质,使纤维更加纯净和均匀。马兰草在石灰水中浸泡两天后,纤维开始松弛,更容易被进一步处理。

接下来的步骤是煮沸。将浸泡好的马兰草转移到大锅中,加入清水,然后煮沸。煮沸过程中,纤维进一步软化,解构成更细小的麻状纤维。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数小时,以确保所有纤维都被充分分解。

煮沸完成后,纤维被冲洗以去除残留的石灰和其他杂质。清洗过的纤维被转移到一个大型搅拌容器中。在这里,纤维被充分搅拌,使其成为均匀的浆糊状。搅拌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精确控制速度和时间,以确保纤维不会被过度损伤,同时又能够保持足够的粘结力。

制成的纸浆随后被铺展在特制的筛网上,通过压榨去除多余的水分。这些筛网由当地工匠手工制作,大小和网眼都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不同厚度和质地的纸张制作。压榨后的纸张在阳光下自然晾干,随着水分的蒸发,逐渐成形并固化。

晾干的纸张具有一定的粗糙感,颜色略带自然的黄绿色调,但它的强度和韧性都达到了使用标准。当第一批纸张完成后,村里的人们被召集起来观看这一成果。他们触摸着这些纸张,感受着从马兰草到可用纸张的转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下,这一创新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边区人民和红军战士们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创造力和精神。

参考资料:[1]靳小勇,李嘉昕.陕甘宁边区的马兰草造纸业[J].党的文献,2023(4):88-96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277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