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总理莫迪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招致了西方国家的不满,甚至公开批评印度。从这里也能看出,美国对印度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了,甚至还打算直接派人上门敲打印度。
就在美国话音刚落不久,印度和俄罗斯就出现裂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莫斯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曾含蓄指责普京,称无辜儿童的死亡令人痛苦和恐惧。此前乌克兰和西方媒体都大肆报道称,俄罗斯袭击位于基辅的一家儿童医院,但乌克兰却始终没有拿出实际证据。
这种抹黑手段乌克兰几乎都是惯犯了,然而莫迪特意提及此事,就有点儿话里有话了。这在西方媒体的解读中,是莫迪试图“端平一碗水”,借助访问俄罗斯的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
毕竟莫迪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一直和俄罗斯保持密切的联系,靠着对俄罗斯的支持拿到了数额庞大的原油,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在全球地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印度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过分无视西方的警告,才有了这样的说辞。
而在莫迪说出这番话之后,俄罗斯取消了之后一场两国代表的会谈。克宫给出的说法,是行程冲突,和其他问题无关,但凡事都有前因后果,两者之间的联系不难看出普京对莫迪的话很不高兴。
事实上,印度也一直纠结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一方面,印度要维系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军事和能源方面;另一方面,印度也是美国印太战略重要的一环,且不能完全无视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态度,毕竟印度的发展还得依靠西方。
这意味着,印度还是延续了之前政策,在大国博弈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在不全面倒戈任何一方,让自身利益最大化。说好听点儿,这叫有政治手段;说难听点,那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然而就当前的国际局势而言,莫迪这样的“战略模糊”其实越来越不吃香了,因为地缘冲突导致各国关系紧张,战略模糊就意味着立场不明确,就会被误判,尤其是对大国或者想要更进一步的二流国家,这样的态度不一样是左右逢源,也可能会四面树敌。
莫迪在访问期间强调,自己不会担任俄乌冲突的调解人,看起来这是和中国保持统一立场,但中国希望解决问题并付出行动,印度却是干脆利落的逃避,不愿意直面这样牵扯到站队的问题。
所以说,想要成为一个国际认可的大国,这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展现影响力和勇于承担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莫迪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7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