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带国民党残部败退台湾。
在经营几十年后,已经将台湾打造成了蒋家的“后花园”。
在蒋介石的设想中,蒋家虽不一定能反攻大陆,但在台湾雄霸一方,绵延百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1978年,在蒋介石死后几年,蒋经国依靠着蒋介石留下的资源,成功当选为台湾地区的新任领导人。
但蒋经国始终病魔缠身,身体也是日渐虚弱。
他思来想去,也决定效仿自己的父亲,给儿子铺好路,玩“父死子继”的套路。
蒋经国认为,父亲蒋介石和自己已经将台湾经营了几十年,想让儿子当上领导人简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一个意外的发生,却彻底葬送了蒋家王朝... ...
挑选“接班人”
1978年5月,蒋经国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但与其它刚刚当选的领导人考虑政治、考虑经济都不同,对蒋经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挑选台湾地区下一届领导人。
按理来说,刚上任就选接班人,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如同古代刚继任的皇帝就要着急立储,蒋经国为何要这样做呢?
其实,蒋经国也并不想这么做,但自己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了几年了。
蒋经国
六十年代初,蒋经国确诊糖尿病,这个病是蒋经国生母遗传而来,不要说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即使是现代,也很难彻底治愈糖尿病。
到了七十年代,由于事务繁忙,压力大,蒋经国又染上了新的爱好——吃。
对糖尿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饮食,如果不控制,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但在蒋经国看来,自己现在公务繁忙,压力这么大,吃喝是少有的解压方式了,哪还管什么身体健康。
医护人员苦言相劝,蒋经国只是说道:“我的病由你们负责控制,我吃东西则由我自己负责。”
在长时间的放纵下,蒋经国的糖尿病愈发严重,到了当选领导人的时候,病情已经积重难返了。
深知自己身体情况的蒋经国,决定定好接班人。
蒋经国年少也是个花花公子,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是跟外面女人生下来的,是私生子。
定私生子为接班人,显然有损蒋家的名声。
因此,蒋经国将视线看向了另外三个儿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
中国常说“隔辈亲”,蒋孝文作为蒋经国长子,从一出生就受尽了蒋介石的宠爱。
蒋经国希望通过严厉的教育让蒋孝文成长,但却都被蒋介石所阻拦。
蒋介石总是对蒋经国说:“你不应该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对待孝文,要用温和的方式教导他。”
在爷爷的溺爱下,蒋孝文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纨绔子弟。
在学堂里念书,他辱骂老师,逃课更是习以为常,带着几个小弟整日在大街上晃悠,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看着儿子这样,蒋经国叹息道:“总有人说清朝八旗子弟都是败类,我还以为是恶意诽谤。现在看到儿子这样,我才明白政治家族带给后人的不止荣耀和恩惠,还有不思进取的懒惰和骄横跋扈的性格。”
儿子如此纨绔,显然读书是不行了,蒋经国将他送到军校,希望军事化的管理可以改改他的性子。
但蒋经国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蒋孝文去军校学习后,公然大骂教官,违反军校纪律,被退学。
如果他不是蒋介石的孙子,早就被教官送上军事法庭了。
看到长子如此不争气,蒋经国也放下了选他为接班人的想法,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蒋孝勇。
蒋孝勇自幼聪慧,更重要的是,和两位哥哥相比,蒋孝勇的表现堪称乖巧。
中学毕业后,蒋经国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我希望你可以进入军校,为蒋家在军界打出一片天地。”
蒋孝勇
懂事的蒋孝勇也没有多说什么,当即点头答应。
去了军校后,蒋孝勇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优秀。私下闲聊时,军官们总是会说:“他和蒋孝文真的是亲兄弟吗?那么纨绔的哥哥却有这么优秀的弟弟。”
但是,蒋孝勇却并不开心。
到了军校后,他逐渐发现自己对军事真的没有兴趣,努力学习也只是为了回应父亲的期望而已。
在一次日常训练中,蒋孝勇意外将脚扭伤,经过医生诊断,蒋孝勇不适合再进行高强度训练了。
趁着这次机会,蒋孝勇也向蒋经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去经商,不想进去军界。
看着蒋孝勇如此坚定,蒋经国也只好答应。
在蒋经国的支持下,蒋孝勇后来在商界也混出了一片天。
但说到底,蒋家是政治家族,不是商人世家,政治上还是要有人接班的。
既然大儿子小儿子都不行,也只能让二儿子蒋孝武来接班了。
然而,蒋经国没有想到的是,让蒋孝武接班,不仅没有延续蒋家的辉煌,反而将蒋家彻底拍进了历史的尘埃里。
“江南”案
蒋家对台湾的家族式专制统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也包括大洋对岸美国的一个作家——刘宜良。
刘宜良是《台湾日报》驻美国的记者,而在美国暂居期间,刘宜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很多抨击蒋家和台湾政坛的文章,在台湾和美国两地也有一定名气。
然而,1984年10月15日,一条新闻却占据了台湾报纸的头版:“今日凌晨,刘宜良在清晨上班的途中被人枪杀在私家车中,身中三枪,当场毙命。”
顿时,民间一片哗然。
如果说这件事在民间只是一时的热点,那么在政坛高层的人眼中,却是惊天大事。
因为刘宜良的身份并非记者这么简单,而美国的心思也没有那么单纯... ...
刘宜良原本出生于大陆,十七岁时,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刘宜良觉得以自己的才能必然得到国民党重用,也就跟着去了台湾。
果然,到了台湾之后,在国民党邀请下,刘宜良前往政治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国民党情报部门工作。
1967年,国民党情报部门决定对美国进行渗透。
经验丰富,对国民党“忠诚”的刘宜良伪装成记者,被派往美国旧金山。
明面上是记者,暗地里却一直在收集美国的机密情报。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一次情报交接中,刘宜良和线人被FBI抓获。
落到FBI手里,结局往往是受尽折磨至死。
但出乎意料的是,FBI没有第一时间拷打刘宜良,反而对他说:“你是否愿意当我们的线人,为我们提供台湾的情报,台湾情报部门能给的待遇,我们只多不少。如果你同意,我们也只能秘密处理掉你了。”
在FBI“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的游说下,刘宜良答应下来。
如此一年后,在美国居住了一段时间的刘宜良,逐渐发现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台湾的“专制腐朽”,内心里成了“精神美国人”。
作为双面间谍,他同时可以接触到台湾和美国的机密情报。
根据这些情报,他以“江南”为笔名,写了一本《蒋经国传》和一些评议台湾时局的文章。
其实在文章中,虽然有很多对蒋家、台湾政坛的抨击,但也不乏对蒋经国的夸赞。
然而,在蒋经国看来,在自己给蒋孝武铺路的关键时刻,刘宜良发这样的文章,会大大折损蒋家和国民党的声誉,这就是故意要跟自己作对。
蒋经国派人找到刘宜良,对他说:“民众往往只能看到政坛坏的一面,你写的《蒋经国传》一旦出版,只会造成台湾政坛的混乱。”
刘宜良反问道:“所以你们找到我想做什么?”
那人说道:“希望你可以放弃这本书的出版,并将书稿毁掉,为了表示感谢,我们会给予补偿。”
刘宜良在思考片刻后,答应了他的提议。
可没想到的是,刘宜良当时的确没有出版《蒋经国传》,却并没有毁掉书稿。
并且,他依然写着在蒋经国眼里“抨击台湾当局”的文章,让蒋经国大为恼火。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刘宜良的抨击,保持台湾民众对蒋家的支持呢?蒋经国犹豫不决。
蒋经国的犹豫都被蒋孝武看在眼里,他对心腹说:“这种小事,不值得父亲劳神苦思,我来解决就是。”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蒋孝武的答案是:直接解决掉刘宜良,让他彻底闭嘴。
详细过程,我们已经难以知晓,但可以确实的是,三个台湾黑帮成员前往美国,埋伏在刘宜良家附近,在那个清晨,当场击毙了刘宜良。
蒋家“王朝”的覆灭
在刘宜良被枪杀之后,美国政府精神一振,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美国早就看蒋经国不顺眼,在任内,蒋经国借着“民主化改革”的理由削弱美国对台湾的影响。
除此之外,蒋经国延续了蒋介石执政晚期的外交政策,寻求和大陆的外交正常化。
如果任由蒋经国继续执政,两岸真有可能走向统一,这是美国政府不想看到的。
但强龙不压地头蛇,纵使美国再强势,没有一个正当理由,也不好直接下场干预。
现在,这个理由来了。
在美国政府的引导下,多家媒体立刻对“江南”案跟进。
《时代周刊》更是破天荒的开了专题报道,随时跟进此案的最新进展。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舆论发酵起来,既然舆论已有,那下一步,便是抛出凶手。
几天后,美国警方给出了结果报告。
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刘宜良对台湾的抨击,让台湾当局动了杀心。
群众一片哗然,铺天盖地的舆论顿时压向了台湾当局。
同时,美国也宣布会继续调查策划者,并表示希望查到后台湾方面可以严惩。
眼看事情将要败露,蒋孝武决定将参与这件事的人都抓起来,秘密处理掉,这样就不会查到自己头上了。
当晚,蒋孝武派秘密人员将所有相关人员抓获。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参与这件事的黑帮成员,早已携带证据逃亡国外... ...
在蒋孝武自以为处理掉所有隐患后,蒋经国向社会公布了台湾的调查“真相”:刘宜良与台湾政府官员有私人冲突,官员心生不满,于是买凶杀人。
在这个“真相”中,蒋经国将蒋家和国民党抹的一干二净。
然而,就在事情要盖棺定论的时候,那个逃出黑帮成员却现身,将一份录音带交给了美国政府。
在美国政府授意下,美国广播电台公开播了这份录音带。
在录音带中,记录了台湾情报部门与黑帮密谋,杀害刘宜良的过程。
如此,“江南”案终于大白。
蒋孝武下命令,国民党官员负责策划,黑帮负责实施,最终杀害了刘宜良。
蒋经国看到美国已经公布了有理证据,也不再辩解,只想极力撇清蒋孝武与这件事的关系。
自己也没有几年可活,名声好点坏点也无所谓了,但他还希望蒋孝武可以继任。
但美国显然还不打算放过蒋家,在美国媒体的炒作下,台湾民众对蒋家厌恶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国民党“本土化”和民进党“台湾非蒋化”也在内外挤压着蒋家。
在反对蒋家的党派成员带领下,台湾民众走上街头,高喊着让蒋孝武偿命的口号。
蒋孝武
在民意面前,蒋经国即使再不甘,也只好放下传位给儿子的想法。
他在媒体面前保证:公开选举,并且不支持蒋孝武竞选。
1988年,蒋经国离世后,李登辉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在台湾持续几十年的蒋家王朝,因“江南”案就此成为了历史。
参考文献:
翁有为《蒋经国与<蒋经国传>作者江南刺杀案》
文摘之页《“江南案”曝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