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便一直赋闲在家,这一待就是六年之久。直到1965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彭德怀才再次有了新的任务。
1965年3月,美国出兵南越,鉴于此,中共中央于4月12日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的决定,紧接着,彭德怀、习仲勋等人被分配到各地开展工作。
9月11日上午,当彭德怀接到去大三线担任副总指挥的命令时,他想了想,便以“没有生产经验”、“犯了错没法当领导”为由拒绝了,同时,他再次提出了希望能够到农村去,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毛主席得知彭德怀的想法后,于9月23日约见彭德怀谈话,这次谈话过程轻松和谐。毛主席表示:“你去西南最合适,将来也能够继续带兵打仗。”
但彭德怀心中仍然十分犹豫,“我对工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说是无知,而且,在政治上也不好开展工作。”
虽然彭德怀心中一开始还是排斥去西南,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因为毛主席对自己的大力支持,他渐渐转变了想法,并不再拒绝。
赋闲了六年,有了新的任务,彭德怀领命后立即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西南大三线。但离京前,他一直想要与周总理见一面。为此,他曾几次给总理办公室打去了电话,但收到的回复总是“总理不在家,忙工作去了。”
彭德怀没能联系到周总理,心中十分失落,但让他更难受的是自己的处境。挂掉电话后,他悲叹道:“六年了,总理每天都那么忙,而我却一直闲着,实在是惭愧啊。”
想到这儿,彭德怀便打消了见周总理的念头,一心忙着收拾行李,准备离京赴任。
然而,一天午饭后,彭德怀住处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他刚接起电话,就听到里面传来了的周总理的声音:“彭大将军,来家里见一面,方便吗?”
听着电话里周总理的声音,彭德怀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是总理啊。要不改天再上门拜访你吧?”
“为什么?”周总理好奇地问道。
“我的车驮不动了啊。”原来,彭德怀的司机此时恰好不在。
周总理听罢,当即说道:“这个好办,你等着,我让我的车去接你。”
就这样,彭德怀如愿来到了周总理的住处。
当他的车刚刚停下,就见周总理早已抢先一步亲自为他打开了车门。这一幕令彭德怀深受感动。他一下车,便紧紧握住了周总理的手,只说了一句“总理”,便哽咽地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周总理自然明白老战友的意思,他也反手紧紧握住了彭老总的手,高兴地欢迎着他:“你彭大将军终于要‘出山’了啊。”
多年未见,彭老总又要去西南那么远的地方,周总理关心地问起了他的身体状况:“你这次去的是‘前线’,必须得有个好身体。出发前,我让杨尚昆同志先安排你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吧。”
周总理的关怀让彭老总心中倍感温暖,他感动地说道:“总理,整整六年,我心里难受啊。”
周总理立即安慰他说:“但现在我们又能一起工作了,这是好事啊。而且三线建设是现在最重要的工作,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你呐。我相信你一定能够为人民、为国家再立新功。”
彭德怀点了点头,然后表态道:“总理,我也想清楚了,个人的事情可以先放到一边,现在就想着工作就行了。”
这次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周总理的鼓励和安慰给彭老增添了很多信心。
临行前,周总理鼓励他说:“我相信你去了以后是大有作为的。”
彭德怀点点头,与周总理握手告别了。两位老战友谁都不曾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66年底,彭德怀被人带回了北京,此后,彭德怀在北京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最后时光,于1974年11月29日病逝,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周总理在得知彭老总去世的消息后,强忍悲痛,并在自己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就彭老总的骨灰作出了明确指示:
“可以存放成都,但要绝对保密,没有中央军委批准,谁也不准换盒,不能移动位置或转移存放地点。”
于是,彭老总的骨灰盒便被寄存在了成都,骨灰盒上面的名字是“王川”。
正因为有了周总理的指示,彭老总的骨灰才得以在冤案洗清后被重新安置,受到后世的敬拜。
周总理和彭德怀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情谊,他们曾一同经历生死,又并肩作战,为新中国的成立呕心沥血。在长期的革命战斗生涯中,他们的感情是经历了无数考验的。
当年长征时,周恩来负责军委的主要工作,每天都很忙碌。一到驻地,他就叫人架电线,开始同各军团联系,并研究地图,对其下达行军、作战任务。
原本总参谋长刘伯承负责起草作战命令,但他眼睛不好,到了晚上看字尤其困难。因此,周总理便揽过了起草作战命令的工作。
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加上营养不足,天气条件恶劣,周恩来终于病倒了。连续多日昏迷不醒,高烧40度,无法进食。
后来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周恩来的身体终于渐渐好转,但仍然十分虚弱,根本没法走路。但这时我军已经要过草地了。
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后,交代彭德怀说:“一定要将周副主席抬上过草地,他不能有一点儿闪失。”
彭德怀立即组织了担架队,专门负责抬周总理。为此,他对这些战士下达了死命令:“就算损失了一百门大炮,也要把周恩来安全抬出去。”
根据彭德怀的命令,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抬着周恩来,全力保障他的安全。途中,周恩来醒来后,看到抬自己的战士们肩膀已经被磨破,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抬着自己,这让他心中十分自责,多次挣扎着起来要自己走。但战士们一次次将他按倒在担架上,发誓一定要抬着他安全走出草地。
就这样,在整整六天六夜后,周恩来被抬出了草地。在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彭德怀宁愿丢掉大炮,也要保证周恩来的安全,这样的情谊十分难得。周总理不仅记着彭德怀,对当年抬自己的几名同志更是心怀感激,终生难忘。
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曾在刚进入朝鲜不久,便收到了一份电报,要求遇到敌机来袭,志司的同志必须立即进入地下防空洞。
这份电报是周总理亲自起草的,当时,周总理不仅忙着处理国内各项事务,还负责着外交、抗美援朝等相关事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百忙之中亲自起草了这份电报。
因为他了解彭老总的脾气,只有以毛主席、党中央的名义“责成”,他才能更加重视志司的安全。
当志司的洪学智收到北京发来的电报后,他立即重视起了志司的安全问题,并下达命令,修建地下作战指挥室。
11月25日,当敌机在志司上空盘旋时,志司的同志们立即奉命进入了防空洞,但只有彭德怀还专心地在指挥室里研究着即将开始的第二次战役。
洪学智一看找不到彭德怀的身影,又想起了中央发来的电报,他立即叫了几个战士来到指挥室,大声喊着“彭老总,赶紧走,去防空洞”。
见他不为所动,洪学智立即招呼几个战士架着彭老总来到了防空洞,没一会儿,敌机投下了炸弹,志司便陷入了一片火海中。幸亏有了周总理起草发来的电报引起洪学智重视,加之他贯彻执行,才救了彭老总一命。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2019年第九期、《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 、西藏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新闻网、百年潮2020年6期、党史博览2017年3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