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印度是否会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调解者角色的猜测。然而,莫迪此行的表现表明,他并无意充当调解人。
莫迪向来爱出风头,要让印度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但这一次,莫迪并没有装,他的决定反映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谨慎态度,以及对自身能力和地位的清醒认识。
莫迪虽然呼吁和平,但并未提出具体调解方案,这种模糊立场既维护了印度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又避免了激怒美国。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
莫迪还想两头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并未声称要调解乌克兰问题,而是与普京就和平问题交换了意见。
莫迪这样的态度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之前的瑞士峰会上,莫迪就没有参加,印度的参会代表,最终也没有在联合公报上签字。
印度这一系列表现,说明其外交策略还是“两头吃”。
支持和平,不只是站在了俄罗斯的立场上,同时也是站在了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的立场上,这是一个不会出错的立场,或者说没法让人挑出毛病的立场。
但莫迪的“支持和平”,只是嘴上说一下,这是告诉美国,印度不会影响美西方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战略,会以旁观者的角度,隔岸观火。
莫迪和普京
印度确实没那个实力
莫迪不愿调解俄乌冲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清楚地认识到印度的实力和影响力还不足以担此重任。俄乌冲突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利益,不是单靠印度就能解决的。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回头来看,印度一直都在耍小聪明,避免沾染因果,趁着俄罗斯经济受挫,大肆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然后卖到西方赚取差价。
而当涉及表态,或者站队的时候,基本都没有印度的声音,莫迪就是想利用这个局势,捞取利益,这样一种占便宜的心态,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在纵容战争持续下去,以便印度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也是一种耍小聪明的做法,和美俄都若即若离,就能同时被双方拉拢。
总而言之,莫迪本人就没有把自己定义为调解人的角色,这与印度国家大小没关系,匈牙利也不是大国,但是匈牙利敢于挑起这副担子,印度比匈牙利大很多,但印度做的事情,却不是什么大格局的事情。
莫迪和拜登
印度的立场难以持久
莫迪的这种平衡外交也面临挑战。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国际社会对印度的立场可能会有更多质疑。
比如说这次莫迪访问俄罗斯,就遭到了美国的警告以及乌克兰的批评。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莫迪也从西方得到了一些好处,所以会被西方阵营认为是自己人,结果却赶在北约峰会召开之前跑到俄罗斯大张旗鼓地访问,这就会被西方视为“背叛”。
和印度相似的巴西,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困境,这说明,虽然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持中立立场,但每个国家具体的政策是不同的,这与国家和领导人的能力也有关系,或许印度看起来从两头都获得了一些好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走钢丝的做法风险会越来越高,搞不好就会万劫不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