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块的产品还不如2毛钱的? 印度将子弹生产外包给私企, 赚了吗?

依白评世界2024-07-07 15:29:43  101

2016年1月,印度公布的一项政策使得各大机械厂欢呼雀跃,有的厂老板甚至吹嘘,称莫迪不愧是印度历史上“最懂经济的总理”

原来,迫于子弹质量与数量双双拉跨的形势,莫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予所有私营工厂子弹生产权。不仅如此,他还为工厂一路开绿灯:若没有相应技术,可以申请国家级别的顾问,要是“不差钱”,自掏腰包聘请外国顾问也允许,而该政策只有唯一一项限制,所有产品只能内销。

可谁知,随着印度各大私营工厂如火如荼的开干,子弹源源不断的进入部队,士兵们不干了,不少人表示早知道不当兵了,因为自家20块成本的产品,还不如北面邻居2毛钱的强。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印度士兵为何如此抵触自家子弹?而时至今日,这些私营工厂又得到了多少好处呢?

要知道,子弹生产往往是一个国家军工能力的“最低标准”,而自诩大国的印度,连生产子弹都要私营企业“帮忙”,也不怪别人认为其外强中干。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并不像一些理念认为的“根本没法自主生产子弹”,事实上,他们是有能力生产传统7.62毫米步枪弹的,而其之所以给人子弹都要外援的感觉,是因为被“宗主”英国结结实实的坑了一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格局形成,而老牌工业巨头英国,在欧洲受到苏联的压力远胜于美国,与此同时,考虑到欧洲城市数量大于农村,山地多于平原,因此英国认为,射程更远的7.62步枪弹性能有些过剩了。就这样,英国牵头成立了“协作步枪射击委员会”,并吸纳德国中间威力弹的构想,发起了一场轻武器变革。

一方面,彼时印度虽然已经脱离殖民迎来独立,但其在心理上还是十分依赖英国的;另一方面,殖民时期的印度拥有相当强的军工生产能力,其在二战中生产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甚至超过了英国的本土产量。

也正因如此,在看到英国掀起武器革命后,印度便想要加入其中。不过,英国虽然给印度留下了大量工业设施,且同时期苏联也对印度施以了许多援手,但印度无论是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都有好吃懒做的毛病,所以印度即便想急着追赶潮流,最终也只在80年代才着手研发设计印度全国产的“英萨斯”突击步枪。

然而,等到真正配装新式步枪时,印度才明白“在医院看门10年也当不了主刀医生”的道理。虽说他们依靠还过得去的研发能力,从世界各国轻武器中汲取经验,生产了表面数据出色的英萨斯步枪,但其到临门一脚的时候发现,原先生产7.62毫米子弹的经验,完全无法套用在英萨斯步枪配套的5.56毫米子弹上。

事实上,如果只是单纯的造子弹听个响还是很简单的,但想要大批量生产质量合格的子弹,即便对于一个工业成熟的国家来说都有困难,因为二者完全不是一种制造流程,而对于印度来说,5.56毫米子弹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卡脖子”级别的技术鸿沟。

首先是冲压成型技术。该技术需要使用到高精度模具,而印度本国根本无力生产该设备。这就导致了他们生产的5.56子弹尺寸不一且表面粗糙,这就导致了其士兵在射击时打不打得准都另说,经常得面临卡弹窘境。

其次是内部装填技术。该技术往往决定了弹丸的统一性,如果装药过多可能导致炸膛,装药过少则会影响射程与威力,因此,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国家在该环节都会采用自动化设备完成。

最后是引信安装技术。可以说这是子弹生产环节中最难的一项,需要牵扯到CNC机床、电火花加工等印度根本没有的设备,而这一步骤会影响到“哑弹率”。如果说前面两项技术印度可以花钱解决,那么引信安装方面,就可以称得上要印度士兵的命了。

不过,彼时的印度还十分奉行开国总理尼赫鲁,宁可无弹可用,也不进口外国子弹的理念,因此在十几年间,印度士兵手中虽然有家伙什,但大多是无法击毙敌人的“善良之枪”。然而,俗话说“能拔出脓就是好膏药”,1999年吃的一次大亏,让印度干脆完全放弃了自主生产5.56毫米子弹。

当时,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印度与巴方爆发了卡吉尔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士兵的枪械不光经常瞄准了打不准,更是常常出现误伤自己的情况,没办法,印度只得寻求以色列的帮助,一方面,依靠更加昂贵的火炮覆盖战术,打退了远少于己方数量的敌军部队;另一方面,在经济情况时被以色列漫天要价,同意了5000万发子弹7000万美元的合同。

不难看出,以色列与印度的这笔交易尽显“趁火打劫”的本色,而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明明印度赢得了卡吉尔冲突,但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他们却不得不为自己的“买买买”行为付出代价。

一方面,或许是吃准了印度没有自主生产子弹的能力,以色列在接下来的“供货”过程中越来越偷工减料;另一方面,在7000万美元的合同履行完全后,在印度想要续约时坐地起价,将每发子弹的金额提升到了2美元。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咱一开始聊到的,莫迪执政后眼见小小的子弹都要“掏空”国库,便放开了私营工厂可以生产子弹的政策。然而,印度国家都无力生产的子弹,私人企业又怎么可能很好的完成呢?

事实上,印度政府早已想到了这一层,于是他们在政策的条款中立下规定,如果子弹质量不合格需要免费重新提供,可以说把问题完全抛给了生产方。只不过,由于私营工厂生产的子弹实在难堪大用,而印度又存在严重的贪腐情况,因此他们开始欺上瞒下的降低测试标准,比如准确率方面,原本用厘米衡量的数值改为英寸,在卡弹率方面,只要能塞进弹匣就算合格。

可即便如此,私营工厂生产的子弹故障率还是能达到67%,而对于当时的印度士兵来说,训练中碰上哑弹、卡弹情况都得烧高香,因为其阻碍了炸膛的可能性。当然,印度士兵中的“倒霉蛋”也不少,从该项政策公布到2020年的4年间,共有176人因炸膛丧命,1596人落下残疾。也正因如此,印度陆军即便提高了待遇,却也被迫迎来了一波“退伍报告”浪潮。

聊到这有的朋友或许有疑问,如此偷工减料,为印度制造子弹的私人企业一定赚了不少钱吧?实则不然,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些企业主在进入该行业后才发现,自己完全就是中了莫迪的“圈套”

原来,子弹制造涉及到的钢、铜、火药等原材料印度自己都不够用,对此,私人工厂只能在国际上进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印度私企制造子弹时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插一句题外话,我国在进行5.8毫米子弹研发时,开创了诸如覆铜钢、镀铜等技术,而根据国际上金属原料的价格,咱们的弹头成本大概在9分钱,底火、装药加起来2分钱,而若是算上人工、设备、运输等成本,咱的一颗子弹成本在2毛钱上下。

反观印度,由于技术、经验方面缺乏过多,导致一颗子弹的成本足有20元,“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经验在这里根本不适用,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私人企业是自愿为印度生产子弹的,从成本来看,他们不光没有挣钱,反而亏的就剩下了底裤。

当然,如果站在莫迪的角度,该政策既为印度国库剩下了一大笔钱,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确实算得上“一本万利”,而对于印度士兵来说,他们只要能坚持守住就有办法,毕竟印度国力越发上涨,随着私营企业技术愈发成熟,万一能生产出合格的子弹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5598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