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约7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据资料显示,智利南北全长4352公里,介于南纬18度到南纬57度之间。东西最宽约362.3公里,最窄约96.8公里,介于西经68.5度到西经81.5度之间。
智利南北跨越多种气候类型,最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被称为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智利中部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降水充足,土地肥沃,是智利的人口聚居地。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主要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工农业基地康塞普西翁等主要城市,都位于智利中部。智利南部属于亚寒带气候,分布着高山苔原和冰川,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智利南方的火地岛,分属智利和阿根廷两个国家。火地岛南部合恩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大陆最南端,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智利南北全长4352公里,指的就是从北部智利和秘鲁边境,到南部合恩角的距离。不过在智利自己的地图上,智利还要更长。这是因为智利将合恩角以南的南极部分土地,画到了智利地图上。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智利越来越长。智利这片土地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家园,智利一带的印第安人发展缓慢,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始后,仍然维持着原始的部落形态。
16世纪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侵入美洲,控制了从墨西哥到智利的大片土地。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四大总督区,分别是新墨西哥总督区,新格林纳达总督区,秘鲁总督区和拉普拉塔总督区。
智利最早归属秘鲁总督区管辖,1535年,西班牙殖民地从秘鲁出发,向南扩张,控制了智利这片土地。现在智利中部的圣地亚哥、康塞普西翁、瓦尔迪维亚等城市,最早都由西班牙殖民者建立。
到了1778年,随着智利人口的增多,西班牙建立了智利都督府,管辖智利地区,此后智利不再受到秘鲁总督管理。1810年,智利土生白人发动了反抗西班牙的大起义,推翻了智利都督的统治。西班牙就近从秘鲁总督区发兵,试图镇压智利起义,在智利本土军队和圣马丁军队的夹击下,西班牙殖民军战败。1818年,智利正式取得独立。
独立之初的智利,只拥有智利都督管辖的土地,相当于现在智利中部。智利独立后,实现了快速发展,到了1879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爆发了南美太平洋战争。智利夺取了玻利维亚的沿海土地,以及秘鲁南部地区,国土向北扩张到了阿塔卡玛沙漠一带。
此后智利又开始向南扩张,和邻国阿根廷以安第斯山脉为界,瓜分了巴塔哥尼亚地区,以及南部的火地岛。受安第斯山脉阻隔,智利很难向东扩张,因此只是向南北扩张,成为了一个领土狭长的国家。
第二,智利继续向南扩张。1881年,智利将合恩岛纳入版图,来到了南美大陆最南端。合恩岛南部是德雷克海峡,再往南就是南极大陆。德雷克海峡的南北跨度约970公里,靠近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历来是外界前往南极的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19世纪后期,智利已经开始向南极探索,20世纪初,智利宣布拥有南极半岛到南极点之间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块南极土地,位于西经53度到西经90度,南纬63度到南极点之间,处在智利领土的南部。智利宣布占有这片土地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世界各国之中,智利距离这块土地最近。
为了占据这片土地,智利多次进行主权宣示。比如1948年,当时的智利总统就登上了南极半岛,宣布这片土地属于智利。在行政区划方面,智利在这片南极土地成立了“南极省”,划归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管辖。
这个大区是智利面积最大的大区,包括四个省,分别是南极省、麦哲伦省、火地岛省和乌尔蒂玛-埃斯波兰萨省。到了1959年,国际社会为了防止各国争夺南极,签订了《南极条约》,冻结了智利等国对南极的主权要求。不过智利仍然认为这片南极土地属于自己。在智利的地图上,也将这部分南极土地划归智利。因此在智利自己的地图上,智利从阿塔卡玛沙漠到南极点,比4352公里要长的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5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