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开始,凡是王朝鼎革,必然伴随着屠杀,征战中的屠杀一般分为两种——屠城,杀降。
屠城,往往是面对久攻不下的坚城,为了让士兵发泄,才放任其屠杀劫掠。而杀降的原因比较复杂:为了威慑敌人、为了泄愤,甚至有时候纯粹是缺粮了,只能主动减少人头。
电影《投名状》里,苏州大屠杀就是因为缺粮,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当年策划苏州屠杀的是李鸿章,共杀太平军八个王爷和两万士卒,气得英国人戈登要跟李鸿章决斗。
外国人觉得杀降有辱军人尊严,其实东方也有“杀降不祥”的文化,古人把白起、项羽当做了反面教材,暗示杀降之人都难以善终。
但哪怕到了明清,杀降的行为都难以禁止,但“杀降不祥”的诅咒却常常应验——明代名将常遇春、谭渊,都曾杀降,最后也都死于非命。
常遇春是举世闻名的猛将,而谭渊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人闻所未闻。
谭渊是燕军旗下的大将,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20年,深受朱棣器重。
史书记载,谭渊膂力过人,能左右开弓,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但这个人生性残忍,在靖难之役中闹出“沧州之屠”,把刚起兵的朱棣气了个半死。
沧州城陷落后,谭渊违背朱棣的命令,把朝廷的降兵三千人一夜杀光,血流漂橹。朱棣勃然大怒,但并未处罚谭渊。
尽管谭渊之后戴罪立功,但没过多久就离奇地死于夹河战场,后世都认为是他滥杀无辜,才招致报应。
那么,谭渊其人有怎样的故事?他为何要屠杀降兵?谭渊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1
会潜水的猛将:谭渊
明初将领谭渊,现在网络上的材料一般记载为“福建三明清流县人”,据说这是县志记载,但这个籍贯其实有点问题。
谭渊在《明史》上简单记载为“清流人”,这个清流是当时的地名,不过不是福建的清流县,而是安徽滁州的一部分。
从隋朝到明初,滁州的核心地区名为“清流县”,明朝初年才取消这个行政区划。
《明史》上记载,谭渊是行伍出身,而且是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上的军官,所以他们家应该从军很早,是朱元璋老乡的可能性更大。
作为武将,又不是高级别的公、侯之类,史书上一般留不下几行字。所以谭渊早年经历不祥,他的人生是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开始的。
《明史》:“嗣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燕兵起,从夺九门。”
所谓“燕山右护卫”,是明朝制度中藩王的三护卫之一,由于谭渊父亲是副千户,他在其父亲死后继承职位。
按明朝律法,只有长辈战死,后代才能继承军职,故可以推断,谭渊的父亲是死于燕王早期的军事行动。
建文元年夏天,皇帝削藩,湘王自杀,燕王得了“疯病”。朱棣装疯卖傻,希望侄子能饶过自己,但朱允炆眼里不揉沙子,派人去抓朱棣押回南京。
最终,朱棣在建文元年七月初四造反,诱杀朱允炆派来的大臣张昺、谢贵,派亲信将领夺下北平城墙。
夺北平的战斗,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关键行动之一,朱能、丘福、张玉等大将都参与了这个行动,他们和谭渊一样,当时都是千户或者副千户。
北平被燕王占领后,朱允炆派耿炳文带大军北上平叛,朱棣趁机调集兵马攻占长城一带的重镇,作为自己的战略纵深。
建文元年八月,朱棣和耿炳文在河北真定决战,南北大军在滹沱河边相遇。
当时,耿炳文带了30万南军,驻扎在河北河间、鄚州、雄县等地。而燕军兵少,所以朱棣准备出奇制胜,趁着耿炳文立足未稳强攻雄县。
建文元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燕军猛攻雄县,南军大乱,耿炳文派遣鄚州的守将潘忠和杨松前往雄县支援。
南军通过滹沱河上的月漾桥前往雄县,但没人发现桥下藏着上千燕军士兵——在谭渊的带领下,上千士兵头顶杂草,潜在水里等待南军万人过河。
待潘忠、杨松过河,谭渊带士兵钻出来夺取了月漾桥,切断了潘、杨二人的退路。
随后,朱能和张玉大破南军,潘、杨撤退,被堵在月漾桥,最终被燕军击败,鄚州也被顺势拿下。
2
让朱棣“敢怒不敢言”的沧州之屠
大破雄县、鄚州后,潘忠带着上万人走投无路,最后大军请降,潘忠、杨松不愿投降,被斩首示众。此战谭渊居功至伟,这段精彩的战斗被《明史》记载,算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明史》:“渊帅壮士千余人,伏月漾桥水中,人持茭草一束,蒙头通鼻息。南军已过,即出据桥。忠等战败,趋桥不得渡,遂被擒。”
此战结束后,朱棣论功行赏,谭渊官升一级,成为燕军都指挥府同知。
见雄县大败,后方的耿炳文心急如焚,朱棣料到耿炳文心虚,所以趁势进攻南军真定大营。
这场真定之战,是燕军和南京平叛大军的第一次大会战——耿炳文部10万人死守真定,先派出部队和燕军野战。不敌后,耿炳文决定死守城市,燕军攻城两天后撤退。
而谭渊、朱能、张玉等人在阵前指挥,纵骑兵袭击耿炳文侧翼,曾给平叛军造成重创。
真定之战虽然没有获得全胜,但燕军斩获不少,而且后世传说主将耿炳文在真定阵亡,所以建文帝才派李景隆北上带兵。
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的后代,但其人能力一般,在河北三战三败,败光了朝廷的精锐,是造成燕王成功南下的罪魁祸首。
建文二年,燕王起兵攻山东,一路势如破竹,直到济南城下才停止。
济南城在兵部尚书铁铉的带领下反击燕军,丘福、谭渊等将领带兵填平济南护城河,带冲车攻城,但铁铉在城墙上高挂朱元璋的神位,燕军不敢开炮,最后撤退。
建文帝派盛庸代替李景隆统兵作战,盛庸和铁铉追击朱棣,燕军大败,被赶出山东。燕军只能在河北活动,于建文二年10月再次进攻沧州,一战破城,俘虏数千人。
此战让燕军挽回了,济南之战以来低迷的士气,也让士卒们出了一口气。
可当时,沧州城内的降兵很多,朱棣下令愿意留下的可以加入燕军,愿意走的自己会发一张凭证,凭此可以离开燕军地盘。
由于降兵数量太多,遣散一天后还剩下三千人,结果就在当天半夜,谭渊带兵将降兵带到城外屠杀,三千多人无一幸存。
此事震动河北,朱棣大怒,质问谭渊为何杀降。
《明史》:“渊一夜尽杀之。王怒。渊曰:“此曹皆壮士,释之为后患。”王曰:“如尔言,当尽杀敌。敌可尽乎?”渊惭而退。”
谭渊认为,这些降兵都是职业军人,哪怕现在放回去,未来肯定重归军队与燕军作战,不如早早屠杀一了百了。
朱棣则反问:“像你这么说,凡是和我们为敌的都要杀光,你能杀得完吗?”
明史上对此事的记载很简单,谭渊目光短浅,杀降兵,招致朱棣批评。
朱棣看问题肯定比谭渊更长远,如果攻下城就屠城,只会导致后来每个城市都死守,让燕军寸步难行。所以杀降必须被禁止,祸首要被严办。
但离奇的是,谭渊并未得到惩罚。
后世推断,在沧州城,谭渊的杀降举动可能也得到中下级军人的拥护。
诚然,燕军在济南之战败退几百里,损失不小,士卒怨气很大。所以在整顿几个月拿下沧州后,谭渊屠沧州,必然有让士兵泄愤的成分在里面。
而此次屠杀,保守估计要调动近万人的部队,否则一夜杀三千青壮士兵,谈何容易。朱棣大怒后,斥责谭渊,但史书并未记载处罚谭渊。
以朱棣治军的手段,不可能刻意包庇谭渊,但作为燕王的朱棣应该知道,杀降背后有军中泄愤现象,牵扯太多人,不宜追查到底。
这种时候往往会升起大帐,召谭渊问罪,众将出来求情,朱棣就借坡下驴,让其戴罪立功。
3
谭渊战死,新宁伯却传承200年
沧州之战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朱棣的目标还是山东。
11月,燕军从沧州南下,转道德州、临清,进攻东昌。
东昌大战,是燕军和盛庸率领的南京平叛军的决战,双方鏖战一个多月,燕军败退,且折损大将张玉。朱棣心痛欲绝,回到北平后茶饭不思。
再战山东失败,朱棣至此放弃从山东南下。
建文三年初,燕军在北平祭天,二月底再次出师南下。此时燕军和平叛军对峙于河北的夹河,三月二十二日,燕军主动进攻,朱棣攻侧翼,谭渊带骑兵正面冲锋。
此战双方斩获相当,但朱棣则下令军中哀悼三日,因为大将谭渊居然在战场阵亡
明史对于谭渊的死只留下短短几个字:“夹河之战,南军阵动尘起。渊遽前搏战,马蹶被杀。”。
前几个月张玉战死,那是身陷重围,无处可逃,最后被阵斩。但谭渊上阵,“马蹶被杀”,即战马在战场上意外摔倒,随后被敌人斩杀。
谭渊的最大不同在于,燕军和平叛军都在冲锋,骑兵来去如风,很难被包围。
这个“马蹶被杀”在史书上挺常见,举个出名的例子,清末的铁帽子王,被誉为大清柱石的僧格林沁,就在战场上“马蹶遇害”。
对骑兵来说,“马蹶”是个常见而致命的问题,一旦马匹摔倒,马很难迅速恢复奔跑能力,而失去机动力的士兵在战场会沦为活靶子,九死一生。
谭渊的死,并没影响朱棣的南下步伐。正史的谭渊就是朱棣阵营的一颗流星,他虽和张玉、朱能、陈亨等人同一职位,去世的时间和张玉、陈亨差不多,但并未追封“公”,而是“侯”。
连投降加入燕军的陈亨,后来都追封“泾国公”,可见在朱棣的心里,谭渊的地位要略逊张玉、陈亨等人一筹。
这个差距的来源,可能还是和沧州杀降有关。
因为靖难之战过程中,交战双方都是明军自己人,所以南北军经常互有降兵加入。可当初沧州的屠杀,导致燕军中“南兵奔逃”,军心大乱,朱棣深以为戒,严令以后再也不许杀降。
而史书中这个“马蹶”的死法,可能也是史家故意为之,以迎合“杀降不祥,因果报应”的循环。
谭渊的儿子谭忠后来东征西讨,跟随永乐皇帝北伐北元,在宣宗时期又南下交趾作战。期间他治军不严,纵兵劫掠,后来遇战溃逃,回朝被治死罪。
但令人疑惑的是,宣宗赦免了谭忠,还让谭忠的儿子谭璟继承新宁伯的爵位。
朝内认为谭忠犯了死罪,应该除爵。但宣宗以太宗(朱棣早期的谥号)赐给他家丹书铁券为理由,让新宁伯谭家得以存续,并流传200年。
此后,新宁伯从谭忠开始传承九代,末代新宁伯叫谭弘业,在明朝崇祯年间于直隶带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围攻北京,北京城破,谭弘业战死。
谭家从谭渊崛起,到谭弘业战死为止,10代人陪伴明朝的始终,对于将门之后来说,虽有过也有功,也可称圆满了。
参考资料:
1.《明史》
2.《古代特权阶层的"丹书铁券"》,庚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