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抗衡中国的超级工厂”,德国ARD电视台31日称,具有象征意义的Northvolt超级工厂奠基仪式本周举行。德国总理朔尔茨、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州长京特等出席了仪式。这家瑞典公司希望在这里每年为多达10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电池,在欧盟和德国补贴下投资额为45亿欧元。这已经是欧盟的第80个电池项目,目标在电池上减少对中国依赖,甚至要“去中国化”。这真行吗?
超级工厂奠基仪式
欧洲正经历电池投资热
据称,Northvolt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并于2029 年达到满负荷生产。Northvolt最初考虑将新工厂设在美国。因为美国政府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将为它提供高额补贴。但最终德国为工厂提供了 9.02 亿欧元的补贴。欧盟委员会也首次利用更灵活的国家援助法规批准了极高的补贴。但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 (IfW)所长舒拉里克指出:“破土动工的成本非常昂贵。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还不知道这些补贴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对欧洲来说,Northvolt电池工厂对德国和欧盟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朔尔茨认为,“德国制造”的电池对于德国和欧洲具有战略重要性。“这就是我们确保国家主权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确保欧洲增值的方式。”哈贝克称,该项目是“一个灯塔例子,说明我们如何积极塑造我们价值链的环境和气候友好型重组。”
ARD电视台报道
欧盟则指出,尽管很难量化,欧洲由此获得了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欧洲作为技术中心的地位正在得到加强——以应对此前来自亚洲的压倒性竞争。欧洲大型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宝马、西门子等也拥有 Northvolt 的股份。
《商报》表示,欧洲正经历电池投资热。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 (ISI) 的数据显示,目前欧洲计划有 80 个电池项目,而一年前为 70 个。除了在德国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国也建有电池工厂。到 2030 年,欧洲大陆将售出 890 万辆电动汽车。
工厂规划图
缺乏技术工人
但是,Northvolt和其他电池工厂真的有能力对抗中国吗? 《世界报》指出,德国总理和经济部长欢呼雀跃,但对风险却保持沉默,更没有说明怎么与中国电池竞争中获胜。
首先看看建厂的风险。Northvolt已承诺为德国提供3000 个工作岗位,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当局预计,由于工厂对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产生的拉动效应,还会再提供 6000 个工作岗位。当地缺乏相关的技术工人。这是该公司在未来几个月必须应对的挑战之一。 卡尔森已经呼吁:“现在是返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时候了。求你了,请你回来吧。”甚至,在欧洲投资的中国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等也是把中国国内的技术人员带到德国及匈牙利等国家。
技术工人的短缺并不是工厂唯一风险。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西海岸的基础设施几乎不是为如此大型的工业项目而设计的。比如需要新公寓、新学校和日托中心、新道路甚至新铁路线。如果工厂确实想要提供“绿色”电池,还需要自己的铁路连接。否则,电池将不得不通过公路运输到下萨克森州、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的汽车工厂。对于化石燃料,安全总比后悔好。
欧洲的电池厂
近90%与钠技术相关的专利来自中国
同时,欧盟国家缺乏领先的电池技术。Northvolt被认为是欧盟的技术领先者,最近在开发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能量密度为每公斤 160 瓦时——因此具有彻底改变电池市场的能力。专家表示,这个能量密度对于中短程的简单电动汽车来说应该足够了。
然而,下一代产品应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以便能够提供锂电池的真正替代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到每公斤约 250 至 300 瓦时。根据弗劳恩霍夫陶瓷技术与系统研究所的数据,近90%与钠技术相关的专利来自中国。
宁德时代在IAA车展
德国《资本杂志》指出,电池时代已经开始,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新的分销战。 汽车制造商、矿业公司和电池公司正在争夺专有技术、供应链和市场力量。必和必拓等矿业公司和嘉能可等大宗商品贸易商将从电力革命中受益匪浅。Albemarle 和SQM 等锂矿公司近年来受益于金属的高价格。
如果钠离子电池等其他电池类型变得更加普及,市场格局又将发生改变。开采的原材料还需要加工成电池级化学品——这一行业由中国主导。Albemarle、Pilbara Minerals 和Syrah Resources等西方公司试图在其他地方建立加工能力。
欧洲电池制造需要中国原材料
中国电池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还会增加20%
即使一切就绪,它的盈利能力也是一个问题。欧洲是一个高工资、高能源价格的大陆,这并不是电池生产的最佳条件,尤其是在产量波动难以估量的情况下。
可以说,新电池工厂是否能成为欧洲与中国未来电池技术竞争的重头戏,欧洲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而且,欧洲不论在电池技术,还是电池原材料,以及电池生产解决方案上,都依赖中国。
10大电池企业
中国最近继续扩大其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 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十大企业中有六家来自中国,其中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首。
瑞士大型银行瑞银集团的一项分析认为,到2027年,中国电池企业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可能从30%增至50%。埃森哲专家温德里希预测:“除了欧洲市场上已经广泛使用的亚洲制造商生产的电池外,我们还将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进口电池。”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厂,CATL、Eve和Gotion等供应商目前正在向全球市场投放电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