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巅峰之战: 10万残军击败50万苏军, 战后苏军都佩服其打法

论戈2024-07-07 23:20:00  91

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东部多个州沦为战场,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俄进攻哈尔科夫被乌军打退”最为引人瞩目。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这里历来是乌克兰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

俄乌战争开始后,俄军出动两个集团军进攻哈尔科夫,还出动空降部队进行巷战。但前后打了三个月,俄军最后啃不下哈尔科夫,被迫撤退。

此战被分析为俄乌战争里俄军最大的失败,导致战争无限期延长。国际网友都在吐槽:哈尔科夫,又是哈尔科夫,俄罗斯人好像在这里特别倒霉!

稍微了解历史可以知道,俄罗斯人在哈尔科夫确实不太顺利。

二战里,苏德在哈尔科夫苦战四次,投入百万大军争夺这个地区,却没有收到什么战果。

德军而言,哈尔科夫却算是的“福地”,前三次哈尔科夫战役都是德军获胜,而且第二、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德军两次挡住苏军的主动进攻,以少敌多取得胜利,被载入史册。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由名将曼施坦因领导,当时苏军刚刚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正向德军发起追击。

曼施坦因临危受命防御哈尔科夫,居然以10万败军打赢了苏军50万人,其人生巅峰一战一度拦住了苏军解放乌克兰的步伐,当时他使用的一招“回马枪”,连苏联人都佩服不已。

那么在1943年,苏德战争的乌克兰战场战况如何?曼施坦因哪来的勇气以寡敌众?苏军到底输在哪里呢?

元首飞赴扎波罗热,只说了两个字

1943年1月,苏德战争进入了天秤颠倒的转折点,除了在战壕里打牌的北方集团军群外,德军中央、南方两大军群都遭遇了苦战。

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热夫鏖战一年,虽给苏军造成不小伤亡,但最后也不得不撤出勒热夫。

南方集团军群情况更糟糕,伏尔加河畔的B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里基本全灭,百万人的德军和仆从军被消灭,一时东线震动。

希特勒非常紧张,这种百万大军的失败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死战斯大林格勒是自己的命令。

他的手下们开始越来越“放肆”——总参谋部开始对元首的命令进行“专业分析”,东线的高级军官也抱怨前线的形势每况愈下,暗指柏林的命令帮了倒忙。

自打二战爆发起,希特勒以“欧洲征服者”自居,这次失败大大损伤了他的自尊心。

诚然,1942年的“蓝色行动”确实是希特勒谋划的,南方集团军群这个250万人的超级军群被分割,分头去伏尔加河以及高加索执行任务。

这个计划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德军A、B集团军群都有百万人,单拿出任何一个都能和苏军一个方面军对抗。

但纳粹高层百密一疏,他们大大低估了苏联的动员能力。

1942年末,伏尔加河东岸的苏军源源不断,每天有几个师前来报到,每天有几个团渡河加入斯大林格勒,最终让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吞下败果。

可希特勒却认死理,坚决不让第6集团军撤退,葬送了这支30万人的重装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连德国人都认为东线战场完蛋了,仅仅在乌克兰就有300万苏军投入追击,后面还有几百万预备队正在赶来。

面对浩浩荡荡的苏军,德军仅剩的A集团军群,以及B集团军群残部迅速撤退。

为了稳定军心,1943年2月中旬,希特勒从波兰的“狼堡”来到扎波罗热视察,这里距离苏军不到百公里。

当时,曼施坦因还是南方军群指挥官,元首远道而来,只对他说了两个字:“进攻。”

彼时哈尔科夫、库尔斯克都被苏军刚刚占领,德军步步后退,马上将退无可退。

曼施坦因当然明白要进攻,现在不进攻,就被苏军赶鸭子一样赶过第聂伯河。一旦南方溃败,那中部的战线也会跟着垮塌,这场战争就完了。

而且经历斯大林格勒的大败,损失百万人,国内也严肃报告了前线的严峻情况。从军队到民间都蔓延起消极情绪,东线士兵甚至幻想着会不会停战,自己能不能回家。

这时候德国需要一场胜利鼓舞士气,曼施坦因明白其中意义。

在这个紧要时刻,曼施坦因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抱怨元首当初不听自己的计划——让顿河集团去援助斯大林格勒,挽回德军这场世纪战役的颓势。

作为职业军人和忠诚的党徒,他提出了自己的反攻计划:

趁着苏军轻敌冒进,用自己剩下的装甲兵在哈尔科夫阻击苏军。大军首先击破西南方面军,他们长期奔袭,补给不足,曾长期趴窝等待燃油。击退西南方面军后,德军再夹击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夺回哈尔科夫甚至库尔斯克。

曼施坦因手上就几万人,他需要补充,希特勒答应他派来一支党卫军装甲军增援,并调来北部的几支装甲师。

加上这部分部队,曼施坦因也只有10万人。而苏军前锋部队就有50万人以上,南方军群的参谋们都非常不安。但在这个悬崖边上,他们别无选择。

血战哈尔科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曼施坦因的计划是以装甲部队和空军为主力,在哈尔科夫附近对苏军前锋进行穿插包围,围歼追击的苏军。

此战核心在哈尔科夫,这是德军第三次在这里作战。

在前两次哈尔科夫战役中,第一次是1941年德军攻克哈尔科夫,苏军溃退。

第二次是1942年春天的苏军反攻里,德军在哈尔科夫围歼铁木辛哥指挥的两个集团军,苏军伤亡30万,其中23万被俘,铁木辛哥元帅至此被冷藏。

德军在哈尔科夫的两年多未尝败绩,这是曼施坦因的底气之一。

至于苏军方面,斯大林下令苏军全线追击,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马不停蹄进军,德国A集团军群艰难撤出外高加索,乌克兰的局势一片明朗。

刚晋升元帅的朱可夫曾想到德军可能会打一场反击,但大部分高级将领主张追击,他们觉得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败得太惨了,重新整顿军队还需要时间。

1943年2月,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地区的德军第2集团军、“兰茨”战役集群都且战且退,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后的短短一个多月又损失20万人,西南方面军已经打穿德军防线。

为了让曼施坦因完成计划,希特勒把东线能调动的15个师都调给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1、第4装甲军,以霍利德集群改编的“新第6集团军”,以及德军的王牌——党卫军装甲军。

党卫军装甲军是当时德国最压箱底的部队,下辖“元首师”“帝国师”“骷髅师”,三个装甲师齐装满员,有士兵总共6万,坦克300多辆,每个师还有一个最新的“虎式”坦克连。

这种武器是在德军入侵苏联后被重视起来的,因为德军对苏联皮厚、火力猛的“KV”重装坦克印象深刻,希特勒下令尽快列装德国自己的重装坦克。

后来,“虎式”坦克经过两年研发进入实战,最早装备给精锐的党卫军。

2月18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继续进攻,苏军第38、第40、第69集团军在哈尔科夫正面进攻,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波波夫集群在哈尔科夫南边进攻。

在苏军的合围下,19日,曼施坦因下令第1、第4装甲军和党卫军装甲军三个装甲部队,对西南方面军进行穿插包围。

苏军察觉到了德军在反攻,但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疏忽大意,认为德军不敢和苏军硬碰硬。

结果,苏军三个集团军在短短三天内被德军击垮,当党卫军的装甲师发起进攻时,疲敝的苏军难以应付,近卫第1集团军和波波夫集群都被打穿。

瓦图京看到战报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两天,苏德之间攻守的形势居然逆转了。

其实这也不怪前线的部队,主要还是苏军太累了,从将领到士兵,基本从1942年末就没有休息。

而且当时苏军前线部队极度缺乏物资,补给线超过200公里,加之德军沿途破坏了铁路线,苏军的物资补给只靠汽车,运得又慢又少,坦克部队经常趴窝,难以部署。

德军的进攻则摧枯拉朽,“虎式”坦克这种怪物让苏联坦克兵无可奈何——虎式坦克的主炮就是德国著名的“88炮”,在一公里距离上能轻易打穿苏联主力坦克T34的装甲。

而T34在相同距离却无法击穿虎式坦克,德军“骷髅师”的两辆虎式坦克曾一战击毁30多辆T34,惊讶了苏军,同样惊讶了德军。

2月25日,西南方面军开始溃败,因为缺少油料,坦克成了铁棺材,坦克兵抛弃坦克撤退。

瓦图京命令前线三个军向北撤过顿涅茨克河,最终西南方面军伤亡超过3万人,在战场上丢下500多辆坦克,创下二战的一个纪录,曼施坦因对自己的战果很满意。

西南方面军败退,让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侧翼暴露。

曼施坦因继而制定了个三面包围的计划——党卫军装甲军从北部进攻,第4装甲军从南面进攻,正面的肯百夫集群由守转攻。

虽然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命令部队收缩战线转入防御,但和德军相比,苏军的战线松散,且补给不足,这一战凶多吉少。

3月初,德军三面进攻,苏军顽强反击。德军第4装甲军鏖战三天,才从苏联第3坦克集团军的阵地上打开口子。

苏军第3坦克集团军被迫撤退,部分军队编入哈尔科夫守城部队。

3月14日,北方的党卫军装甲师穿过防线开始攻城,沃罗涅日方面军溃退,党卫军和苏军在城内巷战一周,守城苏军在3月16日突围。

至此,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宣告结束。

“虎式”来到东线,其影响非常深远

哈尔科夫失而复得,曼施坦因非常开心。

其实,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规模并不大,苏德两军在哈尔科夫附近投入20多万人,在整个乌克兰战线投入50万人,苏军伤亡10万人,损失不少坦克,而德军仅仅伤亡3万多人。

虽然比起整个东线战场来,此战的成果不大,但此战对德军士气的帮助很大,曼施坦因得到了德国最高层的表扬。

对于苏军来说,哈尔科夫的失败其实却早就有预兆。

起初,苏军开始于1月初的追击战进行了一个多月,补给线在200公里以上,最长达到了300公里,一线士兵的粮食、弹药经常断档,坦克部队最长曾趴窝10天等待燃油。

这时候苏军应该整顿后方,朱可夫也认为应该暂缓攻势。但在苏联高层“争取更大的成果”这一命令下,苏军最终在3月初吞下败果。

在战役结束后,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都受到了处分,戈利科夫被革职,此后退出了苏德战争的一线高层,军事生涯至此腰斩。

戈利科夫后来一直闷闷不乐,晚年还在抱怨哈尔科夫战役自己是“背黑锅”。

虽然瓦图京的问题也很大,甚至比戈利科夫更大,但此人和朱可夫、科涅夫的关系很好,朱可夫保下了他,瓦图京居然继续在一线将功赎罪,依然是方面军司令。

此战也是苏军第一次领略到了德国新型坦克“虎式”的威力,坦克兵们对这种能抗能打的武器非常恐惧,而且还有点羡慕,苏军内部也开始议论加快自己的重型坦克研发。

苏联坦克其实一直不输给德国,T34坦克在战争里面对德国的三号、四号坦克不落下风,KV重坦更是能在具体战术中充当“攻城锤”的角色,经常上演以一敌多的壮举。

但德国人显然领先了一步,1943年初,“虎式”坦克的护甲和火力都很完美。

当然,这时候的苏联人不知道虎式坦克有油耗大、发动机不稳定等问题。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德国人还发现虎式的重量加上常规履带很容易陷入泥泞。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虎式坦克的战场局限性。

由于3月到4月正是苏联南方冰雪化冻的时候,南方集团军群的追击被迫停止,因为虎式坦克陷入泥泞无法动弹。

不过,这场胜利虽然鼓舞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士气,被苏军追了几个月的德军扬眉吐气,但德军随即开始报复,乌克兰各地处决战俘的事情屡禁不止。

尤其是党卫军,曾集体屠杀哈尔科夫城的数千苏军战俘。这些罪行被曼施坦因写举报信告到了上面,但希特勒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的回答是:“继续进攻。”

此时的哈尔科夫被收回,德军下一步将朝着库尔斯克进军。

为此,希勒特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兵南下,并让莫德尔带着第9集团军来助战,德军要夺回库尔斯克,把战争搬回1942年末的状态。

后来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二战最大规模的对攻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德军没能啃开苏军的战线,最后伤亡惨重撤退。至此苏德战争开始翻盘,苏联发起追击。

因为紧接着库尔斯克的战败,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意义被大大稀释了。

尽管如此,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在战术上依旧是可圈可点的,苏军后来也对此战高度评价。除此之外,就是虎式坦克的使用影响深远。

一种武器能否改变战争的局面呢?虎式的强大威力证明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二战后两年,苏联、德国、美国都加快研发新型的武器,更大的轰炸机、更重的坦克、更快的战斗机都在各国的军工厂诞生。

德国后来造出了“虎王”,还造出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这都是源于对重型武器改变战争的迷信。

与此同时,东亚的日本也参与其中,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在1943年已经打得很艰难,在看了欧洲的战报后,日军开始挖空心思寻找概念逆转战争的武器。

日军后来研究的人操鱼雷、人操飞行炸弹、自杀快艇,都是在1943年后开始大规模上马的。

当然,历史证明凭借某种武器逆转战争是不可能的,德国的“虎王”“ME262”都做不到,日本人的自杀玩具自然更做不到了。

参考资料:

1.《曼施坦因的绝地反击 哈尔科夫战役:东线德军最后的辉煌》 ,朱世巍

2.《曼施坦因:敢于挑战希特勒的一代名将》 ,皮埃尔.塞尔芬;孔秀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846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