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物资匮乏,信息闭塞,所以孩子们的好奇心天性,能够获取的信息知识非常少。
我记得那时候和邻居小伙伴准时会收听收音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在学校音乐课上,老师每次教完一首歌,会拿出一本安徒生童话书(有时候是格林童话),然后在教室里边走边念,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伴随童年最快乐的时光,除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手工玩具,如弹弓、陀螺、推铁箍、梿子枪、三角帕(烟盒叠的)、四角帕(纸叠的)、火柴盒皮、琉璃球……挺丰富的。
但是很喜欢听家长讲故事,特别是老一辈讲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什么女娲补天、王莽追刘秀等等。
在有黑白电视之前,喜欢到处寻找哪里唱大戏,打电影(地道战、无敌鸳鸯腿、鹰抓铁布衫、侠女十三妹、大刀王五、少林寺等等)。
皮影动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国产动画片
一般农村里总是只有一家有电视机,而城里也是厂里只有一台电视机,所以基本上是很多人挤在一起看电视。一般晚上小孩们挤不过大人看新闻联播,往往动画片都是在每天中午,或者是星期天播出。
实际上,我们早期的动画片不光形式多样,而且故事内容也特别精彩!《天书奇谭》《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神笔马良》《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等。
提线皮影动画、木偶动画、剪纸动画片、粘土动画片、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国画动画片等等,我记得小时候的动画片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多,可见那时候的艺术家在推出中国动画时,做出了多少心血付出。
外国动画片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日本动画片也引进了一些过来。如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蓝精灵》《非凡的公主希瑞》《宇宙的巨人希曼》《猫和老鼠》《忍者神龟》,以及日本的《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机器猫》。可以说,这个时期内容审核上,还是比较严谨的。
然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国内动画片先是形式上慢慢变得单一了。然后动画开始萧条,很多画家不愿意把精力用在一张张手绘上了,因为收益不足以维持家用。
早些年我除了给杂志供稿,还给一家动漫公司写脚本,那时候每年各个城市举办动漫节,我也会受邀一同前去。所以也了解了一些行业情况——很多动画公司变成了日本的前期手绘代工厂。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制作动画片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等,反倒手绘前期素材,给日本动漫画画挣钱更多。
而那个时候,日漫和美漫基本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像动画片《变形金刚》和《大力水手》等推出后,打开电视,基本上都被这些霸屏了。
对了,那时候的机器猫还不叫哆啦A梦!
还有一些不错的动画片,现在有些记忆混乱了。大家来帮着补充一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