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末帝王崇祯自缢于煤山,277年的明朝就此亡了。
北京城失陷时,吴三桂还奔走在入京“勤王”的路上,得知消息后,掉头撤回了山海关,接下来,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此时摆在他眼前的道路有四条:
第一条:困守山海关
山海关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驻守着五万精兵,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清军曾十次绕过山海关侵入关内,威胁北京,甚至一度占领山东等地,但是却未能在关内立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山海关控制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
如果吴三桂要守着山海关,与关共存亡,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一说到补给便没戏了,明亡前辽东的军饷拖欠已久,他们已经十四个月没领过军饷了,更何况,此时明已亡。
退一步说,吴三桂还没忠诚到这种地步,在松山之战时,他虽然不是第一个溃逃者,但同样作为溃逃者,大同总兵王朴被处死,而他却一逃还升职了,朝廷授予他提督,由他统一调遣宁远辽兵及各地援兵。
由此,说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一点不过分。所以,这一次也不会有意外,困守山海关,经受大顺军和清军的双面夹击,直到城破身死,杀身成仁。
这样的结局绝对不是吴三桂的人设,更何况,他的父亲和家小还在北京城呢?
所以,这条路他不会选,那么他会选择投降大顺政权吗?
第二条路:如果投降了李自成,历史会改变吗?
吴三桂原本打算是投降农民军的,原因有四点:
其一,都是汉人,这是心理基础;
其二,硬性说服自己,既然“和尚”朱元璋可以带领农民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那么出身“驿卒”的李自成改朝换代也是正常的,或许这是天命所归,这是心理接受的条件;
其三,北京城破时,明朝的大小臣僚大多都自动归降,成了顺民、顺臣,自杀殉国的人有,但不多。
对于吴三桂来说,投靠农民军除了要承受一定的道德压力外,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其四,人心都是肉长的,一家老小,父母妻妾,特别是爱妾陈圆圆,都在李自成手中,而且他还收到了李自成派人送来“封侯”的檄书,以及四万两犒师银和大量赏赐。
更为关键的是,父亲吴襄也写信来劝他,说不仅能封侯,而且还能保全孝子的美名,不要执迷不悟,将自己陷入险境。
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选择了倒向大顺政权,但同样也是在路上,意外又来了。
刘宗敏大搞“追赃助饷”,为筹集军饷,在前朝王公大臣大肆搜刮,如果不能按时上缴规定的数量,那就不客气了,只能严刑伺候,催逼助饷了。
问题是吴襄也被抓了,也在追赃之列,数量是白银二十万两,吴襄只能拿出五千两,结果自然少不了大刑伺候。
在路上,吴三桂北京的家仆报信,说家产尽被抄没,老总兵被抓,被拷打,就连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掠去当了歌妓。
吴三桂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放下前朝官军的尊严,将农民军视为未来的正统,结果搞了半天,李自成还是跳不出土匪的行径。
吴三桂不干了,转头就是又一次反叛。这一转身,历史为此改变。
那么,如果吴三桂顺利投靠了李自成,与农民军合力能抵挡住清军入侵中原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其一,兵力对比不占优。
李自成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但在北京的人员只有50万,这其中真正的能战的人数不会超过20万,精锐也不过6万多人。
而清军呢?顺治说,清朝八万披甲征服天下。八旗军有3.5万以上精锐力量,另外还有明朝的降兵,8万这个数字并不夸张。
而且清军在战斗力和装备上也十分先进,在重甲骑兵,弓骑,重炮力量,重甲步兵上都有着绝对优势,皇太极一生五次入关,就是最好的证明。
清军的战斗力,明军都不是对手,那么农名军和逃兵吴三桂就是对手吗?
其二,吴三桂投降清军后,满人给他的好处不少,盘踞云南为王,但他知足吗?不知足,他想要的太多了。
而李自成能给他什么呢?封侯晋爵就能安抚吴三桂吗?对于一个机会主义者来说,他想要的远比别人给予的更多。
所以,吴三桂迟早也会与李自成翻脸,无法共同御敌,清军的机会还是一样不会少。
其三,李自成入京与朱元璋建都,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李自成还在粗放型的路上狂奔,各方面都不具备与清军抗衡。
那么,吴三桂看不起李自成,就看得起异族满人吗?其实他投降清军,非心所愿,多尔衮心里最清楚。
第三条路:他到底是不是自愿降清的?
吴三桂退回山海关后,还有两条路可走,其中一条就是降清,这也是历史定论。
但按照吴三桂的本意,他其实并不愿降清,在这其中多尔衮是个关键人物,不得不说,此人确实狡诈。
在得知吴三桂又退回山海关后,李自成也没闲着,他赶紧派人去劝降,结果吴三桂没有再给他机会,杀了使臣,还给父亲写了一封“绝情信”。
他深知与农民军决裂必然导致父亲和在京家小遇害,所以这人虚伪的很,这个时候把“忠孝不能两全”拿出来当挡箭牌了。
他斥责父亲隐忍偷生,并宣布与吴襄断绝了父子关系,对外声称,即便李自成杀了他父亲,他也义无反顾!
他下令全城军民披麻戴孝,一来祭奠殉国的崇祯帝,二则权当父亲已遇害。
由此摆出这样的架势:君、父之仇,不共戴天!
态度明确了,那是给人看的,但眼下腹背受敌,是等着李自成二十万大军的到来,还是主动出战,都是死路一条。
陷入绝境的吴三桂,作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向清军“借兵”。
而此时清军内部刚刚经历了一场权力更替,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暴病而亡,之后经过激烈的角逐,顺治继位,多尔衮摄政。
但清朝仍时刻关注着关内的形势,经过范文臣、洪承畴等降臣的分析,多尔衮决定进军中原,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一争高下。
清军出关选择的路线仍然是取道内蒙,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十五,多尔衮还在进兵的路上,就收到了吴三桂送来的“乞师信”。
这封书信的全文,如下:
三桂初蒙我先帝拔擢,以蚊负之身荷辽东总兵重任。王之威望,素所深慕,但春秋之义,交不越境,是以未敢通名,人臣之谊,谅王亦知之。
今我国以宁远右偏孤立之故,令三桂弃宁远而镇山海,思欲坚守东陲而巩固京师也。不意流寇逆天犯阙,以彼狗偷乌合之众,何能成事!但京城人心不固,奸党开门纳款,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今贼首僭称尊号,掳掠妇女财帛,罪恶已极,诚赤眉、绿林、黄巢、禄山之流,天人共愤,众志已离,其败可立而待也。我国积德累仁,讴思未泯,各省宗室,如晋文公、汉光武之中兴者,容或有之;远近已起义兵,羽檄交驰,山左江北,密如星布。
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今无故而遭国难,北朝应恻然念之,而乱臣贼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夫锄暴剪恶,大顺也;拯顺扶颠,大义也;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况流寇所聚金帛子女,不可胜数,义兵一至,皆为王有,此又大利也。
王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会,诚难再得之时也。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本宜上疏于北朝皇帝,但未悉北朝之礼,不敢轻渎圣聪,乞王转奏。
——《清世祖实录·卷四》
从书信来看,吴三桂的意图并不是降清,而真的是借兵。他还是以明臣的身份,声称两国之间“通好”二百余年,因此借兵也是合乎大仁、大义的正义之举。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给清兵规定了具体的进兵路线,最后还不忘加上回报,给予大量财物,并割让领土,作为酬谢。
多尔衮很快嗅到了胜利的味道,很显然吴三桂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没有外援,必死无疑。
于是,他一面回信积极响应,表示克期进兵,并抛出“封王”的橄榄枝,希望吴三桂归顺;另一面他也确实发兵了,但不是吴三桂所希望的路线,而指挥大军直逼山海关。
事实证明,多尔衮的判断是对的。途中,吴三桂不断来信催促,并且改变初衷,说也可以直接到山海关参战。
四月二十日,当清军抵达山海关附近时,已经可以听到远方交战的炮声。李自成的大军已杀到,与吴三桂已展开激战。
四月十九,李自成抵达山海关,在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被拒后,于次日清晨,农民军挥师大战吴三桂。
双方大战了一天一夜,消耗都很大,但吴三桂终还是落于下风,此时,他终于等到了清军的到来,于是,不断催促多尔衮入关。
但多尔衮此时等于完全把控了战局,只要他一出场,胜负即分。所以,他并不急于出兵,而是选择在山海关东侧四五里处的欢喜岭就地扎营。
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这是一个阴谋呢?清军也需小心行事。
同时,多尔衮也在等待最佳时机,只有让吴三桂陷入绝境时,才能逼其就范,清军才能反客为主。他不但要收服吴三桂,而且再不费一兵一卒进入中原,这是多尔衮的阴谋。
二十二日,吴三桂见清军迟迟没有动静,心急如焚,又派人去催。这回多尔衮派了范文臣到山海关,面见吴三桂。
在范文臣的斡旋下,吴三桂亲自与多尔衮见了一面。
据史料记载,吴三桂“情词恳切”、“声泪俱下”,他再次强调,清军入关与他合击农民军,但不得伤害关内百姓,不得侵犯明朝的陵寝。待战争胜利后,拥立故明太子或永王、定王在南京即位复国。
作为回报,明朝将北京山河划给清朝,双方以黄河为界,世代友好。
多尔衮原本先前进兵的目标,就是夺取河北等北方数省,与吴三桂给出的回报基本一致。
所以,多尔衮当即表示与吴三桂歃血为盟,并保证克期出兵,且秋毫无犯。
但就在关键时刻,他又耍了一个花招,他说,由于农民军与吴兵装束甲状相似,难以辨认,恐致误伤,于是要求吴三桂与其将士“剃发”以相区别。
头发对于汉人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身体发肤取之父母,不可轻动,剃发是一种巨大的侮辱。
但对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则不一样,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剃发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明清之战中,清人逐渐以剃发与否作为顺逆的标志,在第一个投降的前明将官李永芳,到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及松锦战败的洪承畴、祖大寿等大小汉将,在正式投降时都要先行剃发。
再到后来,清军入关后,将“剃发令”推行全国,由此可以证明,“剃发”实际上已成为投降清朝的代名词。
吴三桂当然了解剃发的含义,更明白了多尔衮的要求意味着什么,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没有了退路,忠孝都不能保,最后只好选择保命了。
所以,他拿明臣的身份强撑了半天,其实早就被人家看穿了,多尔衮就是等着此时收割最大的利益,否则,你吴三桂就去送死吧,最后得利的还是清军。
最后,吴三桂对多尔衮说:好吧,我并非懦怯,实在是兵力不足。假如再给我万名骑兵,还会惧怕“闯贼”吗?现在既然向你乞师,与你盟誓言,那么剃发也就无所谓了,强行挽尊后,自行剃发,表示归降。
在清军的介入下,李自成败退回北京,清军顺利入关,吴三桂降清。
第四条路:南下归顺南明政权
这第四条路并不是不好,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李自成占领了黄河地区,吴三桂若想去南方,就得突破敌占区,他不可能以卵击石。
更何况,他的部下都是辽东人,他们打心眼里也不愿背井离乡、抛却故土去追随吴三桂,这一提议搞不好都会引起哗变。
也有人说,他可以自立为王,他有什么资本为王呢?论身份论地位论实力,都没有,这与困守山海关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明亡后,吴三桂可走的路是有限的,他最终选了大腿粗的来抱,实际也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其中多尔衮这位阴谋家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