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经说:「就算我们花十兆美金,也造不出一颗这样的晶片。」
因为种种因素,我们在芯片领域的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甚至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能够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一直处于被别人掐着脖子的状态。
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由于美国的第四轮「晶片移转」,乘上了一架飞机,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台积电亦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蓬勃发展。
张忠谋,生于浙江宁波,生于战争年代,在重庆南开高中学习,后先后被美国的哈佛大学和美国的麻省理工录取,后来加入德州仪器,担任芯片部门经理,也是德州仪器的首位中国雇员,他就是张忠谋。
在德州仪表工作廿年后,他因看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回国后回到台湾,创办台积电,历经几十年,台积电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生产商。
张忠谋是中国人,但是他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一回事,总是和自己的祖国过不去。台积电有意收购台湾的世达,而世大的总裁张汝京,只是说了一句话,并购之后,必须要到内地来投资,这个条件,也是冯宇提出来的。
张忠谋假装同意并购,事后却出尔反尔,再也没提过要在大陆投资的事情,气得张汝京抛下所有股权,离开台积电迁往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
台积电的发展,让张忠谋有了足够的底气,放出豪言:“中国现在的GDP,就算有十万亿美金,也造不出来一颗芯片。”这句话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一种蔑视。然而,时过境迁,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这一观念却显得陈旧和不正确。
其实,中国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业和制造基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优秀的人才。中芯芯片、华虹芯片、紫光芯片等企业,不仅在海内外拥有良好的声誉,还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技术专家。实际上,这些年来,芯片的遭遇,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警醒。那就是,我们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不能让我们在市场上,处于劣势。
但是,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了限制和封锁,例如美国对华为等企业的制裁,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次,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的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跟随”“模仿”和“代工”的阶段,缺少高层次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积累,因此,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在原材料、设备和环保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如高纯 Si原料稀缺和购买成本高等瓶颈问题。
在中国芯片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台积电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们贪婪的看着拜登政府给予的大量补助,然后前往美国进行投资,想要垄断美国的市场。
结果谁知道,美国台积电的芯片工厂才刚刚开始生产,拜登便直接撕毁了先前的承诺,给《芯片法案》加上了一道“护栏”。协议中的条款很简单,获得1.5亿美元补助的企业,必须在10年之内,将高科技产品的产能提高到10%,同时提高高科技产品的产能达到5%。
另外,美国方面也规定,凡是拿到补助的企业,都要跟美国企业共享利益,共享科技成果,同时还要将企业的一些机密,如库存、产能、客户资料等,都上缴出去。
原本他们是想要进入美国的,可谁知道,“台积电”被“美积电”给取代了,这让他们很是郁闷。
张忠谋被逼无奈,只好签下了一份合约,同意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制裁。
当然,这种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毕竟在中国,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比如《中国制造2025》、芯片工业基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及相应的经费保障。
张忠谋对美国的屈服,让他失去了重返中国内地的机会,也让他失去了在晶片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只要我们能保持冷静,实事求是,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以推动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为中心,持续提升品质,提升竞争力,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研发和生产,达到芯片的自给自足。
等到中国的高端芯片走向世界,台积电将再无任何竞争力可言,成为美国的一颗弃子,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这一天很快到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