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日本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发动了侵朝侵华战争。清政府对战争缺乏准备,但在战争中还是动用了大量军队。参战的中国军队主力是李鸿章一手指挥的淮系,战争后期刘坤一又率6万湘军开赴辽东作战。结果中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中国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军制的落后。湘淮勇营制度是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创办的一种军制,这种军制既吸取了明代戚继光的练兵方法,又加上了曾国藩因时制宜的创造。湘军无论水师陆军,皆以营为单位,每营除一亲兵营(营官自带)外,设前后左右4哨,每哨设8队,以队为基本单位。每哨8队中,二、四、六、八队使用刀矛,一、五队使用抬枪,三、七队使用小枪,热冷兵器并用,长短兵器配合。全营官兵505人。营之上设统领,辖营数个到几十个不等。统领直接听命于大帅,全军服从曾国藩一人。湘军的营制,以节制之师代替了绿营平时分散成守、战时零星征调之法,避免了绿营弊端,从而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湘淮勇营兵制在镇压太平天国等人民起义中发挥了作用,挽救了清政府覆灭的危机。但到甲午战前,湘淮军日益腐朽没落,军队纪律松弛,缺乏训练,弊端丛生,“兵则半属空名,操则虚应故事”;将则养尊处优,骄奢成性,后继乏人。正如时人所说:“淮军万不可用也,宿将久经凋谢,继起者非亲戚,即其子弟,均未经战阵之人。皆以贿成,扣饷早怀积怨,况功名已成,习气已成,骄奢居人先,战斗居人后。”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在战争中获胜?
西方主要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形成了多兵种的合成军制,而湘淮军后来虽然增加了炮兵,从而具有了步、骑、炮3个兵种,但在编制上仍是单一军制。西方军制建制齐全(军、师、旅、团、营等),以一个兵团为战略单位,而湘淮军以营为单位,营之上设统领,无建制单位;虽设长夫,但无后勤保障,这就不能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近代战争要求信息传达敏捷、部队调动迅速、作战区域广泛、各兵种协同作战、后勤保障系统完备,以营为单位的湘准军制当然瞠乎其后了。袁世凯对这种兵制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
窃查此次军兴,往往易为敌乘、送见挫败者,虽由调度之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若不权时度势,扫除更张,参用西法,认真训练,则前车之鉴,殊足寒心。诚如宪台原奏,不得不为易之图,作补牢之计也。按泰西操法,每营分为四队,每队分为三大排,每大排分为两小排,均有弁目,层层节制,又节节策应,故战每制胜,即败亦不溃。向来湘淮营制,以五哨为一营,若照西人操法,分为四队,递分大小排,官弁头目,各失其伍,平时仅可饰观,临阵最易溃乱,似必须参用泰西军制,始可照西法操练。
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以极大的刺激,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如梁启超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战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提出了众多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方案,其中练兵自强是共同点,无论是维新派、洋务派,抑或是清廷,练兵自强,创建一支新式军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早在甲午战争过程中,许多有远见的官员就已经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弊端,并要求按西法练出一支新军,开赴前线作战。如时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说:
湘淮将领,多不服西法,虽亦购其枪炮,习其操阵,仅学皮毛,不求精奥……平壤、九连两战两北,可信西法用兵实胜中法。查德国陆队,二百五十人为一哨,一千人为一营,六千人为一小军,一万二千人为一大军,额不缺,饷不扣,枪炮不杂,号令不歧。敢请速练枪队两大军,计二万四千人;炮队一军,计三千人;马队一军,计三千人。
李鸿章的军事顾问汉纳根也向清廷提出了大致相同的意见。清廷部分接受了汉纳根的意见,令胡燏棻练兵,“拟令先练十营,足成五千人之数,俾成劲旅,徐图扩充。”几乎与此同时,张之洞也开始在南京编练自强军。
甲午战后,练兵自强的呼声达到了高潮,“一时内外交章,争献练兵之策”。 清廷也以练兵相号召:“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实力研求”。袁世凯编练新军也顺应了这股民族自强的潮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