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坛,大部分的运动员都是从小训练,虽然也学习文化课,但是一般情况下她们文化课只要达到最低标准就可以,更重要的还是体育成绩。
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体育成绩够优秀,文化课那都是可有可无的,这也让一部分运动员在文化课这方面显得很薄弱。
当然,如果能够进入国家队,并且取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样的成绩,一般情况下在退役之后,都会被安排到相关的高校进行深造。
就比如说中国乒乓球队,但一般情况下,这些运动员顶多就读一个硕士,因为如果再往上那就真的需要费工夫、努力了。
但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也有那么一些队员取得了“博士”学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中国女乒“四大博士”:
一:陈静
陈静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今年56岁。
陈静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上小学的陈静被学校的体育老师选中练习乒乓球。
陈静并不是一个左撇子,但是在刚练习乒乓球的时候,因为体育老师想培养几名“左手将”,于是陈静就开始用左手打球,但是她吃饭和写字都还是右手。
1979年,11岁的陈静因为获得武汉市少年乒乓球比赛的冠军,从而被湖北省选中。
在湖北省陈静训练了六七年,一直到1986年,这一年她代表湖北省队参加全锦赛,在团体比赛中她出战13场只输了一场,从而被国家队教练组看中,选入国家队。
当时的中国女乒头号主力是何智丽,但是在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上,何智丽作为第一主力一人输掉了两人,让中国女乒丢掉了冠军。
所以,当时的教练组就决定捧新人,刚好陈静又在1987年的亚锦赛上战胜了韩国女乒主力玄静和,于是时任中国女乒主教练张燮林开始亲自调教陈静。
不仅如此,陈静还入选了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团体阵容,最终跟随焦志敏、耿丽娟等队友一起成功复仇韩国女乒,拿到世乒赛团体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世乒赛,何智丽最终不听从教练指挥让球,拿到了女单冠军,但同时也失去了教练组的信任,无缘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而陈静则是获得了一个名额。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最终陈静和队友焦志敏、李惠芬都打进了女单四强,最后一个四强队员是前捷克名将赫拉霍娃。
半决赛是由陈静对阵赫拉霍娃,焦志敏对阵李惠芬,考虑到赫拉霍娃在1987年世乒赛上战胜过焦志敏,在考虑到万一赫拉霍娃战胜陈静进入决赛,所以教练组就要求焦志敏让球给李惠芬。
最终焦志敏听从指挥让球,陈静也轻松战胜赫拉霍娃进入决赛,决赛中陈静轻取李惠芬,获得了乒乓球项目第一个奥运女单冠军。
拿到奥运冠军,再加上焦志敏、何智丽的退役、出国,陈静理所当然成为了女队新人一姐。
不过好景不长,后面随着乔红和邓亚萍的崛起,陈静在女队的位置很尴尬,甚至在1990年直接落选了北京亚运会参赛名单。
就这样陈静先是选择去到日本读书,之后又代表中国台湾打球,还拿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银牌、悉尼奥运会女单铜牌。
此后,陈静先是获得台北体育学院硕士学位,之后又拿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从华南师范毕业之后,陈静选择留校任教,被任命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副教授,成为中国奥运冠军转型为学者并拥有副高职称的第一人。
二:刘伟
刘伟1969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今年55岁。
刘伟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从事过体育运动,因此刘伟出生之后就继承了父亲身上的运动基因,从6岁开始就练习乒乓球。
父亲对于刘伟非常的严厉,专门给她定制了一副“铁拍子”,在跟着父亲练习了一年打下坚实基础之后,父亲又把她送到了专业的体校进行训练,这让刘伟的实力进步的非常快。
在1980年,11岁的她就被山东省队选中,成为了一名职业运动员。
1983年,14岁的刘伟获得了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从而顺利入选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之后,刘伟依旧表现出色,比如在1984年她不仅蝉联了少锦赛女单冠军,还帮助山东女乒拿到了全锦赛女团第四名的好成绩。
1986年,只有17岁的刘伟,在何智丽、焦志敏都已经步入巅峰期的时候,还拿到了全锦赛女单冠军。
不仅如此,在1987年的全运上,18岁的刘伟还拿到了混双冠军和女团冠军。
可以说,当时的刘伟绝对是中国女乒队内表现最好的几位队员之一,甚至不夸张的说一点不比陈静差,但是刘伟一直没能得到教练组的重用。
原因就是刘伟爱耍小性子,打球又没有太大的韧性,遇到一些挫折直接就放弃了,这也让她的状态很不稳定,有点像神经刀,教练组自然不敢用她。
一直到1991年世乒赛,当时教练组想为王涛找一个混双搭档,王涛选择了刘伟。
就这样进入国家队八年,刘伟终于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搭档王涛获得了1991年世乒赛混双冠军)。
尽管如此,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还是没有刘伟的份,直到1993年世乒赛,刘伟除了和王涛搭档混双,又被教练安排和乔云萍搭档女双。
最终,刘伟不仅和王涛蝉联了混双冠军,还和乔云萍拿到了女双冠军。
1995年天津世乒赛,刘伟在和王涛拿下混双三连冠的同时,还首次入选了团体阵容,跟随队友获得了女团冠军,不过在女双决赛中她和乔云萍输给了邓亚萍乔红。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刘伟获得获得了参赛机会,但在女双决赛中,她和乔云萍再一次输给了邓亚萍乔红。
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之后,刘伟先是去到日本俱乐部打球,之后又进入北大深造。
她在北大先后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心理学硕士学位、教育学博士学位,如今她担任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
三:邓亚萍
邓亚萍197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今年51岁。
邓亚萍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河南省乒乓球队的队员,所以邓亚萍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乒乓球。
到了邓亚萍5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带着她打球,还因此给她制定了一套不同于常规的训练方法。
刚开始邓亚萍练习的是直拍,但后来由于她个子长得慢、胳膊短,到6岁的时候父亲又让她练习横拍。
个子矮也是邓亚萍小时候永远的痛,就因为这个原因,她先是被河南省队拒绝,后又被国家队教练嫌弃。
直到她带领郑州市队的运动员成功在比赛中击败了河南省队的运动员,省队的教练才向她抛来橄榄枝。
不过,邓亚萍也是有血气,她硬是不进入河南省队,直到拒绝她的河南省队总教练被调走了,她才进入河南省队训练。
在1986年的全锦赛上,邓亚萍带领没有一个国家队成员的河南队,成功拿到了女团冠军,这时的她才13岁。
邓亚萍的表现让时任女乒主教练张燮林眼前一亮,他想要将邓亚萍选入国家队,但是张燮林的这个举动遭到了其他教练的反对。
当时的中国女乒包括张燮林在内一共有五位教练,其余四位教练都反对让邓亚萍进步国家队,原因就是邓亚萍太矮了。
尽管张燮林认为邓亚萍矮反而是好事,这样别人回过来的球,在她看来都是高球,都可以抽回去,但显然这个理由没有说服其他几位教练,最终邓亚萍只是先进入了国家青年队。
直到1988年,邓亚萍成功在亚洲杯夺冠,她才进入了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一年之后,邓亚萍就搭档乔红拿到了1989年世乒赛的女双冠军,这一年她只有16岁。
1990年,邓亚萍除了和队友一起获得了第一届世界杯女子团体冠军之外,还在北北京亚运会上先后拿下女团、女单和混双冠军,世界女子乒坛正式进入“邓亚萍时代”。
1991年千叶世乒赛,邓亚萍首次捧起吉.盖斯特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先是搭档乔红拿到女双冠军,之后又获得女单冠军。
1995年世乒赛,邓亚萍获得了女团、女单、女双冠军、混双亚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蝉联女单、女双冠军。
1997年世乒赛、邓亚萍再次收获女团、女双、女单冠军。
除此之外,邓亚萍还蝉联了全运会女单冠军,可以说在乒乓球领域邓亚萍几乎拿遍了所有的冠军。
因此在1997年全运会之后她就淡出了国家队,淡出国家队之后,邓亚萍先是以专科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读书,之后又去到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留学,于2008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土地经济学博士。
四:陈幸同
陈幸同1997年5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今年27岁。
陈幸同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狂热的乒乓球爱好者,因此在陈幸同4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她一起打乒乓球。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又把陈幸同送到了沈阳市体校继续训练乒乓球。
陈幸同在训练中特别能吃苦,没事的时候她就自己一个人琢磨发球,别的孩子练一个小时,她就能练三个小时。
有些队员的水平比陈幸同高,陈幸同就主动找人家切磋,同时自己也会钻研一些打法。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努力刻苦的精神,陈幸同的水平进步的非常快,在2007年,只有10岁的她就入选了辽宁省队。
在进入辽宁省队之后,陈幸同依旧进步非常快,她在2012年就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全锦赛女团冠军,也是在这一年陈幸同还在成都青少年公开赛上获得了女单、女双、女团三个冠军。
如此优秀的表现,让陈幸同在2013年参加了中国乒乓球队举办的全国“16选2”的比赛,她在这个比赛中成功拿到第一名,顺利入选了国家二队。
进入国家二队之后,陈幸同更是被重点培养,她先是在2013年的亚青赛上获得了女单冠军,在2014年又卫冕了亚青赛女单冠军。
同时在2014年陈幸同还获得了世青赛女团、女双、混双冠军,又在之后的全锦赛上获得了单打第五名,从而进入了国家一队。
在进入国家一队之后,陈幸同算是当时表现最出色的几位小将之一,因此她直接被分到了大满贯教练李隼的组里。
李隼曾经带出过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位大满贯,他的小弟子朱雨玲在当时也被看作是女乒下一代接班人。
在李隼的调教之下,陈幸同在那两年先后获得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单冠军,全锦赛女单亚军、女双冠军,亚锦赛混双、女双冠军等等。
她也先后击败了李晓霞、丁宁这些主力队员,在2017年陈幸同甚至成为了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新人奖候选人。
在2018年,陈幸同还很随丁朱雨玲等人一起获得了世界杯女团冠军,一般情况下能够入选世乒赛、世界杯团体阵容的,就被看做是进入主力层,只不过陈幸同的主力位置并不稳固,而且世界杯的团体阵容相对世乒赛团体阵容含金量也低一点。
那几年,大家都期待陈幸同、顾玉婷这一批的人打出来,但最终却是更年轻的王曼昱和孙颖莎率先打出来了。
直到东京奥运会结束,随着丁宁的退役,刘诗雯的淡出,陈幸同、王艺迪才算是稳定住了主力位置。
只不过陈幸同和王艺迪只是边缘主力,尤其是陈幸同直接都没进入巴黎奥运会的名单讨论。
但在事业上升无望的同时,陈幸同的学业应该是冠绝整个现役国乒队员的,据了解陈幸同已经被录取为成都体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体育教育训练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陈幸同就会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又一位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