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到底能不能吃饱? 其实, 古代人均粮食产量比现在还高

德叔谈史悠悠过2024-03-26 07:00:00  116

很多人想知道,古人到底能不能吃饱?

这里我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中国古代,在因为人口爆炸而陷入赤贫前,如果没有大型动乱和灾害的话,普通百姓的粮食是够吃的。

很多读者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我极度脱离现实,因为这个观点显然和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相左。

他们认为,中国,很多人在几十年前依然处在饥饿边缘,在生产力更加低下的古代,中国百姓的生活肯定更差,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果腹。

确实,国际上以人均粮食产量400公斤作为粮食产量的安全线,而我们国家一直到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依然在安全线附近徘徊。

近些年,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发力,到2023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突破了490公斤。

这一成绩的获得非常不易,其背后是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力量的加持再加上政策的有力保证。

所以我非常不喜欢一个梗,就是“科技与狠活”,科技不应该被污名化。

以袁老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是我们饭碗的保证。

作为一个人口打过,没有这些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没有现代科技的加持,我们不可能有如此高的人均粮食产量。

那么,在科技水平落后、工业化无从谈起的古代,人均粮食产量过线吗?

实际上,古代很多时候,人均粮食产量都远超现代。

大家要想明白:科技力量的进步,所提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人口所得的数据;而人均粮食产量,则是总产量除以总人口所得的数据,亩产和人均粮食产量是没有必然关系的两个数据,很容易理解吧?

举例来说,上海良种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粮食亩产是全国第一。

但是上海人均粮食产量只有40公斤,全国倒数,因为人口多,田地少。

举例来说,我们今天的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将近400公斤,但是我们今天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7亩,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

横向来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126,比国足排名还低。

纵向来看,我们其实正处在中国有记录以来,人均耕地面积的最低的时代。

有一句话,“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如此一看,是不是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我们举例来说,在明朝中后期,明朝的耕地面积大概是八亿市亩,不到今天耕地面积的一半。

但是这一时期的明朝人口,大约是1.4亿。

注意啊,这里的亩,是换算成了今天的亩,本文后面如果没有的说明的话,都是换算过的,不用拿古今度量衡抬杠。

如此一算,明朝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5.7市亩,是今天的四倍多。

只要明朝的粮食亩产能够达到今天的四分之一,人均就反超了。

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书的考证,明朝中后期,粮食年产量大约是7500万吨,明朝这一时期的人口是1.4亿。

人均粮食产量是535公斤,比今天的人均粮食产量还要高。

如果算亩产,明朝的平均亩产只有187斤,这个亩产简直低到令人发指。

考虑到明朝中后期,由于小冰川气候影响,气候变冷,这个数据应当是可信的。

而且要知道,明朝中后期535公斤的人均粮食产量,已经算较低水平了,因为1.4亿这个人口数量,是明朝人口的一个小巅峰。

像汉初、唐初、明初这样的时代,因为前代的战乱导致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高,还有大量荒地有待开垦,人均粮食产量都是非常可观的。

例如汉文帝时期,全国人口大约是2000多万,仅仅和今天甘肃相当。汉初耕地面积,大约有2亿亩,那么汉初人均耕地是今天的七倍。

根据相关记载,汉代北方种植的粟,亩产能够达到280斤,即便说汉代全国的平均亩产只有这个典型数据的一半,汉文帝时期的人均粮食产量也能达到将近700公斤。

唐太宗时期,唐朝人口也是2000多万,而这一时期,江南已经得到了开发,耕地面积远超汉代,人口却与汉初相当,故而唐初才能搞得起均田制。

唐初人均耕地面积数据应该是历代之最,极有可能超过20亩,即便是人口繁盛的开元年间,唐代的人均耕地面积都能达到九亩。

有人肯定要抬杠:“你说人均有什么用啊?你咋不把我和马大爷人均一下呢?”

首先,人均耕地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

东汉初年,不抑豪强,土地兼并已经存在,为何社会升平,人口增长?

原因很简单,地主豪强能自己去种田吗?种的过来吗啊?

假设人多地少,那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但如果地多人少呢?

更不要说像西汉初、唐初这样的时代,有大量田地是有待重新开垦的,是增量社会,有充足数量的自耕农,社会贫富差距会小一些。

人均粮食产量也是非常有用的数据,因为粮食是会过期的,时效性会迫使多余的陈粮,在下沉市场进行低价流通。

明清小说《醒世姻缘传》就描写过,遇上丰收的年份:这些庄农人户看着麦子,眼底下竟有12分收成,唯恐怕陈粮压掉了囤底,撑倒了仓墙,尽数搬将出去,减价成交,单等收那新麦。

另外,人均粮食充足的时代,封建统治者也热衷于搞慈善福利,经常会有“发仓以赈贫困”、“恤孤独、养耆老”等等政策。

唐代一度搞过“福利基金”,朝廷出本借贷给民间,拿利息去抚养孤儿。

明太祖更是立法,要求各级地方衙门补贴空巢老人、孤儿和残疾人。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他们所承担的只是一些快过期的粮食,而得到的,却是万民称赞、流芳百世,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这不代表像汉初、唐初、明初这样的时代,就没有饥荒。

粮食产量过剩和饥荒,完全有可能同时存在,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古代抗灾能力差,经常某一区域前一年还是太平日子,结果第二年因为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甚至某一州县发生了天灾,而隔壁州府依然过着太平日子。

举例来说,明清两代的太仓可是富庶殷实闻名的产粮地,但是雍正十一年,太仓发生了大饥荒,“民饥不可忍,积尸满野”。

而同年,隔壁的苏州、松江,都没有遭遇饥荒。

同时,古代缺乏有效的物流系统,放今天,救灾物资几小时就能到灾区,但是在古代,如何将大量的物资运送、发放,都是个问题。

所以,面对饥荒,很多时候采取的措施是人去逃荒,而不是等粮食过来。

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个,那就是古代也会存在人均耕地不均衡的状况。

我们今天有了农业机械化,有了发达的物流系统,所以产粮大省产粮,再把粮食运送到其他省份。

但是古代的做法则是,把人口稠密地区的人,迁徒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去,因为人长了腿,而粮食没有,人的迁徙反而比大规模运粮更容易做到。

说了这么多,肯定还是有人不服,你这说的都是数据,数据有啥用?

我不管,我不信。

反正,中国人就是自古饿肚子,一直饿肚子。

我们把目光从大历史的数据中挪开,看看藏在古代文献里记录的生活细节。

南宋的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了他的一个同乡“小民”。

这个人“朴钝无他技”,只能给宗族家卖力气,春米过目子。

每天的报酬是三十钱。这个人下场很惨。

他努力工作一年多,攒下了一万多钱。结果后来平白无故卷入了一起斗殴案,不仅被杖责,存款也被消耗如洗。

大家发现疑点没有,努力工作,一年多攒下了1万多钱?要知道,他这个工作是管饭的!

当然我们可以想象,一旦发生灾害,他一定是最先饿肚子的人之一,甚至有可能被当成“菜人”。

但是在太平年份,他这样的贫民,也是可以吃饱饭的。

古代江阴有个孝子,叫严斗林,他三岁丧父,母亲打零工养他。

他十一岁时,母亲瘫痪了,严斗林经常要去要饭乞讨。

严斗林成年后,开始卖力气挣钱,时不时买酒肉奉养母亲。

当然,酒肉肯定是非常珍贵的食物,所以才会记载一笔。

但假设,古代没有足够的人均粮食产量,严斗林这样的人,有可能长大吗?

还有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都会盛赞中国富庶,百姓殷实。

当然,仅仅看粮食产量,不能代表生活水平。

古代任何时候,普通百姓的副食都是奇缺的。

不仅缺乏肉食,因为缺乏保鲜和物流手段,新鲜蔬菜也只有收获的时候能吃到,咸菜是最常见的副食。

这里又引申出了一个现实,古代官府控制食盐用来获利,百姓经常用不起盐,导致很多人误以为食盐珍贵,古代人普遍吃不起。

实际上更多是用不起,而不是吃不起。

对古人而言,拿大量食盐保存蔬菜、鱼肉和水果,是刚需。

你没听错,很多时候水果也需要用盐来保存,而且是大量。

食用时甚至需要“以水洗之”,“拭盐令尽”。

而且我们也要认识到,清中期以后,中国人口暴增到三四亿,人均耕地面积陡降到两亩的水平,连明朝的一半都不到。

再加上罂粟种植占据了很多粮田,导致清末人均粮食产量一度不足200公斤。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人民陷入了极度的赤贫,饥饿开始成为萦绕着中华民族的一个梦魔。

那么清朝为什么会人口暴增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尤其是这个过程中。

红薯、土豆、玉米、南瓜这些外来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完的。

关于这个事情,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展开聊一下。

如果喜欢,记得关注转发一键三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10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