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办千叟宴, 三千名老人回家后却接连去世, 他们都吃了什么?

开卷于甲子2024-07-03 06:43:00  91

“朕今日效仿圣祖皇帝,举办千叟宴,众位远道而来,千万不要拘束,朕也与你们一同乐上一乐!”

乾隆效仿自己的祖父康熙举办千叟宴,结果老人们在回家之后,没多久都接连去世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乾隆给他们吃的什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千叟宴的由来

千叟宴的意思,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有一千个老人参加的宴席。该词首次出现是在清朝康熙年间。

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迎来了他的六十大寿。六十岁在古代已经是高寿了,并且自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发展至今,一共有一百九十三位帝王,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康熙活的时间更长。康熙对此很高兴,为了热热闹闹的办好这场生日宴,康熙他老人家决定举国同庆,邀请全国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无论是在朝为官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是六十五岁以上的都可以来参加,他还命人搭建了一条长达二十里的彩棚,从北京西直门一直到畅春园,用于招待这些老人们。

除此之外,还让礼部特意宣布这次皇上的六十大寿和以往不一样,朝廷官员们必须都重视起来,从三月初一到月末,要一直穿着官服以表重视,在此之前官员们的官服最长只能穿七天,可见这场宴会的重要性。

全国各地的老人们在接到这个通知之后,全都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这样的大场面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一路上是激动不已,感念皇上的恩德。

到了生日当天,康熙提前到达畅春园等候,以此表示他对臣民的欢迎,不得不说康熙真的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老人们也辜负他的期望,当天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来了三十三位,八十岁以上的五百三十八位,七十岁以上的一千八百二十三位,六十五岁以上的一千八百四十六人,面对如此强大的阵容,可把康熙给高兴坏了,毕竟老人越多,就越能证明皇帝圣明,治国有方才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老人健康无虞啊。

为了表示对臣民的爱戴和此次宴会的重视,康熙还要求自己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儿子孙子们,全部都来参加,在席上搀扶老人,替他们倒酒夹菜之类的。开席之前康熙特意致辞“今日是朕的寿宴,朕要敬列为臣工,敬天下的子民,敬给今天前来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了,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是你们俯首农桑才有了大清的盛世,朕,谢谢你们了!”在场的老人们听到皇上说这话,都感动的不要不要的,还有直接哭出声的,他们都为大清,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君王而庆幸。

这场宴会可以说是办的非常成功,京城上下热闹非凡,大家都很高兴。在经历了这一次的成功举办之后,公元1772年,康熙69岁,他准备提前庆祝自己的生日,于是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乾隆帝弘历也在这场宴会之中,他亲眼见到了千叟宴的盛况以及皇爷爷的风姿,这一次的宴会让年幼的弘历见识到了大清盛世,也更加崇拜皇爷爷康熙了。

据说这次宴会之后,全国都掀起了一阵尊老敬老的风,康熙不愧是一代明君,就连过生日这种看似铺张浪费的现象,都能为百姓们起到标杆作用。

二、乾隆再现千叟宴

康熙去世之后,千叟宴也变成了一段佳话,直到乾隆年间再重现大清朝。

公元1785年,当年那个跟在皇爷爷屁股后面的弘历已经变成了七十四岁的乾隆皇帝,在爷爷和爸爸的努力之下,乾隆皇帝从登基起,天下就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富足,乾隆也是十分的自豪,再加上他的第五代世孙出生了,五世同堂,天下安定,作为皇帝和一个老人,乾隆想要的都实现了,高兴的他想要庆祝庆祝,也玩一把普天同庆,于是就想到了皇爷爷举办的那场千叟宴。

就这样,大清朝的第三次千叟宴在京城正式举办了。

乾隆将日子选在了过年期间,想着大过年的大家都挺高兴,那他就再来添一把柴火,让气氛更热烈一点,确定了日子之后,就命人将这个消息传达了下去。

乾隆五十年的正月初六,这一天,紫禁城中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本就是张灯结彩的年下,因为皇上要摆千叟宴更加热闹了。宴席从乾清宫一直摆到了外面的广场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更是达到了三千人的数量,这还只是个概数,宴席一共摆了八百桌,这个人数和康熙比起来,只能说有过之而不及。

乾隆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也亲自给这些老人们敬酒,召见了这些老人之中一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对他们表示关怀慰问,还效仿康熙皇帝,让自己的儿孙们也跟着一起敬酒,以此表示皇室对国家安定的庆祝以及对这些老人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赴宴的老人中,甚至还有一位“跨世纪”的存在。那就是141岁的老人郭钟岳。

古代能活到六七十岁已经是不常见,这位老人居然活到了141岁,也就是说他是从明朝崇祯年间就出生了,经历过两朝更迭的骨灰级老人,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十分罕见的。乾隆得知这位老人也在,十分惊讶,连忙命人将他单独请到御前,敬了他一杯酒还和他单独交谈了一会儿。

为了纪念这位老人的高龄,乾隆专门找来纪晓岚让他为郭钟岳做了一个对联,大家都很高兴,甚至有人还提到康熙皇帝,说他当年举办千叟宴的盛况在民间流传多年,如今都是因为乾隆才让自己也享受到这皇宫里山珍海味的待遇,乾隆本来就把康熙当做自己的榜样,听到这话更高兴了,这场宴会办下来可以说是宾客尽欢,临走之前乾隆还给他们每人一块牌子,回到乡下后凭它可以到官府领十两养老金,既吃到了御厨做的饭菜,又能领到这么多的养老金,老人们更高兴了,一个个的喝的脸都红了。

三、第四次千叟宴

1795年,乾隆皇帝主动禅位,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

坐上太上皇以后的乾隆闲着没事干,想到自己是本朝第一位太上皇,不得庆祝庆祝,再想到康熙举办过两次千叟宴,秉承着“爷爷有的我也要有”的原则,乾隆决定再举办一次千叟宴。

这次的千叟宴和之前那个在年龄上有了新要求。要求六十五岁以上的三品官员和七十五岁以上的普通老百姓,毕竟已经是太上皇,年龄也大了,再找六十五岁以上的也不合适了。定好规矩以后,大清朝的第四次千叟宴开始了。

依旧是过年期间,正月初四这天,宴会隆重开始了,依旧是三千多名银须鹤发的老人们,在乾清宫内齐聚,他们拿着酒杯高呼万岁,庆祝太上皇高寿,大家和上次一样吃好喝好了,领着赏银回家了,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有很多老人在还没到家的时候,就已经死在了返乡的马车上,也有回家以后陆续去世的,这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皇上在饭菜里下毒了不成?

四、去世的原因

关于这件蹊跷事,民间的百姓们也是众说纷纭,甚至还有阴谋论说乾隆是万人之上习惯了,不允许有比他岁数大的存在,还有说他想长生不老,效仿诸葛孔明续命点天灯,用这些老人借命的,然而真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场盛宴太过豪华。据当时宫人记载的资料来看,那场宴会上不仅有各种山珍海味,还有热气腾腾的锅子。本来是乾隆考虑到天气冷,上个锅子人吃了身上能暖和一些。

但也正是因为天气冷,其他的菜肴在呈上来之后,都或多或少的冷了,要是平时在家提出热一热还行,但这毕竟是在皇宫里,皇上赏赐下来的谁敢挑剔,所以也只能冷着吃了,老人们的肠胃都比较娇弱,御厨也确实有手艺,很多平民百姓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些美味,面对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和珍藏多年的美酒,老人们只顾着填满自己的五脏庙,却忘记了自己年龄太大,根本消化不了这些,反而给身体造成了负担。

第二个原因则是天气和距离。因为这次规定的年龄提高了十岁,又是冬天,很多老人在家的时候一般都不出门,然而皇上邀请又不能拒绝,天寒地冻的来回折腾这一路,身体肯定都会出问题,但是由于要面见皇上,即使不舒服也都是硬撑着,想着等宴会结束了再回去看医生。结果到了皇宫之后,要守的规矩礼节太多了,除了皇上以外,还要给各个官员,以及皇子皇孙们行礼,各种礼节遵守下来,对身体简直就是巨大的考验。

强撑着参加完宴席之后,还要坐马车再回到离京城上千里远的老家,一路颠簸下来,身体哪里还扛得住呢,于是就出现了老人们陆续去世的情况。

可惜乾隆本来是好心,想让老人们能够享受一把,老人们一辈子能有面见圣上的机会,也很不容易,再多的困难也都克服了,只不过当这根紧绷的弦一旦放松,身体就像是倒塌的土堆,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总结

乾隆没想到自己好心办坏事,从客观角度来说,若不是他的好大喜功,爱做这些表面文章,估计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061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