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冰冷的铁窗,他一看就是10年。往日那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将领,已经成为了一个潦草脏乱的囚犯。
谁能想到这间牢房里关着的人,其实是被邓小平视为心腹大患的人物呢?
邓小平在指挥中原野战军作战的时候说:“只要歼灭了黄维军团,就是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原野战军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可以取得全中国的胜利!”
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获后,一直都被关押在这里,一直持续了27年。平时都是他一个人独处,少有人来探望他。
唯一一直坚持来看他的,还是被他那个“老实古板封建保守”的妻子。
妻子每次来都会劝说丈夫:“你说你要效忠他们,他们又何曾来管过我们一家人,只有共产党给了我们关怀和帮助……”
黄维的一生
黄维是老蒋手上的一张“王牌”。
1948年,淮海战役即将爆发前夕,蒋介石已经感受到风雨欲来的架势,未来扑朔迷离走向灭亡的命运。
他不肯放弃挣扎,亲自下令调任“王牌”部队的陆军第12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奔赴淮海前线。
黄维毋庸置疑是老蒋的“心腹”,他能有如今的地位,完全归于蒋介石的提携。
1925年,黄维离开家乡江西贵溪,考入了广州黄埔军校,成为第二期学员,由此跟蒋介石相识。后来更是投入蒋介石麾下,跟随参加了东征、北伐战争。
黄维展露的军事才能,让蒋介石升起了提拔之心,之后不断举荐,由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一直升到国防部陆海空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12兵团司令官。
黄维几十年戎马生涯,指挥和战斗经验丰富,他深知这是最后的决战了,自身的责任重大。他接到军令之后,第一时间整装赶往战场。
在信函中,蒋介石说:“为了减少后顾之忧,已经把令夫人蔡若曙和四个孩子送到台湾……”
黄维自知自己再无后退之路,明知胜利渺茫,还是只能光荣奔赴前线。
如今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百万精锐几乎都被消灭了,战争已无反转可能。
另一边,邓小平和刘伯承在部署战事,他们一致说:“歼击黄维为上策!”
在黄维率军进行紧急行动时候,刘邓带领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协同作战,重点狙击黄百韬军团,集中全部火力打徐州之敌,拉开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的序幕。
虽然黄维12兵团的12万兵力投入到战场当中,希望能缓解黄百韬军团的危机,但是战况打得十分激烈,战争进入胶着状态。
黄维兵团虽然胆大骄傲,但是多日行军疲惫,又远离后方支援,孤军奋战的作战力量不足,被解放军直接包围了。
这边黄百韬军团被全部歼灭,黄维被围困,李延年军团停在蚌埠不敢向前,黄维军团岌岌可危。
黄维最后的命运
毛泽东分析了目前的战况,将第二阶段作战目标瞄准在黄维军团上。
“黄维就算是一块硬骨头,也要拿下!”
凭借着这股“破釜沉舟”的勇气,刘邓大军主力围歼黄维,虽然作战计划已经定下,但是此战还是充满种种不确定性。
黄维率领的军队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装备更是先进精良,黄维本人的智慧才能更是卓越。
相比较之下,中原野战军的弹药不足,且兵员数量不足,这将是一场硬仗、恶仗。
黄维决定向蚌埠以北转移时,兵团已成热锅上的蚂蚁,士气低下,官兵无心恋战。
在这种高强度压力下,110师师长张运周率部起义,接着23师师长黄子华在阵地上也向解放军投降了。
军心动摇,黄维不但向蚌埠撤退未遂,反而被解放军团团围住。
黄维只好下达了“死守”的命令,实际上就是“守死”。
黄维部所守的阵地、村庄一个一个被攻占,守备部队,一营一团的被吃掉,包围圈愈来愈小,黄维兵团颓势已经无法逆转。
蒋介石接到前线情报之后,坐立难安,一边紧急让宋希濂兵团火速增援,结果被解放军击退,增援失败。
而另外一边杜聿明在永城的陈官庄一带,也被全面包围,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阵地接连瓦解,黄维、胡琏畏缩在掩蔽室里,等待了1个多月后,已经到了垂死挣扎的时刻,黄维准备率军突围。
没想到黄维的军队被一击即破,只能乘坐着装甲车慌忙出逃。
东风助阵,黄维乘坐的装甲车在紧急时刻竟然发生故障,不能动弹停在公路上,目标极其明显。
黄维急忙跳下装甲车,简单乔装打扮之后,夹杂在溃逃的散兵中奔跑,结果还是被阻击的解放军活捉。
当即黄维掏出安眠药片正往嘴里扔时,被解放军战士发现,从他手里夺下安眠药片,黄维便被押入俘虏营。
由此一代名将终究是难逃阶下囚的命运。
黄维的执着
黄维不愧是蒋介石的“心腹”,即便是被关押起来之后,仍拒绝在给蒋介石的劝降信上签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俘虏的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及各军长都在信上签了名。
黄维拒不配合,不愿意交代任何情报,甚至在给他拍照的时候,态度极其恶劣。
在黄维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大批曾经参加战役的官兵和指挥员都提议不要给他治疗,但是共产党还是以人情关怀,让他入住解放军医院,积极治疗他。
黄维得了五种结核,肚里大量积水,周总理多次询问他的病情,指示一定要全力抢救。
甚至还给他请了北京专家治疗,专门拿了一笔外汇给他到香港,买抗生素。
为了保证他生病的营养,四年时间里每天都给他提供一斤牛奶、两个鸡蛋和三两猪肉。
当黄维在精心治疗下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后,他在战犯监狱上散步,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但是会问护士说:“我这几年治病花了多少钱?”
当他听说了自己的医疗费用之后,陷入了沉思,如今他也算是一穷二白,根本无力负担起这笔医药费。
但是共产党从未向他索要钱财,也没有在精神与肉体上对他进行惩罚。
黄维心里泛起了涟漪,牵挂着在海峡另外一边的妻子和孩子。
黄维不知道的是,在他被俘获之后,蒋介石第一时间宣布黄维壮烈牺牲,甚至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
宁愿逢场作戏,也不愿意积极营救。
蔡若曙不愿意相信,但是只能跟随着他们一起到了台湾生活,她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生活,心里一直挂念着丈夫,她心里有一种直觉:“黄维没有死。”
后来,蔡若曙悄悄回到了大陆,打听丈夫的消息。后来更是带着孩子回到上海生活,定居下来。
20多年后的一天,一位50岁的白发老夫人在监管人员带领下来到黄维身边。
当看到妇人的那一刻,黄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若曙!”
黄维简直震惊得不能自已,精神几乎失去控制,他想喊,喊不出来,想说,说不出来,她和孩子们怎么样了?
蔡若曙满眼热泪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丈夫,丈夫的身体状况出乎她的意料,相比带着孩子历经坎坷的她,丈夫除了脸上多了几道绉纹外,身体结实,行动敏捷,根本就不像60多岁的老人。
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蔡若曙娓娓道来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
她带着孩子在台湾生活的时候,如同泡在苦水里。刚开始他们还念在丈夫的恩情和牺牲,对他们有几分照顾,几年后就漠不关心了。
蔡若曙又告诉他,是共产党,毛主席救了他的全家。
四个孩子都是在上海上的高中和大学,孩子们都是拿着政府助学金念书的。
老大黄新在南京金陵大学,老二黄理进了杭州浙江大学,老三黄敏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老四黄慧南在南京读高中。
与妻子的见面让黄维彻底陷入了迷茫当中,他在战犯管理所是“抗拒改造”“顽固不化”的代表,他不愿意揭发蒋介石的罪行,甚至还在维护他。
但是在妻子来到之后,他接收到了外面的消息,心里由衷产生了疑问:“自己这么做真的值得吗?无情无义的人真的值得他卖命吗?”
他心里或许已经有了答案,之后黄维积极参加改造,思想觉悟不断提升,甚至在监狱里发展了自己的爱好,搞起了“永动机”。
1975年,黄维被特赦出狱,担任文史委员。
夫妻俩终于在分别了27年迎来了团聚,蔡若曙泪流满面。
眼看着幸福生活即将开始,蔡若曙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
或许是长久以来思念丈夫成疾,她每天都不能让丈夫离开自己的视线,每天送他上班、在门口等他下班……
虽然丈夫没有说过任何抱怨的话语,但是蔡若曙清醒的时候还是感到十分自责,最后选择躺进湍急的河流,结束充斥着辛酸苦楚的一生。
可怜又可叹,蔡若曙对黄维的爱矢志不渝。
黄维心里万分自责,这一生他都亏欠妻子很多。
此后,黄维再也没有结婚,而是一心投身在科研工作当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2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