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这条流淌千年的古老水道,不仅是一条沟通南北的经济命脉,更是一条承载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文化长廊。因运河而生的非遗,在运河沿线城市生根生长,不断壮大,蕴含着勤劳与智慧的精神内涵,连接着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记忆,生生不息、共生共融,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江苏段是大运河全线通航里程最长、运输最繁忙的航道,也是大运河沿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数量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利用率最高的区域。这里的非遗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美食、手工艺、戏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江苏匠心之美和苏派人文气韵。
淮扬菜,作为江苏最广为人知的非遗之一,以清淡见长,味和南北,既典雅又质朴。苏州的金砖、扬州的玉雕和漆器、常州的梳篦等传统手工艺品,展现了运河沿线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运匠心,通过运河“北上”,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技艺的交流传承。昆曲、苏州评弹、扬州清曲等戏曲,韵味声腔和声声丝竹,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丰富着运河沿线百姓的文化生活。
这些非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情感连接的纽带,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例如,在江苏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非遗展演成为人们团聚、欢庆的重要方式,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些非遗也代表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它们是大运河沿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比如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竹泓镇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匠人们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造出的木船轻盈灵巧、坚固耐用。这种技艺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出行和劳作需求,更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智慧。
这些非遗在不断创新和活化中呈现出新的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专门设有与大运河非遗相关的文化园;已举办多届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专门设有非遗主题的展览;江苏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增强非遗的融入性、互动性和代入感。古老的非遗成为运河文明延传至今的生动见证。
这些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的历史,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载体。在传承中激活历史记忆,在发展中凝聚精神力量。它们的传承、发展及承载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人们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与此同时,大运河沿线众多非遗中蕴含的勤劳、智慧和坚韧的精神品质,也成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精神养料。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这些非遗,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也是保护大运河、赓续千年文脉的应有之义。(范杰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1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