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中美两国2024年第一季度各行业创造的GDP数据汇总表,可大致分为实体经济部门,服务业部门。其中,农业、采矿业、制造业都是中国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些均属于可贸易品。
可贸易品的价格虽然也会因为关税、部分商品的进出口限制、供求关系、货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一样,但整体价格的波动性还是相对较低的。即便美国境内存在着高通胀,美元指数强势。
但依然不能阻碍中国实体经济远超美国的事实。网友们再仔细看看那个图,建筑业也是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港口、铁路、公路、楼房、水坝等基础设施只能在本国境内建造。
不能直接进口的影响——这就属于“不可贸易品”了,它们的价格以及由此带来的增加值就可以被扭曲。用现在的时髦用语就是“内卷”,只是这个卷,在美国不是让物价下降,而是越来越高。
这就出现了令很多网友感到无比剧痛的奇葩现象,明明中国人建造的铁路、公路、河道、港口、桥樑、机场、高楼等是美国的数倍,甚至是十倍,但美国建筑业创造的GDP却远超中国。
还有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信息和技术服务,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等在内的各种服务业,也是因为它们的不可贸易属性,让美国的各大服务业创造的GDP都超过了中国。
据称,单个美国人的食品消费量的确超过了中国。即便他们都是大胃王,人均消费量最多是中国人均的2倍吧,实在不行放大至在3倍也可。与中国人口规模的优势对冲后,两国餐饮业的产出也应旗鼓相当啊。
但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国住宿和餐饮业创造的GDP却高达2346亿美元,是中国同行业产出的3.4倍——按人均计算,得是十几倍了。美国人都是外星人吗,胃口这么大?显然是不合理的!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美国人太重视服务,只要涉及到服务类的商品售价必然远超中国。有网友因此询问:既然美国人可以将服务业这种不可贸易品物价卷的很高、很高,那我国为什么不效仿呢?
是啊,中国为什么不将服务价格内卷上来呢?
服务业的价格是转高,还是被抑制住,一方面取决于劳动力数量和就业岗位供求之间的匹配度。在中国,拥有接近8亿的潜在劳动者,政府部门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扩充就业岗位数量。
当企业主开出100个就业岗位,却迎来近1000名求职者的时候,劳动力就变得不值钱,除非某人是稀缺资源,才能获得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薪酬。而美国正好相比,他的空缺岗位超过900万,但失业人口数量却只有600多万。
另一方面是对服务业的定位差异。我国强调虚拟经济和资本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美国却强调服务业“在容纳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能提供较中低端制造业带来更多高薪岗位和利润”,丝毫不关心中低端制造业的外流。
服务业价格卷高,势必会激励劳动力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美国劳工部每次公布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核心贡献者都是服务业。即便在空缺岗位数量,大于失业人口数量时,也有很多求职者。
宁愿继续找工作,也不太愿意进入到制造业。他们希望进入到利润水平更高的服务业,也希望进入到利润水平很高的高端制造业中去,但可惜的是:他们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达不到波音、苹果的需求。
价格卷高后,高收益的服务业将大量原本从业于制造业的就业人员吸走了,导致美国制造业“脱实入虚”——大量利润低的中低端制造业被迫外迁,只保留少部分高利润制造业,这是美国经济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
但咱们中国,暂时无法做到!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口规模更大,需要保留数量更多的产业,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我国还没有完成产业转型和升级,高端制造业规模有限。
如果也像美国那样把服务业价格卷的更高,在我国高端制造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背景下,大量中低端制造业又流出去了,那么中国经济还如何全面提升呢?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中国国情,决定了不能够将服务业价格卷的过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既然不能过快的卷高,也可以缓慢的卷高啊,可现实却是“经常卷低了”,这反而造成了我国大量人员收入提不上来的难题。
居民收入提不上来,消费自然也提不上来。消费提不上来,国内市场就起不来,国内市场起不来,那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就无法“充分内循环”,于是:高达依赖出口,以至于被诋毁产能过剩了。
最后回答某网友的提问:
我国大量行业的产出远超美国,可创造出来的GDP为什么不是远超美国呢?除了前文提到的价格“内卷”因素外,主要是因为:GDP是增加值,是产出剔除投入后的剩余部分。价格卷高后,增加值就更多。
中低端产业的投入很多,按市场价格核算的产出却是有限的,增加值自然也有限了——竞争激烈,无法在市场谋取超额利润。10个中低端产业的实际产出可能很大、很大,但带来的增加值却抵不上美国的1个苹果公司。
增加值,不等于利润,但却可以利润作为侧面衡量因素。我国那么多手机厂商创造出来的手机数量远超美国苹果吧,但美国苹果公司的利润却超过“全球所有其他手机厂商之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