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巨大! 央行这是要干啥?

辰茹资本2024-07-01 23:11:09  139

规则不清楚,就会引起无限猜测。

7月1日,央行宣布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市场立马炸了锅,解读相当多。

1、一种观点是,这是要打爆债券多头。

最近资产荒太严重了,大家一窝蜂的涌入债市,专卖长期国债,把长债收益率压的非常低。

这种趋势下,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投机资金,并且很多都加了高杠杆,来押注债市继续走牛。

其实关于大家抢债券,央行早就提醒了,尤其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之前,央行一再喊话给市场降温:大家要冷静啊。

而且,央行行长在陆家嘴讲话时候,也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没用,投资者照样抢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

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操作。

具体来说就是:央行从市场上借入长期国债,然后把借来的国债在市场上卖出,从而希望打压长债价格,拉升国债收益率。

效果也很明显,盘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2%下方回升至2.24%上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43%下方回升至2.45%上方。

有一个问题,央行为啥要压低长债收益率呢?

买长债,翻译过来就是,避险。

大家对近期经济形势不看好,都想买入长债,希望资金安然度过短期的经济低迷。

但是资金都去买长债了,谁来投资,谁来消费,谁来拉动短期经济?

所以,还是要采取行动,让大家把钱花在当下,而不是攒着留给未来。

这个逻辑其实也有一些BUG:

第一,市场抢国债,只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所以人为地抬升长债收益率,治标不治本。

如果大家真不看好短期经济,你把长债收益率拉升了,我更愿意买了,毕竟收益率又高了。

第二:今年我们发行了一系列超长期特别国债,收益率都很低,都比市场利率低。

这样可以解释是,大家对这些国债特别认可,而且由于收益率都很低,国家付出的利息也减少了很多,极大地降低了利息成本。

从债务的角度看,债券利率下降,有利于缓解债券负担。

所以说,国债利率下降,而且标售国债得到市场追捧,这绝对是好事。

差的情况是,你国债收益率再高,市场就是不买,财政部想发行国债都发行不出去,比如当年的“欧猪五国”、俄罗斯等等。

一句话,国债利率下降,有利有弊。

我们认为,现阶段,国债利率走低反而更有利,因为即便长债利率拉高了,作用也不大,顶多是金融市场层面受影响,金融逻辑不会向实体经济传导。

花大代价去拉低长债利率,没有必要。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操作呢?

2、第二种观点:先探探路,马上要无锚印钞了。

央行从一级交易商上“借”债券,其实就相当于“买”债券。

现在央行可以“融券做空”,那么以后就可以“融资做多”,到时候你不能说我破坏了规则。

而融资做多就是,央行直接在市场买入财政部发行的债券。

注意,这是在规则边缘游走,或者说试探规则的底线。

因为我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地方债。

这指的是,央行不能像其他金融机构一样,直接在一级市场参与国债标售,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现在央行可以在市场从机构手里买入债券,那么以后它就可以从财政部手里买入债券。

这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关键逻辑就是:现在我可以这样做空,以后我做多的时候,你也不能说我破坏了规则。

3、其实,央行买国债这个事情,早就给市场打预防针了。

今年4月23日,财政部早上发文,央行深夜发文,表达同一个意思:央行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

但是,当时的关键词是:央行、二级市场、买国债。

而且,还强调,央行二级市场买国债,是货币政策工具,不是QE。

但是,如果按照欧美国家的定义,只要央行在公开市场,直接参与国债买卖,就叫量化宽松。

因为这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

但是,在我国,这不叫量化宽松,当然也不叫财政赤字货币化——官方口径。

央行二级市场交易国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顶层设计已经规划好了。

4月23日两篇文章都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4、看出来没?照这个趋势发展,央行可以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时买卖国债了!

学术上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MMT和QE。

有了央行的兜底,国债根本不愁发行不出去,想发多少国债,就能发多少国债。

央行直接印钞,“无节制”(注意定语)的给财政提供融资,会有哪些影响?

理论上的结果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起飞,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因为财政政策导致市场有效性下降),通货膨胀飙升,本国货币崩溃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理论,欧美国家都实践过,就那层膜的事情,破了就破了。

关键是什么?央行资产负债表会不会急剧扩大!

我国的事情不好说,但是欧美国家是有先例的,我们可以看看他们。

欧美国家自从实施量化宽松后,央行资产负债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飞冲天。

美联储从9千亿美元直接飙升至9万亿美元,欧央行从1.3万亿欧元飙升至8.8万亿欧元,日本央行从110万亿日元飙升至760万亿日元。

短短十来年,欧美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飙升了7倍-10倍。

根据欧美日的经验,央行买国债太容易了,但是卖国债太难了,所以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一直迅速膨胀。

吃到嘴里的肉,谁都不想吐出来。

5、之前欧美大搞QE,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为何没见通胀?

是不是经济学理论错了?不是。

过去十几年,是全球化最好的时代,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最廉价的商品,而且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全覆盖了他们释放货币带来的需求。

所以,由于中国的加持,欧美日国内的通胀并没有上升,但是资本市场规模一飞冲天。

纳指飙升了10倍,日经225飙升了3.5倍,德国股市也涨了3倍。

6、欧美日全球三大央行如此滥发货币,货币为何没崩盘?

这个也容易理解。

首先,货币崩盘的一层含义是,货币发的多了,但是东西没怎么变,所以货币贬值了。

美元、欧元、日元,属于世界货币,虽然是这三家央行发行的,但是全球都通用。

更关键的是,这三种货币不只局限于这三个地区,它能够进入全球各个国家,比如韩国、东南亚、南美洲、非洲,当然还有中国。

对于欧洲、美国、日本这几个局部来说,他们过去货币超发确实非常严重,但是如果考虑到更广阔的地区,尤其是经济飞速发展,生产急剧膨胀的中国,他们货币超发的压力都被消化了。

其次,汇率是一个相对概念。

过去十几年,美元货币超发,欧元货币超发,日元货币也超发等等,大家都同步超发,同步贬值,但是反映到汇率上,变化其实不大。

而且,大家别看数据上,欧美日央行货币超发严重,实际上横向对比起来,这三家央行还算是有“节操”的,其他国家货币超发更严重。

所以,美欧日的汇率在过去十几年才显得变化不大。

7、注意一点,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同步,对汇率来说,非常关键。

比如最近一年,日元汇率都快爆掉了,为什么?因为日本央行跟美联储和欧央行背道而驰,不再像以前那样同步。

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很清楚,欧央行和美联储都在缩表,但是日央行仍在扩表。

这种情况下,日元不贬值,谁贬值?

如果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不可避免,那么需要思考一下:

1、未来有没有其他国家为我们提供廉价商品?没有的话,那么通胀怎么办?

2、如果欧美日主要央行不跟我们配合,比如我们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的时候,他们收紧,那么人民币汇率怎么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4192.html
0
最新回复(1)
  • 闲趣居士2024-07-03 17:47
    引用1
    借过来,到市场卖,这不是做空吗?为啥呢?做空有啥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