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清朝试图和平统一台湾, 郑经却得寸进尺要独立

麒阁天下事2024-03-26 18:30:36  6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将其列为明朝土地。

然而在郑成功去世后,清朝康熙皇帝试图和平统一台湾,却遭到了郑成功儿子郑经的拒绝,并且还要“独立”

这一历史事件与今日的台湾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当年郑经为何要独立?康熙皇帝又是如何处理此事呢?

神秘的东海宝岛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居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交会处,是中国第一大岛,远古时期台湾与亚洲紧密相连,有着十分紧密的地缘关系。

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台湾的古籍可追溯到《尚书·禹贡》的“岛夷”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带领上万士兵出海寻找夷洲、亶洲,夷洲便是今天的台湾。

孙权派士兵前往夷洲,也成为了大陆汉人第一次开辟台湾的军事行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时期,台湾的名字也变成了“流求”

隋朝时期隋炀帝曾三次征讨过流求,第一次是在公元607年,由于语言不通,所以只能无功而返,第二年隋炀帝又命令朱宽去流求群岛劝降。

朱宽找了一个懂得流求语的向导,并且非常熟悉路线,很快就找到了琉球岛,然而他们却遭到了流求人的拒绝。

接连两次的失利让隋炀帝心生怨恨,于是在公元607年隋炀帝派陈棱、张镇州率军对流求进行军事行动。

唐朝时期,汉朝人开始向东迁徙,由于航海技术有限,最终只在澎湖列岛扎根定居,也正因为这次迁徙,为台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到了明朝时期,台湾面临着荷兰殖民者的侵占,公元1600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开始了向外扩张。

他们对于台湾这块风水宝地垂涎三尺,早在1604年,荷兰武装舰队就在韦麻郎的指挥下,开始在澎湖岛“伐木造房”

当时福建沈有容负责驻守澎湖,之后双方爆发了冲突,荷兰军队寡不敌众最终撤出了澎湖,1622年,荷兰军官雷约兹指挥东印度公司的17艘武装商船,抵达澎湖岛的马公港。

荷兰人在澎湖抢劫了600多艘中国渔船,并强迫他们为其建造防御工事,荷兰人在澎湖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活水平。

当时福建巡抚南居益奉明朝皇帝之命,派出水军登陆澎湖和白沙岛与荷兰殖民者发起进攻,荷兰人眼见自己和明军力量相差悬殊,权衡后选择率军逃跑。

心不死的荷兰人并没有放弃台湾,他们骗台湾人停船休息,荷兰人在今台南市建造了城建堡,这里面生活了大约有几千名荷兰人,他靠着收买拉拢部落首领,从而在此建立居住地方。

渐渐的殖民者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荷兰人利用各个部落的矛盾,逐步瓦解他们的实力,很多部落人都遭到荷兰人的毒手,不仅失去自由还被利用征服其他部落。

1636年,荷兰人对琉球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将岛上剩余的男子和女人都当成了奴隶。

荷兰依靠自身优势,殖民台湾38年,期间无数百姓都死于毒手,他们一直渴望大陆的救援。

郑成功收复台湾

在台湾被荷兰人侵占期间,大陆也遭到清军的入侵,公元1646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军扣押。

得知此事后的郑成功收编父亲旧部,以厦门和金门为基地,扛起了东南沿海抗清的大旗,也成为了南明后期主要的反清力量。

郑成功面临的土地稀缺和粮草不足的处境,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郑成功率领17万海陆军队,与浙江的张煌言部会师,共同挥师北伐。

北伐军初战告捷,连续取得了顶海关、瓜州和镇江等战役的胜利,一度逼近南京城下,然后由于军队实力的悬殊,最终南京之战失败了,他们只能回到厦门。

公元1659年,郑芝龙的旧部何斌从台湾偷渡到厦门,向郑成功献出了台湾地图,此时正是清朝顺治皇帝离世,清朝围剿松懈的时候。

郑成功决定此时出兵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郑成功带领25000人,舰船400余艘,先后经历了三重难关:渡海登台、历经两场海战、历经三场陆战。

横跨160海里后,与拥有世界一流海军舰队的荷兰殖民者对抗,可以说东征台湾的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然而郑军凭借这火攻战术、狼群战术,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

最终在1662年荷兰签订了签订投降书,结束了对台湾的占领,从此台湾人民摆脱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郑成功凭借收复台湾也成为了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主要是为了复兴明朝,可最终未能如愿,在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儿子郑经继承了他的位置。

郑经拒绝归顺清朝

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儿子郑经即位继续统领台湾,之后由于郑经和舒服郑世袭在争夺权力上出现了内讧,政治上也是越走越远。

郑经将重心转向经济和文化发展上面,他着手发展农业经济,并雇用了大量的农商人才,还鼓励人们积极从事手工业和出口贸易,同时在军事上面,他还引入了西洋的火炮。

当时英国和西班牙先后派人来到台湾,郑经允许与其通商,但拒绝西班牙经商,郑经退守台湾后,试图通过贸易来提升国力。

日本的德川幕府也是郑氏王朝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的贸易在康熙四年到康熙四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而清朝由于当时国内存在很多棘手问题,对于台湾还不能进行武力征服,最好的方式就是派出使者说服郑经归顺清朝。

郑经也不想和清朝发动战争,他们急需喘息的机会,为了减轻压力从而选择同意和清朝谈判,在谈判时清朝代表要求交出台湾人迁回内地,并剃发易服时,遭到了郑经的拒绝。

然而清政府要求必须遵守这些条例,至此双方谈判没有成功,并陷入了对峙的局面中,清政府眼看谈判不行,于是派军队占领了厦门、金门和铜山等地。

当时郑氏家族在大陆沿海的主要岛屿都被清军占领,郑经的部队没有办法只能逃到台湾,清军也是乘胜追击,可中途遇到了台风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之后康熙皇帝长大亲征,他特别想收复台湾,但不想用武力收复,于是继续采用谈判的方式,他派出孔元章远赴台湾进行谈判。

康熙皇帝承诺只要郑经同意回归,那么就封他为王并继续坚守台湾,不过郑经还是坚持不剃发,可在康熙皇帝眼中,不剃发就意味着没有归顺的诚意,于是这一次谈判又失败了。

康熙眼看谈判无果后,便绝绝对武力克台,不过朝廷中还有很多人反对武攻台湾,直到康熙二十二年郑经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克塽即位,岛上争权夺利的人有很多。

康熙眼看时机成熟,于是便开始收复台湾。

康熙收复台湾

1682年,康熙让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在任职后就迅速开始征兵训练,历时8个月的准备工作,福建水军可谓是万事俱备。

1683年施琅带领两万名福建水军,浩浩荡荡的奔赴澎湖列岛,台湾名将刘国轩带来精锐水师在澎湖列岛严阵以待。

当时整个澎湖列岛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这场战斗一共打了7天7夜,最终以福建水师大胜而告终,这场战役共毙伤郑军12000人,俘5000余人,击毁、缴获战船190余艘。

刘国轩眼见大势已去,率领残余部队从北面吼门退往台湾,澎湖各岛郑军都向施琅投降。清军阵亡329人,伤1800余人,船只无一损失。

施琅在战胜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进攻,而是采取攻心战术,让郑氏政权从内部瓦解,他在澎湖下令禁止杀害平民百姓,并给战俘食物、衣服送他们会到台湾。

当军队失败的消息传到台湾后,瞬间人心惶惶,有的将领提出了攻占菲律宾,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实现。

之后清军登上台湾,郑克塽宣布投降并选择剃发,至此郑氏政权彻底灭亡,台湾首次纳入到了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纳入清朝版图,使得中国对台湾拥有了主权上的依据,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康熙帝坚持收复台湾的决策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经济利益的考量、政治与军事战略的需要以及民族情感的表达与共鸣等,这一点也为后世树立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典范。

总结

如今历史的车轮再一次转动,我们不会像清政府一样任由郑经“独立”意识发展下去。

参考信息

澎湃新闻《“台湾”这一名称由来,你真的知道吗?》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8280689

澎湃新闻《清政府收复台湾始末》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4554

人民咨询《郑成功从未开创所谓的“东宁王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342979393372546&wfr=spider&for=pc

环球时报《民进党大搞“转型正义” “郑成功托梦”要向原住民道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814.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