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近郊的“克罗库斯城”音乐厅遭到恐怖袭击,此举彻底激怒了俄罗斯,从22日以来,俄军对于乌克兰的打击呈几何级数上升,根据统计目前俄军每天对乌克兰发射的各类导弹、自杀式无人机、滑翔炸弹等武器超过140枚,已经接近每天150枚的俄军对乌空袭最高记录。而在俄军的猛烈轰炸之下,北约“纸老虎”的本质暴露无遗。
(俄军出动大量图-95轰炸机,密集轰炸乌克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斯科音乐厅遭到恐怖袭击后,俄罗斯目前已经把俄乌冲突从“特别军事行动”直接升格为“战争行动”,普京再一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直接宣布俄罗斯进入“战时状态”。由于俄罗斯重新把俄乌冲突定义为俄乌战争,因此俄军最近也放开手脚,开始对乌克兰的各类民生设施、交通枢纽、能源基地等要害目标发起大规模攻击。
(俄军已经把大量的老式普通航空炸弹改装成为带有折叠弹翼和卫星制导系统的滑翔炸弹,虽然精度只有7~10米的水平,但“精度不够,威力来凑”,还是相当可靠实用)
最新报道显示,3月27日,俄罗斯空天军出动多达15架图-95战略轰炸机,对乌克兰库拉霍夫斯基方向上的北约雇佣兵基地发起了猛烈轰炸,报道称,俄军图-95满载FAB-250型航空炸弹,对北约雇佣兵基地发起地毯式轰炸,俄罗斯政治学家鲁斯兰·奥斯塔什科透露称,“空天军的猛烈攻击让外国雇佣兵无处可逃。FAB-250炸弹的威力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雇佣兵已成为俄罗斯打击的重点目标。”在哈尔科夫,法国雇佣兵再次成为俄军俘虏,哈尔科夫已经成为法国雇佣兵的“死亡之地”。而且除了法国雇佣兵外,在乌克兰作战的波兰雇佣兵也遭到重大伤亡,根据报道波兰准将亚当·马尔扎克最近也死于俄军轰炸,波兰方面已经证实马尔扎克的死亡,而他应该是迄今为止北约在俄乌战场上阵亡的,军衔最高的军人。
(俄军FAB-1500改装的滑翔炸弹,这种1.5吨的巨型炸弹杀伤半径足足有100米)
应该说,在莫斯科音乐厅遭袭击之前,俄军对于乌克兰的打击一直停留在“特别军事行动”层面,具体而言,就是说俄军对于乌克兰境内目标的打击始终相当克制,这才让北约给予乌克兰的大量武器装备得以顺利交付给乌克兰军队,如今恐怖袭击的枪声彻底炸醒了俄罗斯,所以俄军也开始放开手脚,对乌克兰发起全面打击。
(乌克兰全境遭到俄军猛烈轰炸)
根据报道,乌克兰位于利沃夫地区的大型天然气储备中心最近遭到俄军轰炸摧毁,这个储备中心的规模是欧洲第二大,其储备高达170亿立方米,相当于德国全国的天然气储备量!除此以外,第聂伯河水电站、扎波罗热重工业园区以及哈尔科夫的发电厂等目标都遭到俄军猛烈轰炸。在俄军的轰炸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普京用一枚导弹试出了北约的底线。”
(图-95MSM发射巡航导弹)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当地时间3月24日,一枚俄罗斯导弹越过波兰与乌克兰边境,在波兰上空飞行大约39秒后,又飞入乌克兰领空,并最终命中乌克兰西部的一个目标。按照北约国家的“集体防御”规定,一旦北约成员国遭到武力威胁,将视为对北约全体的威胁,全体北约国家都需要出兵帮助遭威胁的盟国作战。按照这个规定,波兰完全可以当场击落俄罗斯导弹,因为北约会为波兰的行为“兜底”,何况俄罗斯导弹确实也越过边境飞入了波兰领空,即使波兰把它打下来也合理合法。
(马克龙说要出兵乌克兰,但盟友们似乎并不买账)
要知道不久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威胁称北约正在考虑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与俄军正面作战,波兰是最积极响应法国的北约国家,没有之一,而且波兰在几天前刚刚被俄军炸死了一个准将,可以说波兰是最有动力直接按照北约盟约规定,派兵乌克兰,与俄军作战的国家,但是波兰既没有击落该导弹,也没有告知北约,而是选择了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然后向俄罗斯提出了外交抗议。
(波兰历史上3次亡国都和俄罗斯有关,看来他们还意犹未尽)
这一操作已经毫无疑问地说明,波兰虽然嘴上嚷嚷得凶悍,但对于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在事实上并没有信心,波兰担心一旦真的击落了俄罗斯导弹,真的会遭到俄罗斯的远程导弹打击,而到那个时候,北约反而并不一定真的出兵来“救”波兰。而且面对俄军猛烈的空袭火力,以往最积极号召援助乌克兰的北约国家,也都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例如,3月26日,英国国防副参谋长罗伯特·马戈万承认,如果和俄罗斯作战,英国撑不过两个月。英国曾经是援乌最积极的国家,如今英国都开始打退堂鼓,也难怪波兰会丧失对北约的信心。
(北约官兵会愿意钻俄军的火网吗?)
如今俄军通过猛烈的进攻,已经戳穿了北约纸老虎的本质,就连作为北约盟国的波兰都已经感受到岌岌可危,而援乌最积极的英国开始打退堂鼓,至于美国则是从去年11月开始就已经中断了对乌克兰的各项援助,可以说,北约放弃乌克兰只是个时间问题,至于马克龙所谓的派遣法军进入乌克兰,不过又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