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大眼的朴朴也叛变了?

菜根2024-06-20 18:47:10  65

前段时间,网友A在小红书上连发十多篇帖子说“朴朴通过恶意比稿,白嫖广告创意”,铁柱全程吃瓜:

这是个“由爱到恨”的曲折故事。

今年年初,朴朴超市发起一项招标,想通过比稿,招全年创意周边的广告商。

比稿内容包括朴朴2024全年20个周边产品,预算100万左右,评比考量三维度:

选品、创意、价格。

有六家广告公司报名,A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激烈的角逐,该公司在“选品”“创意”两个环节脱颖而出,20个产品里,有15个成功入选,可以说优势非常明显。

合作应该是稳了。

但让A没想到的是,朴朴方面突然没了消息。长时间追问下,对方给出了理由,大意是:

经过考虑,原先比稿的创意、选品环节作废,现在只比价格。

好比一场主打颜值的“选美大赛”,比到一半主办方突然告诉你:咱不比五官身材了,就比谁穿得少。

其实,如果故事在这里结尾,也只能说是落入了俗套。乙方们见多识广,不管是陪标还是其它,都见怪不怪了。

这个故事它清新脱俗在,反转再反转。

不久后,朴朴方突然又找到A,表示想合作一个名为“龙虾季”的活动,体量大概12万元。

这个“龙虾季”活动,在之前的比稿中有涉及,A做过方案,于是欣然接受。

之后,双方在微信上确认合作,项目进入了常规流程,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修改、样品制作,方案接近定稿。

然而就在这时,朴朴方面再度突然没了消息。

又是一波长时间的追问,可这次连一个像样的回应都没有了,只是隐约透露:

双方合作终止。

A怀疑,是自己揭过朴朴的“短”,才导致合作破裂的。

在展开双方“龙虾季”项目合作时,A意外发现,朴朴另一个“榴莲季”活动准备使用的创意,是自己在“比稿竞赛”中的设计方案。

用了他的“榴莲季”设计,不跟他合作就算了,甚至连招呼都不打,有“骗方案”的嫌疑,随后就主动提醒了朴朴。

紧接着,就传来了合作终止的消息。

A觉得朴朴的吃相有些难看。

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主动沟通,但几轮聊下来,并不顺利。

首先,朴朴负责对接的营销部门,一直推卸责任,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主要负责人出面,其次,维权事件发生后,也没人处理,一直放任舆论发酵。

协商时,A估算相关花费(人力物力)早已过万。但朴朴最初愿意给到的补偿,只限于当初样品的制作成本费用:

总计600元。

A说,自己合作过很多大厂,也有因为意外,取消合作的情况,但大厂一般都会补偿包括人工、材料在内的所有费用:

“像朴朴这样‘补偿’的,第一次见。”

钱还是小事,最让他不能理解的是,据说以前朴朴给乙方的感觉并不是这样的,但这次合作让他觉得朴朴:

有点草台班子。

2

其实,朴朴的供应商中,感觉朴朴“变了”的人,不止广告供应商A的公司。

年初朴朴“涨配送费门槛”的时候,我们写过一篇《2024,朴朴进入生死竞速》,评论区有不少自称“朴朴前供应商”的读者留言。

有人觉得:

朴朴现在更看重利润率了。

作为供应商,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供应商要配合朴朴越来越多的促销活动,不断压缩商品的供货价格。另一方面,还得应付朴朴繁琐的流程,一不小心就要被罚款,拒收。

加上仓储、运输、调货等内部费用的上涨,直言:

退出令我一身轻松。

看到这,铁柱有些唏嘘。记得在几年前,加入朴朴,才是不少供应商眼中“一身轻松”的选择。

与传统零售企业相比,朴朴初期有两个深得供应商们追捧的政策:

一是不收取“通道费用”

二是“不退货”政策。

“通道费用”指供应商为了争取渠道向零售商支付的各种费用,常见的有“进场费”“广告费”等等。

相比之下,朴朴超市对供应商的收费,只有物流费(包括仓储、运输、调配)一项,通常在3%-5%之间。

相当于为供应商减少一大笔成本开支。

“不退货”如字面意思,除了不合格商品,朴朴不会因滞销要求退货。

同时,朴朴用户基本上是手机下单,商品销量统计精准,意味着,供应商可以提前制定生产计划,省去了过量生产带来的仓储,损耗等费用。

相当于进一步为供应商减少成本。

更关键的是:

供应商进入朴朴的门槛,也相对较低。

最初,朴朴主攻福建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是沃尔玛和永辉,相比之下,沃尔玛80%的商品来自统一采购,供应商万年不变。

永辉历史悠久,各大供应商关系盘根错节,进入壁垒高,这几年,永辉高层也在有意识的解决这个问题。

朴朴作为新秀,招投标公开透明,基本上没有历史问题。

门槛又低,又能多赚钱,在供应商眼中,朴朴可以说是“浓眉大眼”,越看越爱。

于是大量供应商涌入朴朴,到2023年朴朴供应商数量已经突破2000家,其中不乏很多有潜力的新供应商。

这也为朴朴抢占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那段时间里时间,朴朴成为福州、厦门使用人数最多的生鲜平台,朴朴的供应商们,也赚到了更多的钱。

正儿八经的双赢。

3

看到这,可能有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BUG:既然朴朴的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传统生鲜超市没有效仿呢?

积重难返是一方面,关键在于:

大部分生鲜零售平台,都是有盈利包袱的。

数据显示,传统零售企业综合毛利率大约在20%-25%之间,而由各类通道费用,组成的整体后台毛利率,大约为5%-10%。

也就是说,对供应商的各项收费,占传统零售企业毛利率的比重,在25%-40%左右。

谁也不敢轻易放弃。

对于初期的朴朴来说,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当时,生鲜电商正处于行业风口,融资通道顺畅,金主们乐于烧钱,经历过多轮融资的朴朴,兜里根本不差钱。

朴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盘子做大。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行业风口过去,已经没有多少资本,肯为生鲜电商停留了。

朴朴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1年11月,至今已经过去两年半,而据内部人士透露,这笔钱也烧得差不多了。

今年4月,有消息传出:国内某头部短视频平台将注资朴朴。不少人猜测是抖音,但消息没传几天,就被证实为谣言。

缺钱,成为了朴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缓解经济压力的最好办法:

似乎就只剩上市了。

但还是那个问题,行业风口已过,想要上市,朴朴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快速实现盈利,二是讲出新的故事。

铁柱和不少朴朴的供应商聊过,最近一年,朴朴一直在搞“大厂化”,包括管理体系,产品策略,营销等,准备:

“摸着大厂过河”。

管理体系上,据说朴朴经常会挖一些“一线大厂”离职员工做管理层。

策略上,效仿同行大厂,比如盒马。

今年,朴朴正式宣布发力“自有品牌”,有关人士称:“2024年,朴朴超市自有品牌销售额,将占总销售比重的15%-20%。

前段时间,朴超市APP上线了一个名为“朴朴独家”的频道,主营朴朴商品,也都是朴朴自有品牌。

营销上,去年盒马在Chinajoy推出了一款“大黄鱼抱枕”周边,火出了圈。今年朴朴应声而上,上文讲到的A公司,就是承担的周边产品业务。

问题是,摸着“大厂过河”也很考验管理层的水平,否则学不到精髓,很多事儿就变成了白忙活。

比如,A承担的“龙虾季”周边,朴朴营销部给出的主题叫:

“又龙又虾”

合作产品是一款龙虾风格的眼罩,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希望打工人在职场上可以做到:

“又聋又瞎”

这样的营销水准充满槽点,有乙方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只是作为乙方没有太多发言权。

此外,与“讲故事”同步,朴朴还在积极推行:

降本增效。

比如,提高用户配送费门槛,提高供应商内部支出比例,降低配送骑手福利等等。

今年1月,有朴朴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称,朴朴正在开启新一轮的裁员。

“本”大概率是降了,“效”是否增了,目前来看还真不好说。就拿人员变动来说,有人觉得一轮改革下来,朴朴的内部管理反而混乱了。

上文A网友的事儿,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无论是朴朴讲故事发展自有品牌,还是为了利润降本增效,无一例外,都在不断挤压供应商的生存空间。

4

对于朴朴的策略,铁柱和很多人一样都有过疑问:供应商曾支撑朴朴开疆拓土,这不会伤害到朴朴的核心竞争力吗?

狗蛋说铁柱太天真,这只是一个“双赢”到“单赢”的故事罢了。

况且,也不是所有供应商都受了伤。

比如朴朴的主力供货商之一“福建优予”。

早在与美团买菜、盒马等线上生鲜平台合作之前,优予就和同为福建老乡的朴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配合朴朴拓展服务区域。

可以说是开疆拓土的老战友了。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优予和朴朴,不止“战友”那么简单,有自称知情的供应商透露,福建优予高层是朴朴老板的亲戚。

不管是真是假,如今朴朴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没有早期那么和谐了。

也回不到过去了。

在朴朴之前,包括多多在内的无数电商平台,已经不断给供应商证明了一个道理:

企业有周期,战略性亏损过后,就是收割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034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