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大“流放”地, 都是现在的哪里? 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杨司马说历史2024-06-20 12:53:48  52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前言

流放刑罚作为一项严酷的治理措施,旨在将罪犯驱离聚居地,远赴荒蛮之地,这在当时社会是极严峻的惩罚,许多被判流放者,因无法承受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往往未抵达目的地便已丧命。

流放刑罚源自中国古代,历经数千年演变,直至清朝末期才被废止。

古代的流放距离通常长达一至两千公里,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这无疑是对犯人的极大折磨。

那么,古代的犯人究竟会被流放到何处呢?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古代四大流放地,以及它们如今所处的地理位置。

人人害怕的“宁古塔”

清代盛行流放之惩戒措施,主要流放之地为四处,其中之一便是知名的“宁古塔”,而今已成为热门旅游胜地。

提及“宁古塔”,不少人误以为是座塔,实际上并非如此,乃是今日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清朝时,流放官员常至此地。

在古装剧中,触怒龙颜者往往面临赐死或流放等惩罚,若得皇帝宽恕,便可能遭受抄家与流放之罚。

在清朝,“宁古塔”便是流放官员的主要目的地,许多观众误以为犯人流放到此,即被困于塔内,失去人身自由,而事实并非如此。

“宁古塔”实为地名,位于今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

因满语音译,故名“宁古塔”,相较于赐死,流放更为残酷,不仅肉体受苦,精神亦饱受摧残。

流放之地并非随意选定,通常选在自然条件恶劣且远离京城之处。

以“宁古塔”为例,此地严寒无比,如今的东北地区早已以寒冷闻名。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京城位于北京,而北京距黑龙江尚有千里之遥。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流放之路可谓艰辛异常。此外,流放之地人烟稀少,食物匮乏,饥寒交迫之下,犯人极易丧命。

对于女性囚犯而言,途中遭侵犯之事亦屡见不鲜。

因此,流放之刑罚仅次于死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昔日的“魔鬼之地”宁古塔已然焕然一新,成为风景优美的古城。

海南崖州

如今,人人皆知海南省,特别是作为旅游胜地的海南三亚而,在古代,海南省则被视作偏远之地,甚至可以说是一处严酷的流放之所。

海南岛的开发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其纳入我国疆域,自此,海南岛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我国神圣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备受游客青睐的三亚,在古代却是犯人流放之地,古称为崖州。

据史书记载,从汉代至明代,被贬谪流放到崖州的贤相、名臣和学士竟达到了惊人的15位之多。

苏东坡堪称中国数千年来流放文化的杰出代表,一生中多次被流放他乡,最终被贬至天涯海角。

苏轼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贬至儋州(即今日的海南岛),他在海南岛的流放经历至今仍为人们传颂不衰。

但幸好现在的海南早已大变模样,甚至变成了很多人想终生居住的地方,与海南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它的好兄弟“岭南!”

著名烟瘴之地:岭南

如今的岭南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且优美绝伦的自然景观,同时享有众多独具特色的美誉。

而在宋代之前,岭南地区曾经被称为著名的“烟瘴之地”。

原因在于那时的岭南,因与当时的东北以及海南类似,条件极为艰苦,极不适宜人类生存繁衍。

岭南四周环绕的是原始茂密的森林,气候环境相当湿热,瘴气弥漫,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与威胁。

特别是在唐朝及宋朝时期,岭南更是被视为蛮荒之地,成为皇帝流放官吏的首选之地。

甚至在更早的历史阶段,部分被贬谪至此的官员,刚到任便选择自尽以求解脱。

即使那些选择坚持下去的官员,大多数也会因感染热疾而不幸离世。这样的悲剧案例层出不穷,就连著名文学家苏轼亦曾在此地留下足迹。

而值得注意的是,当苏轼被贬至岭南时,该地区的状况已有显著改善。

他得以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荔枝,甚至表示愿意永久居住于此,这些言论更多的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安慰,因为在岭南地区,毒蛇时常出没,生命安全仍面临巨大挑战。

如今的岭南已蜕变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当地经济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除此之外,湖北也是早期流放罪犯的重要场所。

贵族专属之地湖北房陵

如果要说最早的流放之地是哪里,那一定就是先秦就被划定好的湖北房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十堰房县。

而相比于其他的地区,流放到这里的大多都是曾经的皇亲国戚,可以说是贵人专属之地。

古代称作房陵的区域,坐落于今日湖北省十堰市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占地广阔,被世人誉为一座风景优美且气候适宜的城市。

据考究,此地产区因其地貌与气候特征,被冠以“纵横千里,群山环抱,岩壁峭立,形似屋舍”之美誉,闻名遐迩。

而古代的房陵与今时今日的十堰市无法同日而语。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方圆数百里内无人居住,房县因此得名房陵,自春秋战国时期起,房陵被称为防渚,后因皇室迁移而逐渐淡出人们视线,逐渐演变为“帝王流放之地”。

据史书记载,众多皇帝及皇族成员、将领等均曾在此地流放。

甚至连高唐宗太子和李忠亦遭受过同样的命运。

据传,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十四年后,竟重返京城再度登基,使得房陵充满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历史学者前来探寻。

那时的房陵以山林为主,与今日被大规模开发的土地截然不同。由于交通闭塞,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大部分人不懂耕种,仅依靠捕鱼狩猎维持生计。

房陵人民质朴无华,对物质生活要求极低,只要能吃饱穿暖,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便心满意足。

据史料记载,房陵地区所用货币独树一帜,与他处互不通用,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将罪犯流放到此地的初衷在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房陵并非荒漠之地,但若加以妥善规划,定能造福后世子孙。

事实上,房陵物产丰饶,早在千年前即已掌握小花菇种植技术,遗憾的是,由于知晓者甚少,未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显著效益。

如今,房陵已更名为十堰市,风景秀丽,故事纷呈,成为了游客们的必游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十堰冬季严寒,但已接入暖气供应管道,居民们不再畏惧严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6947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