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袁公博
编辑|t
引言
在陕西省铜川市玉华山山麓,有一座佛寺遗址。
这座佛寺曾经占地广大,建筑奢华,虽早已毁于战火,仍能看见许多佛龛遗址,诉说这里曾经的历史。
当年“唐僧取经”之后,玄奘法师就是在这里翻译佛经的。
玉华寺的前身是玉华宫,建于贞观十二年,由唐太宗下令从仁智宫扩建而来,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转变的缩影。
这里曾经都邑茂盛,仕女昌逸,歌声舞节,炫服华妆,好一派大唐盛世。
(玉华宫)
晚年的太宗皇帝在其中开窗赏秋月,闭户解罗裳,真人间仙境也。
一、唐太宗的转变
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打开了李世民心里的最后一道枷锁,他隐藏的欲望开始蓬勃爆发。
首先是猜忌心日盛,贞观十九年,逼杀宰相刘洎,贞观二十年,以谋反罪杀功臣张亮。
(魏征)
侯君集谋反事件后,曾经的白月光魏征也受到牵连,魏征的墓碑被推倒,受过的封赏被褫夺。
最无厘头的要数李君羡之死。
太宗皇帝晚年,民间传出一句谶语:“女主武王”。
图谶这个东西在两汉流行一时,如今虽已退环境了,但这句话还是引起了太宗皇帝的联想。
李君羡籍贯洺州武安,封爵为“武连县公”,小名叫“五娘子”。
(魏征)
全对上了,证据确凿,于是李君羡莫名其妙被杀。
其次是打脸了自己以前说过的很多话。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
然而在他晚年大修宫殿时,被人劝谏,又脱口而出了另一句名言:“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就是不能让老百姓闲着,否则就会不听话。
早年的李世民,曾经十分鄙视秦皇汉武,论及这二位时,他说:“秦始皇派徐福求仙,去而不返,汉武帝造承露盘问药,还把女儿嫁给方士,让天下人耻笑。什么长生不老都是假的,生死有命,我以后可绝不能这样。”
(李世民剧照)
就和年轻时宣布自己淡看生死的很多人一样,晚年的李世民十分希望大夫能再抢救一下自己。
大夫束手无策后,他开始转向方士。
不仅吃国产药,还托“药神”王玄策从印度搞来一批进口药。
结果当然是毫不意外,历代皇帝,除了明世宗朱厚熜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免疫重金属中毒,其他皇帝吃了丹药基本撑不过几年就完了。
最后就是大兴土木,开始了享乐生涯。
(李世民嫔妃)
晚年的李世民,先后修建了翠微宫和玉华宫。
有了住所,当然要住人,选人的标准很简单:“容止美”。
后来成为大唐祸根的武媚娘就是按这个标准选上的。
(武媚娘)
除了美女,玄奘法师也入驻其中,翻译佛经,供太宗繁忙之余,修身养性,陶冶性情。
自此,李世民忙完黑天忙白天。
过度劳累大大缩减了他的寿命,使他52岁就死了。
二、内心的悔恨
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下了一道诏书:《令群臣直言诏》。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讲道理:我听说上古尧舜之君,自身智谋不足额而越发圣明,就是纳谏的结果。桀纣之君刚愎自用不听忠言,所以显得愚蠢。忠言逆耳但是有利于君道啊。
二是描述现状:现在谏鼓空挂,谤木徒立,有进谏的途径而无人进谏,过去魏征常常指出我的错误,现在却没有这样的人,难道是过去常有错而现在没有了吗?必然是臣下怕触怒我不敢进谏的缘故。
(李世民)
三是表达期许:希望列为臣工,能奉献忠诚,我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无所顾忌的指出,不要有所隐瞒。
这封诏书,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全然不是昏君,可以看出来,太宗皇帝内心十分清醒,知道怎么做才对。
从其他细节上,也能看出来这一点,比如他征高丽失败后,曾感叹如果有魏征在,自己不会犯如此错误,后来又恢复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墓)
他的内心就像有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你要这么干”另一个说:“你不能这么干”
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本来就是人性的弱点。李世民间歇性发奋图强后,又回去过他的享乐生活了,道理也很简单:堕落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当一个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时,最终有一天他会选择尊从内心的欲望,李世民能坚守这么多年,已经是非常人可为了。
(唐太宗)
三、各种迹象
李世民从来都是虚荣心很盛的人,宋太宗评价李世民就是“好虚名者也”。
贞观六年,太宗皇帝与中书令温彦博讨论时,温彦博就说:“希望陛下能像贞观初年一样克勤克俭”,太宗反问:“我不如贞观初年了吗?”温彦博然之。
同年,魏征也指出:“贞观初年,陛下求谏如渴,志在节俭,如今却不如以前了”太宗回答:“确实如你所说”。
从这年开始,经常可以看到臣子劝谏太宗皇帝时,用“比来”如何如何,就是说现在不如以前了。
(温彦博)
早在贞观四年,太宗皇帝获得初步治平之效,就有些骄傲了,魏征进谏说如今国家只是大病初愈,远提不上健壮,希望皇帝能再接再厉。
李世民本是个虚荣的人,玄武门之变是他内心的原罪,他一生的励精图治都是为此赎罪。
为了证明自己杀兄夺位的正当性,他一面让人修改史书,把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写成窝囊废,一面力图做个好皇帝,希望后世不要怪罪他。
(玄武门之变)
一面是虚荣心和罪恶感在追赶他,另一面是内心喷薄的欲望,这两种心态纠结了他一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早年不断滑向懈怠又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懈怠;晚年向欲望投降后,又时常表现出悔痛。
长孙皇后是他内心的第一道枷锁,魏征是他内心的第二道枷锁,贞观十一年第一道枷锁断裂,贞观十七年第二道枷锁断裂,他就彻底转变了。
(长孙皇后)
很多人为他后期的行为找出理由证明他没有变,其实这样说也没什么问题,他在享乐中不乏明智之举,他一直是那个人,所谓“前期”、“后期”只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李隆基)
一定程度上,李世民如果晚驾崩十年,或许他会如李隆基一样,转向自己不受控制的另一面。而从李隆基的角度来说,早年的他英明神武,恰如当年的李世民。两人相同的开端,不同的驾崩时机,呈现不同的评价。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诡异之处吧。
参考资料:
张霞. "人治的必然结果--唐太宗晚年走下坡路的历史启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003.001(2001):14-15.
王炎平. "论唐太宗失政不自晚年始." 天府新论 5(1987):4.
明达. "晚年的悔悟--读唐太宗《令群臣直言诏》." 秘书工作 08(2002):32-33.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