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写作人,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写于笔下的文字有多少是真正反应自己内心世界的?特别是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以写作变现为目的的文章里,有多少是作者真实的观点?
我坚持写真实的想法,不追热,不蹭热点的结果就是永远不会爆,流量少得可怜,永远处于自媒体的底层。尽管如此,我都不敢说自己写的每一句话,都源于内心深处。
??
特别是读了法国作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之后,我更加惭愧了!作者坦诚地剖析内心,其中包括对家庭的复杂情感、对社会阶层的挣扎以及对自己性取向的认知等等,都触动人心,这些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不愿意面对的伤疤,但作者却一层一层将自己的伤口揭开,与自己和解的同时,治愈他人。
??
作者是国际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已出版多部作品,均被视为经典之作,当然也包括这本书。
这本书被定义为自传体小说,但我更喜欢视为新时代的“沉思录”。
??
作者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因为历史的原因,工人所代表的层面在国际上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这样的看法同样存在于他的家庭之中。
他的父亲不是一个“慈父”,更多时候更像一个“施暴者”,无论是对孩子们还是对母亲,父亲都不是一个温情的存在。
作者离开家三十多年,直到父亲离开,都没有“和解”。
??
但,就在父亲走后,作者开始反思这段人生经历,从自己的出身背景,到成长经历,再结合父亲的成长经历也及社会背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他看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
然而,“和解”,从来都是从“理解”开始的!
作者在这件事情上始终没有主动面对,在父亲活着的时候,他都没有面对这件事情,他自己认为是没有原谅父亲,是这个人不值得自己原谅。
??
可是当他开始写这本书,剖析内心时,他发现“真相是,我‘曾经恨’他,我希望将这种憎恨保留下去。我不想看到他现在衰弱的样子:这不是我憎恨的那个父亲。”
在此,我小小感叹了一句:当我们习惯于对另一个人保持一种“情感印象”时,轻易都不想让它改变。哪怕明知道这种情感已消失或改变,依然假装保持,只是不想破坏这种“印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