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将9岁男孩收养在宫中, 称其为霍去病遗孤, 最终是何结局?

醉风文史2024-06-17 23:52:43  79

天宝六年,大唐皇帝李隆基收到济阳别驾魏林的报告,称李隆基的养子王忠嗣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时曾有悖逆之言,要尊太子李亨为帝。

惊闻此事,李隆基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这位养子并非一般人,王忠嗣曾身兼朔方、陇右等四镇节度使,手握数十万骁勇善战的精锐边军,如果王忠嗣真想造反南下,那李隆基这个皇帝能不能继续当下去,还真不好说。

李隆基对王忠嗣这位养子的信任显然不多,大怒之下召见王忠嗣入朝,命令三司严加审讯,在狱中,王忠嗣遭遇非人折磨,几乎被折磨致死。

当时接替王忠嗣陇右节度使一职的是李隆基爱将哥舒翰,哥舒翰深知王忠嗣之冤,于是上奏为其鸣不平,那么,哥舒翰的求情有没有起作用?王忠嗣最终是何结局呢?

吐蕃进犯,打了李隆基的脸

大唐开元二年,李隆基刚刚处理掉太平公主等人,屁股下的皇位还没坐热,就接到边关急报,吐蕃出动数十万兵马冦边,劫掠兰州、渭州等地。

李隆基得知消息后异常愤怒,无他,当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后,突厥就来打秋风,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签订“渭水之盟”,如今,吐蕃也来搞这一套,这明显是在暗示李隆基得位不正,是在打他的脸。

时代变了,大唐已经不是初立之时的那个大唐了,即便大唐内部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李隆基的上位多少也有点“不正”,但大唐也不是吐蕃想碰瓷就碰瓷的。

为了给吐蕃一点颜色看看,李隆基下诏准备御驾亲征。此前,李隆基已经启用名将薛仁贵之子薛讷领兵抗击吐蕃军,说来薛讷也是忙碌命,前脚刚打完契丹还没歇口气,后脚就被皇帝命令教训吐蕃,教吐蕃做人。

其实薛讷此时也是一肚子窝囊气,之前打契丹战败,只领着数十骑突围,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老大李隆基怪罪他打了败仗,将他削官为民,此次得到教训吐蕃人的机会,薛讷很想给自己正名。

而且,若是此战再败,李隆基很明显不会饶了他,所以此战,薛讷抱着必胜的决心。

在薛讷的指挥下,唐军作战勇猛,接连取得战果,其中先锋王海宾立功最多,在武阶驿,在长城堡,王海宾“杀获甚众”。

吐蕃军在战场接连失利,眼看唐军紧追不舍,他们决定背水一战,与唐军分出最终胜负,结果唐军先锋王海宾陷入重围。

原本大唐方面该出兵支援王海宾,但所有人都嫉妒王海宾的战功,没人肯出兵营救,等薛讷领着大军主力赶到后,王海宾已经因为寡不敌众战死,之后,大唐取得十几年来对吐蕃作战的最大胜利。

为何收养王忠嗣

薛讷自然明白王海宾之死的猫腻,毕竟王海宾的表现太过于亮眼,其他诸将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涉及到战后利益的分配,王海宾之死就很容易想明白了,薛讷虽然啥都明白,但也无能为力,只能在请功奏折上给王海宾多费些笔墨。

再说李隆基这边,薛讷取得对吐蕃作战的大胜,他兴奋异常,一方面,他不用再冒着危险御驾亲征了,另一方面,此番对外战争的胜利无疑会大大稳固他的皇位。

所以,李隆基必须狠狠赏赐有功将士,尤其是立功颇多而又“不幸”战死的王海宾,于是下旨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此外,李隆基还特意让王海宾幼子王训进宫面见,他要亲自抚慰功臣后人。

年仅九岁的王训入宫见到李隆基时,只是伏地大哭,见此场景,李隆基也十分怜惜这位功臣之后,于是扶起王训说道:“这相当于霍去病的遗孤啊,日后当拜为将军。”

之后,王训得赐名为“忠嗣”,被李隆基养在宫中,成为皇帝的养子。

王忠嗣虽然失去了父亲,但也因此获得一份天大的机缘,在皇宫生活的几年中,王忠嗣受到大唐最顶级的教育,其在兵法谋略方面的天赋,让李隆基都赞叹不已,言称王忠嗣日后必然会成为大唐良将。

李隆基对王忠嗣抱有很高的期望,将他当成大唐的霍去病去培养,同时还特意令忠王李亨与王忠嗣交好,在几年的相处过程中,王忠嗣与李亨成为至交好友,也正是这层关系,日后给王忠嗣带来杀身之祸。

李隆基很器重王忠嗣,让他去代州历练,王忠嗣是皇帝养子,代州豪强不敢涉其锋芒,纷纷收敛行为,不敢犯法,让当地的治安瞬间提升了不少台阶,此外,王忠嗣还经常带着骑兵去边境线找契丹人练手。

李隆基到底是关心自己这位养子的安危,强行将王忠嗣召回京师。开元十八年,萧嵩出河西,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部下,李隆基担心王忠嗣为父报仇之心强烈,虽答应王忠嗣前往任职,但特意下诏说明,不可让其担任重将。

王忠嗣的结局

开元二十一年,恰逢吐蕃赞普练兵,王忠嗣率领麾下数百精兵冲入敌阵,阵斩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万计,开元二十六年,王忠嗣又战吐蕃,在唐军寡不敌众的危急状态下,王忠嗣单骑冲入敌阵,杀死数百人,唐军士气大振,吐蕃军遂败……

由此,大唐版的霍去病横空出世,王忠嗣一举成为李隆基手中的王牌,先后将吐蕃、契丹以及突厥等打得怀疑人生。

到了天宝四年,王忠嗣已经到达人生巅峰,成为河西、朔方、陇右以及河东四镇节度使,比后来的安禄山还要牛!可惜,此时李隆基已到人生暮年,猜忌之心日益严重,对太子李亨的行为也愈发开始挑剔起来。

身为李亨的好友,王忠嗣的忠心在李隆基看来也大打折扣,因此当董延光进攻吐蕃石堡城失利,将责任推在王忠嗣身上时,李隆基怒了,此时李林甫又安排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言称王忠嗣忠于太子李亨,而非皇帝李隆基。

这下李隆基炸毛了,命令三司详细审讯王忠嗣,在此期间,王忠嗣几乎被陷害致死,李隆基的爱将哥舒翰在接手王忠嗣职务后,深感前任之冤,上奏表示:王忠嗣是冤枉的,我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替他赎罪。

李隆基很欣赏哥舒翰的忠义,但对王忠嗣更猜忌了,先是将其贬为汉阳太守,权衡一番后,又命其转任汉东郡太守,而就在次年,王忠嗣离奇暴毙。

王忠嗣之死充满着谜团,有可能是因为在狱中受到的折磨太过严重,留下致命的暗伤,也有可能是李林甫,甚至是李隆基下的黑手,毕竟李隆基连亲生儿子都杀,而且一杀就是三个,更何况是王忠嗣这个小小的义子。

史书评价王忠嗣是“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可能无法掀起那场令大唐陷入无尽黑渊的安史之乱,只是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5182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