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林彪军功颇大,自红军时期以来,就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即使这个无敌的元帅,也有尴尬的时刻。在林彪初入东北之时,林彪可以说是一败再败,一退山海关、再退锦州、三退四平、四退长春,简直成了“常败将军”。因此有人质疑林彪:“是不是吃了洋面包,就不会打仗了?”
那么林彪是不是真的不会打仗了呢?他连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
1945年8月,百万苏军大举进入东北,横扫67万关东军。抗战后,我军为了夺取全国的胜利,毛泽东决定从全国各解放区抽调精兵强将以及各级干部,立即前往东北。在国共的东北之争中占据先手。
毛泽东曾在七大中提到:
“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点,中共中央从各地抽调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同时还把原本准备南下的10万军队和两万干部派往东北。这是党史中前所未有的一次跨大区干部调动,其中包括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的4个,77个中央委员中的21个。
1945年8月27日,毛泽东离开延安去往重庆和蒋介石谈判。奔赴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毛泽东不在期间,刘少奇尤其重视主席所嘱咐的东北工作。9月17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给重庆中共谈判代表团的电报,提出了一个重磅级的战略方针:
“全国战略方针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否则我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
从此以后,“向北推进、向南防御”就成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最主要的战略方针。只要东北盘活了,我军借助东北强大的工农业以及稠密的人口,背靠着苏联、外蒙、朝鲜三大沙发,便可以临一面以制国民党。这样一来,全国的形势就盘活了。
为了实现“独占东北”的计划,刘少奇认为现有人员还不够,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强大军事能力的宿将。为此,刘少奇向远在重庆的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人选:陈毅、林彪、徐向前。最终,毛泽东圈定了已经好几年没打仗的林彪。
林彪原本准备去山东军区任职,濮阳军分区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追赶了60里,并在濮阳东的一个农家小院中找到了他。林彪看完电报后,立即前往了热河。
在林彪前往东北的路途中,我军其他各部队也拼尽全力向东北进发。截至12月初,我军到达东北的部队已经达到10万7千余人。
我军的迅速行动,很快就引发了蒋介石的警觉。当时,蒋介石的军队主要分布在西南以及缅甸地区,对东北可谓是鞭长莫及。而我军则拥有晋察冀以及山东两大军区,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焦急万分的蒋介石立即照会美国,希望他们能派军舰和飞机帮他运兵。对此,美国人欣然同意。
1945年10月18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将13军、32军、52军、94军等部队划入他的麾下,同时驻缅甸的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也在赶赴东北的路上。
其中启程最早的,是10月中旬分别由九龙、越南海防海运的13军和52军。这个时间已经比曾克林的16军分区晚了50多天,即使比启程较晚的新四军第三师也晚了20天。
然而我军的脚程虽快,美军的运输机和军舰更快。13军和52军竟赶在第3师之前一个星期到达了山海关城下。东北野战军老兵心有余悸地说:
“咱们刚到东北,国民党飞机就追了上来,一帮一帮的,都是“大肚子运输机”。大家着急了,脚步更快了。”
52军和13军都是中央军部队,战斗力一般,比不上五大主力,也比不上桂军第七军以及傅作义的35军。从人数上看,这两个军大约有7万多部队,我军在数量上还是占据优势。
很快,我军和国民党军在东北的“第一枪”,在天下第一关打响了。
二、
13军和52军到达山海关城下时,傲慢地要求我军立即开门、换防,将山海关交给他们。当时驻守在山海关的,是山东第七师。我军也不惯着他们,立即缴了前来交涉的国民党官兵的枪,将他们训斥了一顿,然后赶了出去。
敌军见交涉不成,立即摆出了一副“火并”的姿态。山东第七师也含糊,立即应了战。按照中央规定,我军需“御敌于国门之外”,坚决不能让敌军通过山海关。
第七师的官兵不少是矿工出身,最擅长的就是摆弄炸药。我军利用连续爆破的手段,将国民党军炸得血肉横飞,第一战就炸死了敌军100多人。
国民党从没见过这种战术,以为我军从苏联拿到了什么好武器,于是后退了10多里。后来一侦查,发现我军使用的不过是一些土炸药,于是立即壮起了胆子。
不得不说,美械军的火力就是不同凡响。国民党军猛烈的炮火,将黑夜炸成了白昼。11月15日,13军54师攻占了九门口,52军25师迂回成功,占领了义院口。第七师首长杨国夫见状,不得不叹了一口气,于是下令撤退。就这样,山海关被攻破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规划也无法实现了。
随后13军和52军沿着北宁线,向锦州急速进发,而更为强大的新一军、新六军正紧随其后。战事紧急,东北局决定林彪到辽西就近指挥。林彪领命后,立即带着前总和电台,向锦州方向进发。
到了锦州之后,林彪立即展开了作战部署。但很快,林彪就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苗头。首先,林彪派出好几批老侦察员,却都两手空空地回到了指挥所。原来,东北受日伪统治多年,一直视国民党为正统,对共产党和八路军缺乏了解。因此侦察员到处询问老乡,而这些老乡却都推说不知道。
几天后,我军果然出了大事。山东八路军2师的一个团政委,在一个主力连队地护送下,向林彪反映情况。结果在返回途中,中了国民党军一个团的埋伏。结果一个主力连队全军覆没,团政委也被抓了去。
我军与国民党军打仗,从来都是我军设伏,国民党中伏,如今却反过来了。林彪听完汇报,沉默了一会儿,说:“东北不是江西中央根据地啊!”当时的东北人民不会像老根据地人民那样,向我军传递消息。
除了情报不通,我军还存在着立足未稳的问题。当时黄克诚的3师还没到,所能依靠的是冀热辽的部队。这些部队进入东北后,虽然扩展速度很快,但还未经训练,军队没有凝聚力,甚至混进了很多土匪、伪军以及二流子。
林彪在给东北局的一封电报中抱怨:
“在东北新成立之十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甚多,真正工农成分,亦被带坏。这些部队所见之李运昌部,亦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成为群众对我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士气;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
当时,林彪手下有4万之众,但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却没几个,形同乌合之众。
最要命的,是指挥系统的问题。林彪虽然带了电台,当时与各部队的联系很不通畅。他的电报只能联系到中央和东北局,部队必须通过中央和东北局才能接到他的命令。一来二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林彪经常说:“争取一个小时的时间,往往比集中一个师的兵力还重要”。
指挥系统的延拓,让林彪万分焦急,就算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也实在施展不开。后来,林彪形容当时的局面是“七无”:“无政权、无组织、无粮食、无鞋袜衣服、无经费、无后方,无人抬伤员”。
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作为支援,没有人民的支持,我军如何是国民党的对手呢?当时东北混乱到什么程度呢?说来你恐怕都不信。白天与国民党打仗,晚上还要应付土匪的骚扰,连睡觉都睡不成。林彪甚至亲自带领李作鹏和一个小分队去打土匪。
当地人民受了国民党的蒙蔽,不给我军提供食宿,也不给我军提供情报,甚至还明目张胆地要缴我军的枪,好向国民党方面报功。
打了一个小仗,一个团必须留下一个营来抬伤员,就是因为老百姓不肯收容我军的伤员。这样一来,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因此林彪做出决定,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目前我军在东北还不宜打大仗。
三、
1945年11月,林彪给中央军委发去电报,决心放弃在山海关和锦州之间与敌决战的计划,理由是:“既不能歼灭敌人,还可能碰坏自己部队”。随后,林彪指示李作鹏:“立即撤出锦西。”
这是林彪对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个贡献。陈云在给高岗的信中将避免锦州决战和成功指挥四平撤退,成为共产党人在东北前七个月中的两件大事。他在信中说道:
“如果这两件事有错误的话,东北就很难有以后的好形势了。”
然而在大军即将撤离之时,刘少奇代表中央却发来了一封催战的电报。林彪看完电报,心里却极不平静。电报中说:
“在苏军走后,我仍有可能夺取大城市,现在如能消灭其两个军,则给蒋以决定打击,煞美蒋在全国威风,并给国共谈判和全国反内战运动以极好印象,且对我争取东北以及华北斗争有极大帮助,望你们根据情况尽一切可能消灭该顽之任务,这是决定大局的斗争。”
此时坐镇中央的为何是刘少奇?原来毛泽东从重庆平安归来后,由于奔波操劳和谈判时高度紧张,毛泽东周身不适,于1945年11月初住进了医院,一直到12月下旬才出院。这段时间,刘少奇继续担负起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责任,以便让毛泽东安心休养。
由于林彪没有大功率电台,导致与延安的联络时断时续,甚至电报一积就是一个星期。因此刘少奇也无法准确掌握林彪以及东北的情况。因此刘少奇仍希望能够控制中长路和大城市,为了给林彪鼓劲,刘少奇说:
“顽13军只有16000多人,每个连只有六七十人,且无斗志”,“52军虽情况不明,但孤军深入,军民不合,弹药不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我以全力坚决打击之,是能大部甚至全部消灭的”
这是进入东北以来,林彪与中央的作战思想发生的第一次分歧,前指人员都感到林彪压力巨大。到了最后,林彪决定以“以进为退”。为此,他提笔回了一封电报,并且在这个电报中展现了其罕见的“幽默感”:
“1.我决心在锦西高桥以下山地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2.梁兴初、黄克诚部应迅速到达江家屯地区附近一带,加速休整部队,控制大小虹螺山构筑据点,李运昌部应在高桥、锦西正面抗击和钳制敌人,杨国夫部应该在杨家掌子、毛家屯一带猛力出击。”
他还郑重其事地说:
“此战关系全国形势,关系东北前途,必须以最高度的积极和勇敢组织进行这一战役,望加速休整部队,尽可能求得部队的足衣足睡,蓄养精力,以便猛冲敌人,与敌人肉搏。”
为什么说林彪这篇文章很“幽默”呢?他明明不想在锦西决战,却故意摆出高姿态,还煞有介事地调兵遣将,摆出一副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样子。完全是正话反说。
在电报的末尾,林彪才点明自己的真正意图。他提出部队必须“足衣足睡,蓄养精力”,很显然就是指我军人困马乏、难堪一战;他又提到要“猛冲敌人,与敌人肉搏”,说得就是我军缺乏装备,难以与敌正面决战。以肉搏的方式攻击美械部队,这岂不是送死?
李少奇收到电报后,自然看懂了林彪“幽默”之下的真意,心知占领大城市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在11月23日复电林彪:
“同意林彪21日8时电基本意见,但黄、梁两部应力求在敌侧后消灭敌一二个师,迟滞敌之前进,以便争取时间进行各种准备,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实际就是同意了林彪撤离锦西以及锦州的作战方案。与此同时,刘少奇也从林彪的电报中读出了我军最大的困难,那就是没有根据地。于是刘少奇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战略方针——“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为今之计,就是放弃大中城市,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11月24日,刘少奇再次电告东北局:“你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就这样,我军被迫放弃了沈阳,向四平方向退去。
四、
撤离沈阳这样的大城市,无疑是痛苦的。部分干部对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已经迷恋上了城市舒适的生活。因此有东北军的首长下达命令,决心以保卫马德里的精神保卫沈阳,与敌人展开巷战,每个连部都发了步枪、手枪和手榴弹,准备决一死战。
然而林彪却不管那么多,直接拉走了部队:“谁要占沈阳谁占,我要把部队撤走了。”最终,国民党于12月24日不战而得到了沈阳,我军“独占东北”,实际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与此同时,我军的被动局面依然没有改善。
东北局依然没有统一意见,林彪虽然极力主张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农村根据地之上。但实际上,我军主力仍部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周围以及南满。而农村以及基层,依然被土豪劣绅以及土匪所把持。刘少奇在给彭真的电报中不无忧虑地说:
“(你们)似乎仍有夺取三大城市的态势,你们屁股坐在大城市附近,背靠着有许多土匪的乡村,如果顽军一旦控制大城市……你们在城市附近不能立足时,你们主力在全局就不得不陷于被动。没有友方的直接帮助,你们今天必须放弃争取东北大城市的任何企图……你们今天在东北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根据地,站稳脚跟。”
最终,我军在四平再次落败,损失惨重,丢掉了四平和长春,甚至连哈尔滨也差点不保。到了这时,我党我军才真正统一了认识。
为了表示对林彪的支持,毛泽东给了他史无前例的权力,集中东北党政军权力于一身。要知道林彪只是个中央委员,在他之上还有四个政治局委员。
在1946年的“七七决议”之中,我军正式确立了扎根东北农村,大力推进土改和剿匪的方针。我党的一万多名优秀干部,走出了城市,换上了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统统到农村中去。通过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土改以及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剿匪,我军终于在东北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在罗荣桓、陈云的经营之下,我东北野战军告别之前“七无”的尴尬局面,从20多万扩充到百万大军,粮食、衣物、弹药堆积如山,最终为横扫东北蒋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