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侵权第一案落锤, 6.4亿最高赔付传递这些信号丨南方产业观

南方+客户端2024-06-17 10:32:34  140

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发布消息,吉利与威马之间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终审判决(2023最高法知民终1590号),这意味着被称为新能源全车侵权第一案最终落锤

始自2018年开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历时6年,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约6.4亿余元,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

目前,威马汽车由于经营不善已经破产,高达6.4亿的巨额赔款,吉利可能无法真正获得经济赔付。然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此次判决却有着积极意义,这是对抄袭、剽窃等扰乱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做出了有力震慑,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树立的标杆案例,并将进一步规范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从发布的信息来看,吉利下属公司近40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先后离职赴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工作,其中,30人于2016年离职后即入职。2018年,吉利上述部分离职人员作为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利用在原单位接触、掌握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底盘应用技术以及其中的12套底盘零部件图纸及数模承载的技术信息申请了12件实用新型专利。

最高法知识产业庭发布信息也表示,本案二审判决在对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侵害技术秘密行为的侵权判断采用整体分析思路的基础上,依法适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法律规定确定了创历史新高的赔偿数额,还在停止侵害民事责任方面出新招实招。

此次判决,给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一个很好的案例,要保护实际企业的知识产权,在企业自身成长中不能用任何方式进行抄袭,不能以任何讨巧的违法行为走捷径

当前,我国正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围绕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战略方向,快速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包括吉利、长城、广汽等在内的我国车企,正在不断攻克电动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引领全球技术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创新中心。

譬如,在电动化方面,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已经进入量产推广的前夜,续航超2000km混动技术已经相继搭载上车,800V高压快充方案已经成为各个新车型的标配;在智能化领域,无图视觉方案、城市NOA等高阶智驾技术也已经逐步落地,智慧数字底盘、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科技配置正在加速上车。

然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快速突破,亟须强有力的法律作为后盾,保护我国企业创新的持续驱动力,杜绝以作弊、抄袭等方式来发展,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有效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层面,此案件也说明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自主创新,加大人才投入、构筑完善的研发体系,才是企业发展的光明大道。以吉利为例,在过去10年,已经累计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在汽车安全、绿色发展、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科技领域创新变革。截至2023年底,吉利控股集团累积获得有效专利超2.4万件(含沃尔沃汽车),主导参与了435项涉及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并已完成260项标准发布。目前,吉利是拥有IATF(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董事表决权的唯一亚洲车企。

事实上,像吉利一样重视自主创新的汽车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绝大多数。它们深刻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正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受到全球消费者喜爱。

6.4亿最高赔付记录,不仅是我国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树立的标杆案例,更是弘扬公平公正、尊重原创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向汽车全行业发出了“企业应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有力信号。

南方+记者郭小戈魏泓泉

[作者]郭小戈;魏泓泉

南方产业观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45789.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