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傍晚,迎来了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刻。下班后,“90后”公司职员李明哲驱车来到了南京国际友谊公园。夕阳余晖洒落,湖面波光粼粼,草木郁郁葱葱。李明哲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随风散去。
最近,“公园的20分钟”悄然流行,很多人发现,只需要在公园里待上短暂的20分钟,便能在喧嚣忙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从日常琐碎中抽离,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二十分钟的“心灵充电”。
“公园的20分钟”的热潮背后,映衬出人们对走入自然、融入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一系列更为深刻的思考: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我们究竟需要一座怎样的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公园又该如何从“人”的需求出发,真正成为他们心灵的栖息地?
逛公园,给自己的心放个假
这些天,在南京某大型国企工作的王宇航总是会“挤”出20分钟,到单位隔壁的清凉山公园“放空”自己,在那里,他只会做一件事:发呆。
今年是王宇航来到南京的第六个年头,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和压在肩头的KPI,总是让30岁的他处于一种“身体被掏空”的状态。置身于钢筋水泥的格子间,很多压力无处释放,王宇航时常会怀念儿时在农村的日子,可以无忧无虑地在麦田里奔跑、在村里爬树、到河边摸鱼。黄昏时分,夕阳慢慢落下,整个村庄被染成了一片金黄,那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是他最温暖的回忆。
一棵树、一片草地,在清凉山公园的一隅,王宇航找到了一点“接地气”的生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轻拂,树影婆娑,“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自然流动的气息,你可以摸摸树叶,闻闻花香。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浪费时间,看着锻炼身体的老人、玩耍嬉闹的孩子、散步的路人不断从身边经过,感受生活中真实而平淡的幸福。”
很多人都见证了“公园的20分钟”的神奇力量。在各大社交平台,年轻人将其看作是“一场与地球的20分钟约会”,也有人说用这20分钟散散“班味儿”。根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期以来,“公园”相关笔记攻略数环比增幅接近400%,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武汉用户“逛公园”热情最高,北京玉渊潭公园、杭柳太子湾公园、上海顾村公园、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跻身全国热门公园TOP5。
“公园的20分钟”并非空穴来风,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研究表示,即便是不做运动,人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变得更好。最近《自然》子刊发布的一项纳入40万名参与者的研究中指出,相较于绿地接触最少的参与者,那些长期暴露于绿化环境中的人,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6%和14%。
在公园里究竟可以做什么?抱树、躺“坪”、看天,年轻人以各自新颖的方式,开启了与自然“亲密对话”。
找一个公园,拥抱一棵合眼缘的树,这是逛公园时最流行的解压“姿势”。在钟山体育运动公园,29岁的陆雨晴深情地抱了一棵历经风雨的苍劲梧桐。树干粗壮,臂膀无法将其环绕,陆雨晴便脸颊贴紧树皮,指尖轻抚着树痂,“抱树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明明是我抱着树,但却有种被树抱着的感觉。”陆雨晴说,每一棵树都有着独特的纹路、质感和气味,“有时候,我会向大树倾诉一些小秘密,许多难以平复的情绪与感受,在那一刻得以释放。”
在公园里,还有另一种姿势——躺“坪”。躺下来,让身体与大地亲密接触,仰望天空,有人沉醉于观察云朵的变幻,它们或聚或散,或浓或淡,每一次变幻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惊喜,当思绪随着云朵的悠然飘移,疲惫在不经意间消散,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悦。
人类学家项飙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消灭附近’”。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城市人正逐渐丧失对“附近”的感知。人在城市中生活,但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从这个角度来看,逛公园正是在“重建与城市的关系”,找回对“附近”的感知。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每一次逛公园,是把自己交给自然,同时也是在感受城市的不同侧面。”
对于当下的“公园的20分钟”效应,心理学上的说法是——“看见即疗愈”,指的是人们只要看到植物,看见大自然的风景,就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疗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学校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费俊峰表示,面对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境况,年轻人不再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选择短暂地从社会系统里出逃,到自然中疗愈自己。置身于公园里,车水马龙在外,草木幽深在内,在自然力的神奇作用下,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充电”。
公园对一座城市有多重要
初夏的南京,草木葳蕤,生机盎然。
从南师大随园校区大门向南而行,至宁海路与广州路相交的路口,会遇见一片游园绿地——袁枚广场。历史上,清代诗人袁枚亲手打造的“随园”正坐落于此。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的正是袁枚的雕像,只见他左手持卷,右手背于身后,目光凝视着前方,仿佛正“闲庭信步”于自己亲手打造的“随园”之中。
34岁那年,袁枚辞去官职,来到南京,买下一处荒废的园子,并将其取名叫“随园”。之后,他除去了园中的杂草,修剪了枯枝,依循旧园的自然风貌进行改造,并且不做围墙,向民众开放。袁枚的后人袁祖志记载说,随园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既来白下,必到随园”,最盛时年游人量达十万,门槛年年被踏破,每年都要更换一两次。
随园的诞生,体现了袁枚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而“园中游人不断”更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喜欢自然、热爱自然一直是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结”。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有财力建造一座园林,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迁居乡野。于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真正为公众服务、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园逐渐诞生,并成为了大众钟爱的休闲方式。
放眼全球,每一座大城市几乎都有其标志性的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坐落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占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66年的历史,是城市规划领域的典范之作。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泊静谧,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在很多人看来,纽约的中央公园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它具有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思路为当下很多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思考——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营造。
“人类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是刻在DNA里的。”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刘红杰曾去过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园,例如新加坡滨海湾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在他看来,城市与公园是相得益彰、和谐共生的关系,“一座公园,既是城市的呼吸空间,又是市民的休憩场所。与西方一些相对人工味较浓的公园相比,中国公园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和气质:中式园林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观念,追求‘虽是人工,宛若天成’的境界,叠山理水,庭院深深。但无论东西方,公园的本质都是在城市中保留自然之美,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与自然连接的通道。”
公园,不仅仅是城市中的一个物理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园不断释放出更为丰富的公共价值。
“英语角”和“相亲角”都是特定时期在公园场域内产生的文化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很多英语爱好者自发地在各大公园成立了英语角。曾在江苏电视台工作的崔月对鼓楼广场公园的“英语角”记忆犹新,她回忆说,那些年,鼓楼广场公园的英语角格外热闹,每逢周末,学生和市民就会从城市四面八方聚集在此,磕磕绊绊地开启人生的第一次全英语交流。
这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英语角的人群逐渐被分流,取而代之的是相亲角。为了给儿女寻觅一个好对象,父母们张贴征婚信息、交换联系方式,成为了公园里一道独特的景致。现如今,南京的不少公园,相亲角依然存在,尽管从实际结果来看,这样的相亲形式成功率很低,但慢慢地,这里反而成为老人们相互社交、驱散孤独的场所。
“公园承载了许多个体和家庭的集体记忆,而这种记忆仍在编织和更新。”作家祁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生活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很多城市公园,甚至被用来种植庄稼。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精神需求的增长,公园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享受生态、体验自然、感悟生活的空间,成为城市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的生动表达。在瞻园,你可以观看一场沉浸式实景演出,在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里,触摸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你也可以选择在黄昏漫步南京鱼嘴公园,欣赏一场露天音乐会,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净化。
“公园的变化,映衬出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到追求生活的质感,再到探索生命深层的乐趣,公园始终与时俱进,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祁智说。
让“公园的20分钟”触“脚”可及
公园的20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把衡量生活品质与幸福感的标尺。
社会学家提出,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为第三空间。研究认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表现为,在第三空间的逗留时间增加了,以及去第三空间的便捷性、可抵达度提升了。这样的“标尺”也指引着城市发展探索的新方向。
夏日黄昏,夕阳将天边染成了橘红色。南京市建邺区莲池路口袋公园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闲坐聊天,孩童们嬉戏玩闹,年轻人散步健身。这处以“莲池蝶影”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场地色彩靓丽,植被郁郁葱葱,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打造了蝶影公园入口空间、儿童活动乐园和蝶舞休闲乐园。
“公园的20分钟”受到追捧,得益于城市绿色空间的不断延展。近年来,一批小而精巧的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填补着城市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抬脚可及”的好去处。大珠小珠落玉盘,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等多种面貌的公园,镶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绿意随时随地触“脚”可及。
《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建设绿道5325公里。省住建厅园林绿化处处长于春说,截至目前,江苏累计建成城市公园1811个,口袋公园2500余个,打造“乐享园林”活力空间303处,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半径覆盖率超82%,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超98%。从收费到免费,再到开放、共享、乐享,城市公园已融入日常生活,居民出行5~10分钟便可“移步进园”的愿景逐渐成为了现实,“可以说,‘公园20分钟’的背后,是城市的‘公园自由’。”
公园的20分钟,无疑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我们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节点,在越来越多城市重视公园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时代,更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未来,什么样的公园才是人们真正喜爱的公园?
答案或许有很多种。在省规划设计集团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刘小钊看来,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人文功能和多元复合的综合价值。一个理想的公园应该绿意盎然,赏心悦目,管理有序,有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可为不同人群提供服务。刘小钊认为,守护好市民游客的“公园的20分钟”,应从人民需求出发,努力提高公园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公园的可达性是重要前提,应完善连接公园的交通设施和步行系统,尤其是离居民区近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应便于人们就近进入。另一方面,要提升公园承载功能的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比如对于“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儿童友好公园等。
刘小钊说,各地应注重开展公园体系评价与建设,全面评估公园现状,化解供需矛盾,分层分类推进公园建设及更新改造,重点是优化公园布局,提升均衡性、可进入性与服务能力。结合评估情况,应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等城市“剩余空间”,建设更多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完善公园体系,让公园延伸到城市各个社区、各个“角落”,让更多人得以方便地享受“公园的20分钟”。他提醒,公园建造应注重空间留白,避免过度设计,更多地以自然化、生态化的理念进行建设和改造。
祁智认为,公园的建设布局涉及顶端设计和系统规划,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建设理念。“公园建设要避免千篇一律,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建造具有‘个性化’魅力的城市空间。”祁智建议,应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公园+”模式,让公园和生活节庆、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相结合,实现从单一的休闲空间向功能多元、品质更优的“绿色客厅”转变。
今年,江苏将计划建设80个“乐享园林”,新增第二批300余处、超900公顷开放共享绿地,还将持续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园绿地全面开放共享,让公园更可亲近。引导各地公园建设的江苏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纲要,也正在修编。
于春说,公园以身边的自然嵌入生活,是最近的“诗与远方”。“我们希望,市民游客可以随心而至,陪伴家人、与好友相聚,赏景、活动、健身、交谈……打开公园的‘任意门’,在这里可见人、见物、见自然、见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慧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