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革命的开国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在少林寺当过和尚,给毛主席跪下认错过。
是主席钦定的,见他面可以带枪的唯一一人,是当时党内公认的“刺头”,又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的豪杰。
他的性情与其说像革命军人,倒不如说更像个“侠客”。
这个人就是许世友,许大将。
01
许世友大将人生的经历非常传奇,三天三夜大概也是说不完,但是比他人生经历更传奇的,是他对于周围人的态度。
尤其是那些跟随过许大将出生入死的战友和战士,许大将一贯的态度就是,为了他们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这点他的老部下郭兴福,体会的最为深刻。
郭兴福早年是许大将手下的一名副连长,隶属于当时解放军的第十二军,而十二军正是许世友大将亲自指挥的军队。
从济南战役到渡江战役,十二军都有参与,而且都建立过出色的功勋,非常为许大将长脸,而郭兴福在十二军中又是屡立战功的那位,许大将能不喜欢那才怪了。
当然了,许大将喜欢郭兴福,可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屡立战功这么简单,而是因为他不仅能打仗,而且还会思考,能动脑子。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用到郭兴福身上那也是适用的。
郭兴福除了打仗以外,平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他有很多体会就会及时记录下来,供之后慢慢咀嚼。
而这个方式在后来的我军建国军队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我军还在一个新式的改造和编练中,很多方面其实都在启蒙阶段。
刚好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来进行这种军队新组织架构的建设,而郭兴福自己独创的这种学习法,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白。
为我军的下一步建设和整体统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于是乎他的这个方法就在后来被命名为“郭兴福学习法”,开始推广到全国的军队中使用。
许大将听说了这件事,更是乐得一蹦三尺高,逢人就夸郭兴福给自己长脸。
02
但是很多事情的发展,跟最开始想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郭兴福这个事其实也差不多。
在60年代的时候,郭兴福被调到了当时总参谋长罗瑞卿手下担任研究战术的岗位,本来这个岗位没啥事,更谈不上出问题,结果不巧就遇到了罗瑞卿被打倒。
而郭兴福因为探究战术认真,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反而被当成是“反动分子”批斗。
这件事让郭兴福非常受打击,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只是搞军事战略研究,最后怎么就成了反动分子了?
在这个阶段不断地批斗中,郭兴福和妻子受尽折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让他甚至动了寻死的念头。
为了不再遭受这样的磨难,郭兴福先把三个孩子掐死,又和妻子相继自杀,留了一屋子血却没死去,他醒来后甚至自残自己的睾丸也没能去世,最终他和妻子被救活,三个孩子却死了。
这时候多亏一个人的出现,才让郭兴福找到了一丝曙光。
这个人就是曾经的12军军长李德生,他看到自己的老部下老战友遭了这种罪,心里早就非常不忍了。
明明是被牵连的,还这么惨,但他自己又人微言轻,做不了主,于是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老上级许世友大将。
于是乎李德生就马不停蹄找到了许世友大将,反映了郭兴福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得到许世友大将的帮助。
可想而知,一贯极其讲义气的许世友大将听说了老部下的遭遇,当然是第一时间仗义出手相救、
他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希望直接联系上毛主席,争取把郭兴福给捞出来,但这个时候形势急转直下,郭兴福被审判几乎要枪毙,许世友直接急了,在电话里喊出了“枪下留人”。
作为毛主席的爱将,许世友大将的面子还是很大的,最终郭兴福成功被释放了出来。
最终只判了20年的徒刑,要知道那个年代,能够有这种待遇,被从死刑转变成只判20年,已经算是天大的运气了。
03
郭兴福在这件事后,也对自己的老上司许世友大将非常感激,逢年过节就回去看看许大将。
两家人坐下来聊聊天说说话,回忆起革命年代的往事还会哈哈大笑,这就是那个时代在血与火中凝结出的革命友谊,不管经历过什么艰难险阻,都不会被改变。
还好过了没几年,特殊年代过去了,大家都开始走上了新的道路,曾经的冤假错案也被平反。
中国也在邓公的带领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向着崭新的道路前进,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供后来的人怀念和追忆。
或许这也是革命时代的一种惯例,人们会遇到各种事情,但是在事情之外还有人性的闪光点熠熠生辉,而我们今天再去回忆起这些革命往事的时候,更多的就是一种感慨和追忆了,令人多多少少产生一种慨然长叹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会回忆起革命年代的那一个个身影,以及那些伟岸的身躯,他们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