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公思前想后, 为什么最后是刘峙指挥淮海战役?

萧武弹史2024-06-11 11:23:57  119

淮海战役之前,双方都意识到这是双方的战略决战,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常说的三大战役中,双方都把这场战役当成最后的战略决战来打的,其实就是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不是。

辽沈战役开打之前,国军的想法一直都是避战,最起码是避免在当时那种兵力分散的状态下开始战略决战。

所以,辽沈战役实际上是解放军先打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然后在分别消灭沈阳和长春的敌人。

当然,打起来之后,情况就变了,实际上主要的仗都是在锦州和塔山打的,辽西走廊基本上是瓮中捉鳖,沈阳和长春都没经历太残酷的战斗就解放了。

平津战役的情况也差不多。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南京方面一直在争取华北傅作义集团放弃华北,退守东南,也是没打算在这里和解放军进行决战。

最后同样是解放军抢先完成了对敌人的分割包围,之后又先下手为强,解放了天津,同样是关门打狗之势。

淮海战役的情况不太一样,是双方都想在这进行战略决战,而且都有预定的作战方案和预先选好的战场。

解放军这边当然不用说,想的还是打时间差,在敌人完成战役集结之前就分割包围,各个消灭,最后也达成了。

国军这边的最开始的想法是,集结重兵之后,不仅不是防御,而且是要反攻济南的,因为这时候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华北的傅作义集团被孤立起来了。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国军的想法就变了,变成了在徐州集结重兵,依托徐州周围的永备国防工事进行防御,但意图是防守反击,彻底击败华野。

所以,在考虑这个作战方案的时候,国军想的就是尽可能多的集中兵力,放弃一些次要的地方。

比如中原地区,就被战略性的放弃了。

原本国军在中原地区其实是处于优势的,因为这时候中野南下,在中原南部地区,华野在山东,而河南境内解放军没有多少主力部队。

所以,在淮海战役的决策形成之前,中野也曾经提过想先解放郑州。

但国军很快就完全放弃了中原地区,除了留了极少数的留守部队之外,中原地区的主力部队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都调到了淮海地区,准备参加战略决战。

在考虑指挥人选的时候,国军这边普遍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白崇禧。

白崇禧这时候在武汉,是华中剿总总司令,也被叫去南京开会,一开始白崇禧也兴致勃勃,想大干一番。

但他手下的参谋分析了徐州附近的国军态势,认为情况不利,加上李宗仁劝说,白崇禧不告而别,连夜飞回了武汉,不肯指挥了。

白崇禧这个级别的国军大佬不肯指挥,接下来能考虑的人选就是五虎将了。

但五虎将里,这时候还在一线指挥的,只有顾祝同和刘峙,顾祝同刚升了总参谋长,不可能来指挥。

这之后,国军剩下的人选就是蒋鼎文和刘峙两个人,但蒋鼎文基本上是陪跑,因为蒋鼎文脱离一线已经时间长了,不可能入选,就只能是刘峙了。

刘峙之前的身份是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在顾祝同升任总参谋长之后,徐州剿总空出来,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峙。

而且,刘峙的资历和地位都是当时比较合适的,虽然后来的影视剧中邱清泉和黄百韬等人都对他不满,但实际上还是服从指挥的。

在杜聿明到任之前,徐州的指挥实际上就是刘峙在负责,贾汪起义之后,他让已经到了宿县的孙元良北上,孙元良虽然不满,但也北上了。

刘峙确实比较平庸,不擅长出奇兵取胜,但国军如果抢先完成战役集结,黄维和黄百韬两个兵团都能到达徐州,淮海战役还真就不好打了。

坏就坏在刘峙碰上的对手粟裕,恰恰是最擅长捕捉战机的,国军的战役集结刚一开始,就被华野迅速打乱了原计划,黄百韬就被包围了。

这种情况下,国军就已经需要类似杜聿明那种不顾黄百韬,全力追击中野的作战方案了,但刘峙不是这种人。

其实这也不奇怪,很多名将年轻的时候经常能出奇兵,而老了之后就比较保守了,指挥作战比较老成持重,不肯出奇冒险。

所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常公怒斥对刘峙出言不逊的二公子,让他对功勋卓著的上将要保持尊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338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