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情展开,数十万民众在北京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是诞生,当毛主席在城楼上主持仪式时,许多党内重要人士和民主党派活动者也一并站在他的身旁。
然而,位列十大将军之列的陈赓和叶剑英二人却并没有出现在现场。而是远在离北京千里之外的江西,准备召开一场军事会议。
大典举行之时,二人正在吃饭,陈赓端着自己的饭碗走到叶剑英身边,询问这一天下午要不要开会。叶剑英一听,便知道陈赓的言词中有不开会的想法。
于是,他便说道:“不开了,吃完饭去找台收音机”。随后,他们便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一同感受千里之外的重要时刻。听到收音机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讲话,以及对现场的报道,二人的情绪久久难以平复。
那么,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陈赓和叶剑英没有出现在北京,而是去了江西呢?
1,由赣入粤
陈,叶二人不在北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领了南下解放岭南的任务,要率军南下,打通华南。
毕竟,截至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中国还有大片土地掌握在国民党政权的手中。尤其是在南方,解放军此前虽然已经在4月份以后通过渡江战役解放了江苏,浙江,湖北,福建,江西的大片土地,消灭了蒋介石留在大陆的大量嫡系部队。
但国民党军的桂系部队并未在武汉,长沙一线遭受巨大的兵力损失。而是在白崇禧的率领下向南撤退,试图凭借防线守住两广老巢。
这其中,广西是白崇禧,李宗仁起家的地方,也是桂系大本营。
而广东作为国民党的起家之地,在丢失南京后其省府广州很快就变成了国民党政权的“首都”,对国民党当局来说意义重大。且广东利通南海,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人口众多,控制广东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有极大的价值。
而要想保住两广,最好的办法便是其外围的江西和湖南南部地区建立稳固防线,扛住解放军。因此,白崇禧很快就在湖南衡阳建立了办公室,将桂系精锐部队和收编的散勇20多万人部署在以衡阳和宝庆为中心的地带,重点防守通往广州的粤汉铁路等交通线。对此,解放军在这里对付白崇禧的第四野战军为主力的林彪部队。
而陈赓率领的四野15兵团,4兵团部队则作为东路军,按照既定计划应该在克服赣南之后立即于10月份越过广东,堵住战败后逃往他处的白崇禧残部,配合林彪部一同解放广西,最后进入云南。
但陈赓觉得这套大迂回战术不大适合情势,他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如果这样,广东的桂军余汉谋部就有可能逃跑的机会。且白崇禧的性格谨小慎微,他一定会把主力放在湖南决战,不用担心他们逃脱。且一旦晚了拿下广东的时间,国民党军就有更多的机会破坏广东的桥梁,交路,日后要想修复难度也很大。
最终,陈赓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赞同,他在此期间于8月份南下,很快便解放了被国民党军弃守的赣州,然后又与当地坚持抗争的赣南支队,北江支队汇合,打下了大余,宁都等十多个县城。至9月23日,解放了江西全境。华南大地也在此刻横在了陈赓,叶剑英兵团的面前。
对于解放广东,陈,叶二人的意见是先打韶关(曲江)。毕竟,韶关历来是广东北部沟通湘赣北大门,拿下此地,东可直取粤东和潮汕地区,南则可以通过梅关古道直通广州,即便今日的京九铁路也要经过此处。
确定了行军计划后,解放军便伴随着湘赣边界的蒙蒙细雨,翻过了地势险要的大庾岭,于9月23日夜间在南雄县梅岭一带与先一步抵达的北江支队会师。令人神奇的是,国民党军居然没有在大庾岭一带做任何有效抵抗迟滞解放军,可见其防御部署千疮百孔,到处漏风,决策者的指挥水平也不怎么样。
于北江支队会师后,陈赓麾下的秦基伟部又在当天晚上夜袭南雄县城。经过一夜战斗,此地早已丧失斗志的国军186师一个团大部被歼灭。
次日,附近的始兴县长饶纪锦率部起义,配合解放军控制了始兴县城,就此拿下了韶关外围最重要的两个屏障。随后,解放军于10月6日攻克仁化县,7日攻入曲江县城(今韶关市区),两天后再下乳源县。
与此同时,陈赓麾下的另一部,即第4兵团也从江西南康,信丰两县出发,于10月9日拿下翁源县和新丰县,就此控制了韶关这个入粤的北大门,国民党军的岭南防线实际上在这一刻便崩盘了。而开国大典,就发生在陈,叶二人从赣南攻打韶关的路上。
2,解放华南
进攻韶关的同时,陈,叶部队在6日攻克了英德县,与已经解放了河源,龙川等地的粤赣湘边纵队汇合。
原来,早在8月份,以广东游击战士为骨干组成的粤赣湘边纵队就已经在粤东地区四处出击,动摇国民党军的防线了。他们先完全控制了连江,和平等多个县城,然后在9月19日进入了河源县城,当时,驻守此地的国民党县长,驻军已经向惠州方向逃跑。随后,纵队战士在河源三角岭与敌军三个师展开激战,将此击败,彻底拿下河源全境。
但在此时,正在湖南准备衡宝战事的林彪再次提出了希望陈赓部向广西移动,进入桂柳地区阻断白崇禧军逃跑的计划,且这个计划还一度得到了中央的认可。陈赓结合进军粤北的战情,多次向中央力陈自己的意见,其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是这么几条要点。
其一,余汉谋虽然在全粤集结20万大军号称要守住广东,但从解放军在粤北毫无障碍的翻越大庾岭,且在解放粤北多个县城时没有遭遇重兵激烈抵抗的情况来看,陈赓判断余汉谋部已经失去了抵抗意志。用一支常胜的精锐之师打一支无心恋战的部队,必胜。
这是解放广东全境的最好时刻。这样的机会不抓住,以后就很难有了。
其二,他认为即便带兵去了桂柳,也很难挡住白崇禧部残兵的完全溃逃,以白崇禧的狡猾,想在广西堵住他们的逃跑,很难。而余汉谋部一旦丢了广州,便极有可能向海南岛方向逃窜,解放军尽快拿下广州,就可以尽量让他们逃到海南的兵力少一点。
对于陈赓的建议,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大力支持。他此前已经与陈赓多次攀谈,知道其战略意图是可行的。他表示:“陈赓同志的建议很好,我同意按此向军委和四野前委上报。”
最终,陈,叶二人的电报送到北京,经过斟酌,中央还是同意了陈赓不去桂柳,而是攻打广州的建议。
于是,解放军兵分四路,继续南下,第一路从向清远县城进军,于10月13占领清远县城,向广州南面的佛山(南海县)进军。
第二路则从翁源前往佛冈,于11日拿下佛冈,13日攻克花县,进入广州城北,进军非常迅速。
第三路从新丰县南下,向广州外围的郊区增城进军,阻断广州之敌向东逃窜的后路。这一支部队同样也在13日拿下了增城,就此对广州形成了东,北两个方向的包围圈。余汉谋深知再也无力守住广州,于是疯狂破坏广州的基础设施,国民党军也四处逃跑,其中大部分逃出去的人都跟着余汉谋从珠江口南下去了海南。而在广州设立的“国民政府”也提前搬到了重庆。
10月14日,在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解放军进入了广州市区。随后,这三路部队便向周边的南海县(佛山)和通往海南的粤西南地区展开追击。最终在16日攻克南海,四会,高要三县,25至26日在阳江歼灭试图逃往海南岛的4万国民党军残部。等到11月4日,又拿下了罗定,茂名,廉江等地。
第四路解放军则以两广纵队为主,从和平县经龙门,于14日拿下博罗县。他们还和粤赣湘边纵队汇合,一同解放了惠州(惠阳县城)和东莞,兵锋直趋虎门。
此外,从梅州和福建出发的闽粤赣部队也解放了潮汕地区。
至11月4日,广东战役结束,除雷州半岛,海南和沿海岛屿外,广东大部解放。陈赓当时力主进军广东的战略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广东的解放,为日后解放海南,进军滇桂侧翼,以及保卫海疆都具有重要价值。陈赓能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看法,抓住战机,非常不容易。
广东战后,陈赓没过多久便率军入桂入滇,而叶剑英则成为了解放后第一位广东省长。
参考资料:
1,2021.8.8-韶关新闻网-《为韶关的解放而斗争》
2,2021.4.1-秦州融媒-《特稿:梅关会师与南雄解放》
3,2023.4.1-南方+客户端-《广东各地是何时迎来解放?一起重温这些历史性时刻》
4,2020.5.20-陕西党建网-《广东战役,解放华南最后一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2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