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苏穿巴”首航仪式举行,该水上巴士的正式开通将为徐州腹地企业就近出海提供最优选择,两港的深度合作也将成为“水运江苏”江河联运新名片。
江苏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运优势得天独厚。当前,全省正在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加快建设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协同一体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畅通航道
充分发挥水运优势
水运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也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2023年,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提出加快打造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统筹推进二级航道网规划建设。
目前,京杭运河苏南段以三级航道为主,能通过的船载重量较小,为充分发挥水运运能大、能耗少、成本低等优势,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应运而生。“三改二”工程是将目前的三级航道扩容改造为二级航道标准,可航行船舶将由1000吨级扩大到2000吨级,大大节约物流成本,对江苏省内河航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水运在我们集团的运输体系网络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从总部发来的原料几乎100%要通过水运,可以说江苏水运的建设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大的利好。”中天钢铁淮安项目常务副总经理万文华说。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常州的钢铁制造企业,大运河维系着中天钢铁无法替代的运输链、产业链和物流链,产品原材料往往需要在总部生产,运至淮安的工厂制造完成后,再通过水运发往胶东半岛等市场。“公司一半以上的产品是靠水运运送,运费只有陆路运输的十四分之一。”万文华表示。京杭运河苏南段“三改二”完成后,常淮两地间的运输将更为便利。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表示,围绕加快建设畅通高效的干线航道网,全线开工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年内还将开工多段整治工程,确保2025年全线建成。届时2000吨级船舶将全天候畅行京杭运河江苏段,形成长江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二级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轴。
下一步,江苏将着力抓紧市县水网规划编制,统筹国家、省、市、县四级水网,与干线航道网相衔接,科学编制市县水网规划并抓紧实施。
建设零碳港区
加快水运绿色转型
今年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建成京杭运河、宿连航道等生态航道,创建2个近零碳船闸、2个近零碳水上服务区,打造一批“水运江苏·美丽港航”品牌。
走进深国际港口江苏靖江港,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高效的物流枢纽,更是一个充满绿意和智慧的花园式港区。这里岸线长达1090米,主营货种包括煤炭、矿石、石油焦及建材等,可辐射沿江腹地以及内陆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助力靖江打造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保障江苏省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能源保供安全。
为降低煤炭对环境的污染,靖江港区首创了长江沿线连跨式钢结构全封闭大棚,大棚能有效避免露天作业扬尘问题,是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目前已建成投产3个堆场封闭大棚,未来还将继续建造2个大棚。
此外,港口配备了光伏发电系统和船舶岸电设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应用,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200万KWh,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
数智护航
“水运江苏”再跨新台阶
今年5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编制印发《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智慧航道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更好地指导全省港口、航道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管理、数智化服务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港口、航道提档升级提供了重要抓手。
今年3月,随着宿迁段航道外场感知系统投入使用,苏北运河航道外场感知系统试运行结束,全线基本投入正式使用。
在苏北运河两岸,平均每隔两到三公里就竖立着一根“白杆杆”,它们是苏北运河“千里眼”“顺风耳”的重要载体,安装了苏北运河航道外场感知系统各类外场感知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运河航道以及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
外场感知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辖区全线航道全天候巡查,让航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航道内的突发情况,以最快速度赴现场进行处置,提高了航道管理和安全保畅的能力,也对保护航产航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智慧监测系统的应用,面对庞杂的航道事务,苏北航务管理处建成“智能调度系统”,使闸室平均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相当于在苏北地区又建了一条年通航量千万吨级的“新运河”。
近年来,江苏实施智慧运河专项行动,累计建成2500公里内河电子航道图,实现京杭运河江苏段电子航道图全覆盖,开通首个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建成京杭运河运行调度与监测系统,推出“船讯通”“水上ETC”便民服务措施,建成推广内河船舶智能过闸系统,实现全省航道船闸联网运行收费。
文/王新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20496.html